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臟超聲的臨床研究的效果評價
發(fā)布時間:2021-12-29 05:54
目的探究不同年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臟超聲的臨床研究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時間范圍選為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該時間范圍內選取若干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為觀察對象,按照年齡不低于81歲(A組),年齡71~80歲(B組),年齡低于71歲(C組)三個年齡層次進行分組,每組隨機從上述患者中抽取25名進入研究,對不同年齡層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臟超聲結果進行對比評價。結果根據(jù)診斷結果發(fā)現(xiàn),A組患者(年齡≥81歲)的基礎性疾病發(fā)病率明顯高于B組患者(年齡71~80歲)與C組患者(年齡≤70歲);各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的部位主要為前壁以及下壁;A組中左心室內徑超過50 mm人數(shù)及左心房內徑左心房內徑人數(shù)占比明顯高于其他兩組,組間對比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結論年齡不低于81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臟超聲診斷效果較好,值得推薦。
【文章來源】:心理月刊. 2020,15(12)
【文章頁數(shù)】:2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 方法
1.3 觀察指標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對比各組基礎性疾病的發(fā)病情況
2.2 對比各組患者心肌梗死部位情況
2.3 對比各組患者心臟超聲指標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實時三維超聲心動圖評價球囊缺血后適應對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心臟收縮功能的作用[J]. 張麗華,杜超,曹亞坤,趙剛,王雁,秦利強. 疑難病雜志. 2019(11)
[2]心電圖在陳舊性心肌梗死診斷中的應用及其漏診情況分析[J]. 胡虹. 心理月刊. 2019(09)
[3]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不同部位心臟破裂的臨床特征及預后[J]. 呂明芳,薛凌,楊雪蘋,陳少輝,童裕維,李景隆,李瑩瑩,秦志慧. 現(xiàn)代醫(yī)院. 2019(03)
[4]心臟超聲對不同年齡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診斷效果[J]. 何斌,朱秀龍,韋國雄,蘇杭,林曉春. 檢驗醫(yī)學與臨床. 2018(12)
[5]不同年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臟超聲特征比較[J]. 王翔,王靈通. 影像研究與醫(yī)學應用. 2017(07)
[6]不同年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臟超聲臨床分析[J]. 方麗君,熊大明. 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 2016(21)
本文編號:3555529
【文章來源】:心理月刊. 2020,15(12)
【文章頁數(shù)】:2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 方法
1.3 觀察指標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對比各組基礎性疾病的發(fā)病情況
2.2 對比各組患者心肌梗死部位情況
2.3 對比各組患者心臟超聲指標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實時三維超聲心動圖評價球囊缺血后適應對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心臟收縮功能的作用[J]. 張麗華,杜超,曹亞坤,趙剛,王雁,秦利強. 疑難病雜志. 2019(11)
[2]心電圖在陳舊性心肌梗死診斷中的應用及其漏診情況分析[J]. 胡虹. 心理月刊. 2019(09)
[3]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不同部位心臟破裂的臨床特征及預后[J]. 呂明芳,薛凌,楊雪蘋,陳少輝,童裕維,李景隆,李瑩瑩,秦志慧. 現(xiàn)代醫(yī)院. 2019(03)
[4]心臟超聲對不同年齡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診斷效果[J]. 何斌,朱秀龍,韋國雄,蘇杭,林曉春. 檢驗醫(yī)學與臨床. 2018(12)
[5]不同年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臟超聲特征比較[J]. 王翔,王靈通. 影像研究與醫(yī)學應用. 2017(07)
[6]不同年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臟超聲臨床分析[J]. 方麗君,熊大明. 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 2016(21)
本文編號:355552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jjyx/355552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