骨髓腔補液對感染性休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2-08-23 17:36
目的觀察骨髓腔補液對膿毒癥小鼠生存率、骨髓細胞和肝臟細胞數(shù)量、骨髓和肝臟中調節(jié)樹突狀細胞(CD11clowCD45RBhigh DCs)的數(shù)量和比例的影響,探討CD11clowCD45RBhigh DCs與膿毒癥小鼠免疫功能的關系和對膿毒癥小鼠預后的影響。方法1骨髓腔補液對膿毒癥小鼠骨髓細胞和肝臟細胞數(shù)量的影響以及對膿毒癥小鼠生存率的影響:30只健康的雄性C57BL/6小鼠(6~8w),體重20±1g,隨機分成三組,每組10只,對照組(A0組),25μL/g液體復蘇組(A1組),50μL/g液體復蘇組(A2組)。A0組僅建立骨髓腔補液模型不注射液體,隨后腹腔注射致死菌,A1、A2組在骨髓腔補液模型建立后分別給予無菌生理鹽水25μL/g,50μL/g。隨后,單次腹腔注射致死菌制作膿毒癥模型。操作結束放回籠中,自由進食水,觀察術后7d小鼠的存活率。30只健康的雄性C57BL/6小鼠隨機分成三組:A0,A1,A2,三組操作與上述觀察生存率實驗相同。分別于0d、3d、5d、7d檢測各組小鼠骨髓細胞和肝臟細胞以及骨髓細胞和肝臟細胞中CD11clowCD45RBhigh DCs的數(shù)量和比例。2觀察...
【文章頁數(shù)】:5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英文縮略表
引言
第1章 實驗研究
1.1 材料與方法
1.1.1 實驗動物
1.1.2 主要試劑、儀器、藥品
1.1.3 骨髓腔補液模型
1.1.4 膿毒癥模型
1.1.5 實驗方法
1.1.6 統(tǒng)計學處理
1.2 結果
1.2.1 補液劑量對膿毒癥小鼠的生存率的影響
1.2.2 骨髓腔補液對骨髓細胞和肝臟細胞數(shù)量的影響
1.2.3 骨髓腔補液對CD11clowCD45RBhigh DCs數(shù)量和比例的影響
1.2.4 細胞回輸對膿毒癥小鼠預后的影響
1.3 討論
1.3.1 骨髓腔補液模型的選擇
1.3.2 膿毒癥模型的選擇
1.3.3 補液劑量對膿毒癥小鼠的存活率的影響
1.3.4 骨髓腔補液對骨髓細胞和肝臟細胞數(shù)量的影響
1.3.5 骨髓腔補液對CD11clowCD45RBhigh DCs數(shù)量和比例的影響
1.3.6 細胞回輸對膿毒癥小鼠預后的影響
1.4 結論
1.5 不足與展望
參考文獻
結論
第2章 綜述 膿毒癥發(fā)病機制的研究進展
2.1 膿毒癥的概念
2.2 膿毒癥發(fā)病機制-炎性反應
2.2.1 TNF-α與膿毒癥
2.2.2 IL-6與膿毒癥
2.2.3 IL-10與膿毒癥
2.2.4 HMGB1與膿毒癥
2.3 膿毒癥發(fā)病機制-免疫功能紊亂
2.4 膿毒癥發(fā)病機制-多器官功能損害
2.4.1 膿毒癥與腦損傷
2.4.2 膿毒癥與肺臟損傷
2.4.3 膿毒癥與肝臟損傷
2.4.4 膿毒癥與心臟損傷
2.4.5 膿毒癥與腎臟損傷
2.5 小結
參考文獻
致謝
在學期間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體外培養(yǎng)調節(jié)性樹突狀細胞的研究進展[J]. 劉亞婷,張琦,徐金華. 中華器官移植雜志. 2019(09)
[2]中國骨髓腔內輸液通路臨床應用專家共識[J]. 汪宇鵬,劉艷艷. 中國急救醫(yī)學. 2019 (07)
[3]膿毒性休克的復蘇:過去、現(xiàn)狀與未來[J]. 李莉,嚴靜. 中華內科雜志. 2019 (05)
[4]嚴重創(chuàng)傷/燒傷后樹突細胞變化及調節(jié)措施的研究進展[J]. 王星玉,唐欣,陳濤,梁華平. 中華危重病急救醫(yī)學. 2019 (04)
[5]IL-6對膿毒癥小鼠調節(jié)性樹突狀細胞分化與功能影響的研究[J]. 王躍新,劉慶陽,吳瑤,董寧. 感染、炎癥、修復. 2018(02)
[6]膿毒癥中的先天免疫、能量改變與自噬[J]. 劉藝欣,賈寶輝,黃兆豪,蔣明菊. 南昌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18(02)
[7]下呼吸道微生態(tài)在支氣管哮喘中的研究進展[J]. 金晶,周永召,甘蕓翠,李為民. 國際呼吸雜志. 2017 (05)
[8]樹突狀細胞在腸道黏膜免疫穩(wěn)態(tài)中的作用[J]. 劉美,趙敏,王鵬,劉冬妍. 中國免疫學雜志. 2016(12)
[9]Pathophysiology of sepsis-induced myocardial dysfunction[J]. Xiu-Xiu Lv,Hua-Dong Wang. Military Medical Research. 2016(04)
[10]骨髓腔內輸液的歷史、現(xiàn)狀和未來[J]. 祖凌云,周博達,汪宇鵬,高煒. 中國醫(y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 2015(01)
本文編號:3678196
【文章頁數(shù)】:5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英文縮略表
引言
第1章 實驗研究
1.1 材料與方法
1.1.1 實驗動物
1.1.2 主要試劑、儀器、藥品
1.1.3 骨髓腔補液模型
1.1.4 膿毒癥模型
1.1.5 實驗方法
1.1.6 統(tǒng)計學處理
1.2 結果
1.2.1 補液劑量對膿毒癥小鼠的生存率的影響
1.2.2 骨髓腔補液對骨髓細胞和肝臟細胞數(shù)量的影響
1.2.3 骨髓腔補液對CD11clowCD45RBhigh DCs數(shù)量和比例的影響
1.2.4 細胞回輸對膿毒癥小鼠預后的影響
1.3 討論
1.3.1 骨髓腔補液模型的選擇
1.3.2 膿毒癥模型的選擇
1.3.3 補液劑量對膿毒癥小鼠的存活率的影響
1.3.4 骨髓腔補液對骨髓細胞和肝臟細胞數(shù)量的影響
1.3.5 骨髓腔補液對CD11clowCD45RBhigh DCs數(shù)量和比例的影響
1.3.6 細胞回輸對膿毒癥小鼠預后的影響
1.4 結論
1.5 不足與展望
參考文獻
結論
第2章 綜述 膿毒癥發(fā)病機制的研究進展
2.1 膿毒癥的概念
2.2 膿毒癥發(fā)病機制-炎性反應
2.2.1 TNF-α與膿毒癥
2.2.2 IL-6與膿毒癥
2.2.3 IL-10與膿毒癥
2.2.4 HMGB1與膿毒癥
2.3 膿毒癥發(fā)病機制-免疫功能紊亂
2.4 膿毒癥發(fā)病機制-多器官功能損害
2.4.1 膿毒癥與腦損傷
2.4.2 膿毒癥與肺臟損傷
2.4.3 膿毒癥與肝臟損傷
2.4.4 膿毒癥與心臟損傷
2.4.5 膿毒癥與腎臟損傷
2.5 小結
參考文獻
致謝
在學期間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體外培養(yǎng)調節(jié)性樹突狀細胞的研究進展[J]. 劉亞婷,張琦,徐金華. 中華器官移植雜志. 2019(09)
[2]中國骨髓腔內輸液通路臨床應用專家共識[J]. 汪宇鵬,劉艷艷. 中國急救醫(yī)學. 2019 (07)
[3]膿毒性休克的復蘇:過去、現(xiàn)狀與未來[J]. 李莉,嚴靜. 中華內科雜志. 2019 (05)
[4]嚴重創(chuàng)傷/燒傷后樹突細胞變化及調節(jié)措施的研究進展[J]. 王星玉,唐欣,陳濤,梁華平. 中華危重病急救醫(yī)學. 2019 (04)
[5]IL-6對膿毒癥小鼠調節(jié)性樹突狀細胞分化與功能影響的研究[J]. 王躍新,劉慶陽,吳瑤,董寧. 感染、炎癥、修復. 2018(02)
[6]膿毒癥中的先天免疫、能量改變與自噬[J]. 劉藝欣,賈寶輝,黃兆豪,蔣明菊. 南昌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18(02)
[7]下呼吸道微生態(tài)在支氣管哮喘中的研究進展[J]. 金晶,周永召,甘蕓翠,李為民. 國際呼吸雜志. 2017 (05)
[8]樹突狀細胞在腸道黏膜免疫穩(wěn)態(tài)中的作用[J]. 劉美,趙敏,王鵬,劉冬妍. 中國免疫學雜志. 2016(12)
[9]Pathophysiology of sepsis-induced myocardial dysfunction[J]. Xiu-Xiu Lv,Hua-Dong Wang. Military Medical Research. 2016(04)
[10]骨髓腔內輸液的歷史、現(xiàn)狀和未來[J]. 祖凌云,周博達,汪宇鵬,高煒. 中國醫(y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 2015(01)
本文編號:367819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jjyx/367819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