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盲腸結扎穿刺膿毒癥模型的建立與研究
本文關鍵詞:大鼠盲腸結扎穿刺膿毒癥模型的建立與研究
【摘要】:目的:在當前,醫(yī)學臨床上模擬膿毒血癥有很多種方法,各種模型已被開發(fā)出來,然而目前最有效的動物模型是嚙齒類動物的盲腸結扎穿孔(CLP)模型。最常用的模型方法是通過盲腸結扎長度和穿刺針頭的大小,以及穿孔個數(shù)來控制死亡率的。在這個模型中,膿毒血癥引發(fā)的重點是腹腔內(nèi)微生物的傳染觸發(fā)全身炎癥反應。此種模型具有很高的一致性,可以通過重復實驗獲得穩(wěn)定的結果。本研究旨在建立以標冊盲腸結扎的長度,以及穿孔的個數(shù),大小為基礎的CLP模型來進一步控制模型受感染的程度和7天死亡率,同時我們根據(jù)以往的文獻做了大量對比,來探索和研究提高模型相對穩(wěn)定性的可行方案。方法:我們使用SD雄性大鼠進行盲腸結扎穿刺模型,以盲腸的結扎的長度分為2個大組,測量長度用泰絲線從回盲瓣至盲腸末端來測量全長,分為100%長度結扎組和50%長度結扎組,結扎后均用21號針頭貫穿穿刺盲腸,再根據(jù)穿孔的次數(shù)進行亞分組,分別為1孔,2孔,3孔。手術完后6小時進行血培養(yǎng),以及腹腔分泌物涂片培養(yǎng),并觀察一周的死亡率。結果:手術組50%長度結扎的7天死亡率為55.6%,100%長度結扎7天死亡率為63.9%,2組無明顯差異,各亞組死亡率隨著穿孔個數(shù)的上升而增加,手術組1穿孔組7天死亡率為20.8%,手術組2穿孔組7天死亡率為58.3%,手術組3穿孔組7天死亡率為100%。而假手術組則全部存活。手術組50%長度結扎的平均存活時間49.75±5.18小時,100%長度結扎的平均存活時間為43.19±5.13小時,手術組1穿孔組平均存活時間為74.83±3.66小時,手術組2穿孔組平均存活時間為47.29±6.38小時,手術組3穿孔組平均存活時間為17.29±0.45小時。結論:實驗結果表明了盲腸結扎穿刺各組死亡率的數(shù)據(jù),在膿毒血癥的研究過程中,尤其在制作CLP模型的時候,使實驗人員有效的根據(jù)所需求的死亡率來制作相應的模型。
【學位授予單位】: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459.7;R-332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金惠銘;盲腸結扎穿刺后的大鼠敗血癥模型[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1990年02期
2 趙金鋒;羅進;劉世賓;李鋼;;盲腸結扎穿刺致大鼠膿毒癥的模型改良[J];浙江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8年10期
3 黃燦;蔡卓夫;;大承氣湯對盲腸結扎并穿孔引發(fā)膿毒癥大鼠的免疫調節(jié)[J];河北醫(yī)學;2009年07期
4 林毅紅,梁仲培,劉金保;盲腸結扎穿刺致大鼠敗血癥的改良模型[J];廣州醫(yī)藥;1998年01期
5 李蓉,程建祥;參麥注射液對盲腸結扎并穿孔致膿毒癥大鼠的免疫調節(jié)作用[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4年16期
6 呂文立;朱忠才;范明勝;;盲腸結扎法致大鼠急性腹膜炎模型研究[J];黑龍江中醫(yī)藥;2014年01期
7 李守明;劉志勇;李嵐;陳霞;連惠紅;汪慶余;張淑正;鄒音;吳熙;朱綠綺;李翠昌;;NF-κB活化阻斷劑對盲腸結扎穿刺所致豚鼠急性肺損傷的預防與治療[J];中國比較醫(yī)學雜志;2006年02期
8 李守明,劉志勇,華學明,徐薇曼;盲腸結扎穿刺致豚鼠急性肺損傷相關指標的檢測[J];江西醫(yī)學檢驗;2004年03期
9 ;[J];;年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趙金鋒;李鋼;;盲腸結扎穿刺致大鼠膿毒癥的模型改良[A];2009年浙江省外科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9年
2 劉浩;李鶴;陳剛;王丹;曹永孝;;硫化氫在早期急性腹腔感染中的作用[A];中華醫(yī)學會第八次全國小兒外科學術會論文集[C];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肖皓亮;大鼠盲腸結扎穿刺膿毒癥模型的建立與研究[D];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2015年
2 趙遵江;參麥注射液對盲腸結扎并穿孔致大鼠SIRS/MODS干預作用的實驗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23274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jjyx/1232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