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功能及心功能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應激狀態(tài)的影響
本文選題:急性應激反應 切入點:急性心肌梗死 出處:《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7年05期
【摘要】: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應激反應情況及家庭功能、心功能對其的影響。方法對2015年7月-2016年3月唐山工人醫(yī)院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420例,采用一般資料調查表、斯坦福急性應激反應問卷(SASRQ)和家庭功能評估表(APGAP)進行評測。結果 420例患者SASRQ總分介于40~56分者占21.2%,57~150分者占28.3%;有分離癥狀者占43.3%,有創(chuàng)傷再體驗癥狀者占56.5%,有回避癥狀者占41.4%,有焦慮或警覺性增高癥狀者占70.5%。結果顯示年齡(β=-0.121)、大專、本科及以上教育程度(β=-0.077、-0.079)、糟糕天數(shù)(β=0.319)、煩擾程度(β=0.186)、家庭功能(β=-0.365)、借錢支付醫(yī)療費用(β=0.076)及Killip分級(β=0.103)最終進入回歸方程(P0.05)。結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存在明顯的急性應激癥狀,受教育水平低、Killip分級高、家庭功能得分越低的患者發(fā)生急性應激障礙的可能性越大。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cute stress response and family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Methods 420 in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Tangshan Workers Hospital from July 2015 to March 2016 were evaluated by general information questionnaire, Stanford acute stress response questionnaire (SASRQ) and family function assessment form (APGAP).Results the total score of SASRQ in 420 patients ranged from 40 to 56, with a total score of 21.257 / 150, 43.3 with the symptom of separation, 56.5with the symptom of traumatic reexperience, 41.4 with the symptom of avoidance, and 70.5 with the symptom of anxiety or increased alertness.Conclusio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have obvious symptoms of acute stress and the patients with lower education level and higher Killip grade are more likely to develop acute stress disorder with lower score of family function.
【作者單位】: 華北理工大學護理與康復學院;
【基金】:華北理工大學研究生創(chuàng)新項目(2016S30)
【分類號】:R542.2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昕;葉蘭仙;任建功;胡雪劍;張玉堂;王有德;;2型糖尿病患者家庭功能調查與分析[J];中國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2009年08期
2 潘麗春;;術前患者應對方式與家庭功能的相關性研究[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醫(yī)學版);2009年03期
3 劉臘梅;張廣磊;;家庭功能研究現(xiàn)狀分析[J];護理研究;2010年05期
4 張宏晨;崔艷;郭明賢;高麗;;住院冠狀動脈性心臟病患者家庭功能的現(xiàn)狀及其影響因素[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2年13期
5 何麗芳;薛海燕;林朝芹;鄭玉仁;;社區(qū)老年人患病行為與家庭功能的相關性分析[J];莆田學院學報;2012年05期
6 張惠;劉X;;老年人健康狀況和家庭功能的調查[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年22期
7 朱彩蘭;沈春花;謝美嬋;陳蓮芳;;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后患者家庭功能及相關因素的調查研究[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3年05期
8 楊廷忠;苗斌;鄒巖;;吸煙對因病缺勤和家庭功能的影響[J];中國社會醫(yī)學;1992年03期
9 孫敏,李珩,伍碧嬌,應桂英,李秉瑜,袁鴻江;高齡老人家庭功能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2001年11期
10 張紅靜 ,馬穎竹;老年大學學員心理狀況與家庭功能的相關性[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2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周小燕;;老年COPD患者家庭功能與應對方式調查[A];中華護理學會第2屆護理學術年會暨“醫(yī)改新政下護理改革之路”系列研討會(六)暨全國護理新理論、新方法、新技術研討會暨全國自然災害護理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2 柯銳;鄒泓;;青少年家庭功能與孤獨感之間的關系:自尊的中介作用[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3 李彩娜;鄒泓;;青少年孤獨感的特點及其與人格、家庭功能的關系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4 周利娜;張文新;紀林芹;;兒童攻擊與母親教養(yǎng)及家庭功能的關系[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5 張娟;張大均;;家庭功能對高中生孤獨感影響的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6 王文霞;李彩娜;;青少年學業(yè)行為與家庭功能--自尊的中介作用[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7 王世軍;;怎樣認識家庭功能的變化[A];婚姻·家庭·老人論文集[C];1994年
8 葉苑;鄒泓;蔣索;向小平;;青少年家庭功能、自尊及其與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9 王淑娟;張建新;;母親的工作經(jīng)歷、福利狀況與家庭功能的關系[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10 申燕;;家庭功能對兒童創(chuàng)造性人格的影響[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廣州市紡織服裝職業(yè)技術學校 林延瓊;中職生家庭功能健康現(xiàn)狀調查及學校應對策略[N];山西青年報;2014年
2 凌飛;我國家庭功能由內而外走向社會[N];社會科學報;2000年
3 黎城縣城關中心校 王黎紅 趙靜;家庭功能與小學生情緒的相關性分析[N];山西日報;2011年
4 ;五成以上媽媽倍感幸福[N];中國婦女報;2006年
5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研究所 王鑒;農村家庭構成變化與農民養(yǎng)老保障[N];中國老年報;2001年
6 本報記者 陸一波;家庭功能缺失導致失足[N];解放日報;2006年
7 李勇 范紅萍;他們?yōu)槭裁磳ψ约旱挠H人下狠手[N];檢察日報;2004年
8 本報記者 陳祥蕉 實習生 黃建凱;青少年的心理為何如此脆弱?[N];南方日報;2007年
9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中國青少年犯罪研究會副會長 李玫瑾;別讓孩子成為“人生路上的殺手”[N];北京日報;2004年
10 集美大學政法學院副教授 巨東紅;幸福,從家開始[N];廈門日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王丹;青少年情緒—行為問題、家庭功能、認知性情緒調節(jié)策略及其關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郝英秀;老年人家庭功能現(xiàn)狀及其影響因素分析[D];河北聯(lián)合大學;2014年
2 馮麗娜;河北省老年人健康自我管理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分析[D];華北理工大學;2015年
3 邰勝男;高中生家庭功能對其心理韌性的影響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5年
4 周榮;癌癥患者住院放化療期生存質量與家庭功能的調查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5年
5 王娟花;信息和情感支持對不孕癥患者心理狀況及家庭功能的影響[D];南華大學;2015年
6 張凱悅;家庭功能與人際適應的關系:情緒調節(jié)自我效能感、自我調控的中介作用[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5年
7 劉冬梅;高中生家庭功能、自尊與網(wǎng)絡欺負的相關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6年
8 丁皇敬;高中生家庭功能、完美主義與應對方式的關系研究[D];西華師范大學;2016年
9 李江玲;流動兒童友誼質量在家庭功能與孤獨感關系之間的中介效應[D];南京師范大學;2016年
10 陳宏偉;大學生孤獨感與其家庭環(huán)境和家庭功能關系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69483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jjyx/1694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