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管切開早晚對需長期機械通氣的危重癥患者的影響-Meta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01-26 03:23
目的:近年來已有較多的試驗研究對比了氣管切開早期和晚期在需長期機械通氣治療的危重癥患者的臨床意義,但早期氣管切開能否降低病死率、縮短機械通氣時間等方面仍存在較大的爭議。本研究旨在運用薈萃分析的方法探索早期與晚期氣管切開術對需長期機械通氣的危重癥患者臨床效果的差異,為危重癥患者的治療提供一定的依據。方法:應用檢索策略對國內外有關對比氣管切開早晚在需長期機械通氣的危重癥患者臨床意義的隨機對照試驗進行檢索,提取數(shù)據,并用改良后Jadad評分量表評價文獻質量的高低。運用軟件Revman5.2進行異質性檢驗(X2檢驗和I2值),選擇適當?shù)男P瓦M行數(shù)據合并,計算RR值和95%CI,并對所得結果進一步做敏感性分析評價研究結果的可靠性,對存在較大異質性而不能行數(shù)據合并的研究行描述性分析。結果:本研究最終納入10項RCT進行薈萃分析,經過改良后Jadad量表評分共有6篇為高于4分的高質量文獻。本Meta分析包含2121例患者,其中早期氣管切開組有1059例,晚期氣管切開組有1063例。綜合分析結果表明:早期氣管切開對降低預計需長期機械通氣治療的危重癥病人的短期病死率(RR=0.85,95%CI=0....
【文章來源】:重慶醫(yī)科大學重慶市
【文章頁數(shù)】:5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氣管切開早晚對需長期機械通氣治療的危重癥患者短期病死率的影響的森林圖
28圖 2.2 氣管切開早晚對需長期機械通氣治療的危重癥患者長期病死率(隨訪 1 年)的影響的森林圖Fig 2.2 Forest plot of comparison: early tracheotomy versus late tracheotomy, outcome ofcritical ill patients who need PMV: long term mortality(one year)
圖 2.3 氣管切開早晚對需長期機械通治療的危重癥患者呼吸機相關肺炎的影響的森林圖Fig 2.3 Forest plot of comparison: early tracheotomy versus late tracheotomy, outcome ofcritical ill patients who need PMV: VAP.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機械通氣后并發(fā)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相關危險因素研究[J]. 曹啟生. 中國全科醫(yī)學. 2011(34)
[2]Meta分析中的異質性及其處理方法[J]. 王丹,翟俊霞,牟振云,宗紅俠,趙曉東,王學義,顧平. 中國循證醫(yī)學雜志. 2009(10)
[3]Meta分析中失安全系數(shù)的估計[J]. 麥勁壯,李河,方積乾,劉小清,饒栩栩. 循證醫(yī)學. 2006(05)
本文編號:3000378
【文章來源】:重慶醫(yī)科大學重慶市
【文章頁數(shù)】:5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氣管切開早晚對需長期機械通氣治療的危重癥患者短期病死率的影響的森林圖
28圖 2.2 氣管切開早晚對需長期機械通氣治療的危重癥患者長期病死率(隨訪 1 年)的影響的森林圖Fig 2.2 Forest plot of comparison: early tracheotomy versus late tracheotomy, outcome ofcritical ill patients who need PMV: long term mortality(one year)
圖 2.3 氣管切開早晚對需長期機械通治療的危重癥患者呼吸機相關肺炎的影響的森林圖Fig 2.3 Forest plot of comparison: early tracheotomy versus late tracheotomy, outcome ofcritical ill patients who need PMV: VAP.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機械通氣后并發(fā)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相關危險因素研究[J]. 曹啟生. 中國全科醫(yī)學. 2011(34)
[2]Meta分析中的異質性及其處理方法[J]. 王丹,翟俊霞,牟振云,宗紅俠,趙曉東,王學義,顧平. 中國循證醫(yī)學雜志. 2009(10)
[3]Meta分析中失安全系數(shù)的估計[J]. 麥勁壯,李河,方積乾,劉小清,饒栩栩. 循證醫(yī)學. 2006(05)
本文編號:300037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jjyx/300037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