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重癥急性胰腺炎相關性肺損傷模型的建立
本文關鍵詞:大鼠重癥急性胰腺炎相關性肺損傷模型的建立
【摘要】:目的:通過夾閉胰頭部的方法建立一種新型大鼠重癥急性胰腺炎相關性肺損傷(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associated lung injury,SAP-LI)的動物模型.方法:將SPF級健康♂SD大鼠210只隨機分為:對照組、假手術組、重癥急性胰腺炎相關性肺損傷模型組,每組70只.再分別將每個分組中的70只大鼠隨機分為7個分組,包括0、6、12、18、24、36、48h組,每組10只大鼠.SAP-LI模型組用16cm彎止血鉗夾閉胰頭2h后松開.假手術組于相應各時間點開腹后,僅輕輕翻動胰腺10次后放回其解剖位置.正常對照組除麻醉3h外不做任何處理.在造模完成后,分別于相應各時間點采集血液、肺泡灌洗液、肺組織、胰腺組織標本.行血淀粉酶、總蛋白、中性粒細胞百分比檢測,行大鼠肺組織濕/干質(zhì)量比,肺泡灌洗液蛋白檢測,行肺組織、胰腺組織病理學觀察.結果:造模大鼠均存活.SAP-LI模型組大鼠血清淀粉酶12h(5052.1U/L±114.9U/L,P0.01)、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值12h(75.2%±5.8%,P0.05)達到峰值,大鼠肺灌洗液蛋白與血清蛋白比值36h(0.009021±0.000107,P0.01)達到高峰;大鼠肺組織濕/干質(zhì)量比36h(1.2001±0.0443,P0.01)達到最小值.SAP-LI模型組與對照組和假手術組比較,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病理組織學觀察可見造模后隨時間進程胰腺炎呈加重表現(xiàn),肺組織損傷36h最重.SAP-LI模型組血清淀粉酶與血液中性粒細胞百分比、肺濕干質(zhì)量比均呈正相關(r=0.794,P0.01;r=0.365,P=0.002).中性粒細胞百分比與肺濕干質(zhì)量比呈正相關(r=0.356,P=0.003).肺濕干質(zhì)量比、肺灌洗液蛋白與血清蛋白比值呈負相關(r=-0.717,P0.01).胰腺病理學評分與肺臟病理學評分呈正相關(r=0.934,P0.01).結論:通過夾閉胰頭部的方法建立了一種新型大鼠重癥急性胰腺炎致肺損傷動物模型,36h為肺損傷最嚴重的時間點,也是我們建模的最佳時間點.為重癥急性胰腺炎致肺損傷的發(fā)病機制及藥物干預研究提供了一種較為理想的動物模型.
【作者單位】: 新疆石河子大學醫(yī)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蘭州軍區(qū)烏魯木齊總醫(yī)院肝膽外科;中國人民解放軍蘭州軍區(qū)烏魯木齊總醫(yī)院;新疆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關鍵詞】: 重癥急性胰腺炎 肺損傷 夾閉 模型 大鼠
【基金】:中國博士后第48批基金資助項目,No.20100481517~~
【分類號】:R576;R-332
【正文快照】: 0引言重癥急性胰腺炎相關性肺損傷(severe acutepancreatitis-associated lung injury,SAP-LI)是重癥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胰外損傷中嚴重的并發(fā)癥.SAP-LI的發(fā)生率高達60%-70%[1],其中繼發(fā)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者占20%,為重癥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黃麗彬,唐承薇,謝詠梅,黃茂濤,李良平,趙聰,史維,岳光平;成都地區(qū)3073例急性胰腺炎致病危險因素分析[J];四川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5年01期
2 雷文章,韋靖江,沈文律,金立人;實驗性壞死性胰腺炎多器官損害與內(nèi)毒素血癥的關系[J];中華實驗外科雜志;1995年03期
3 于嘉屏,金家文,許紹輝,王愛華;小鼠急性胰腺炎血清淀粉酶及其同工酶的變化[J];第二軍醫(yī)大學學報;1999年07期
4 黃楙祝;韋四喜;;血清總淀粉酶測定在急性胰腺炎診斷中的價值及存在問題[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05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梅,馮先瓊,黎貴湘,程桂蘭;急性胰腺炎中藥灌腸肛管插入長度的臨床療效觀察[J];護士進修雜志;2004年04期
2 程國祚,張建新,李龍,瞿建國,王旭青;急性壞死性胰腺炎大鼠腎損害與腎微循環(huán)的動態(tài)變化[J];肝膽外科雜志;2002年04期
3 董瑞,王自法,呂毅,馬慶久;早期大劑量地塞米松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的實驗研究[J];肝膽外科雜志;2005年01期
4 夏慶,楊曉楠,龔旭,蔣俊明,胡偉明;急性壞死性胰腺炎肺損傷的發(fā)生機制研究[J];肝膽胰外科雜志;2004年01期
5 邱燕軍,張啟瑜;急性胰腺炎動物模型的研究概況和進展[J];肝膽胰外科雜志;2005年03期
6 張建全,盧德成,趙曉琴;急性胰腺炎并腎損害59例臨床分析[J];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1999年01期
7 覃藝中;急性胰腺炎并腎損害28例臨床分析[J];廣西醫(yī)學;2000年01期
8 吳慧麗;;內(nèi)鏡治療急性膽源性胰腺炎臨床分析[J];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06年10期
9 張剛,張肇達,劉續(xù)寶,嚴律南,胡偉明,田伯樂,劉戟!移植免疫實驗室;實驗性急性胰腺炎大鼠肺內(nèi)腫瘤壞死因子αmRNA的表達及其意義[J];華西醫(yī)科大學學報;1999年04期
10 夏慶,龔旭,蔣俊明,陳光遠,黃宗文;大承氣湯抗急性壞死性胰腺炎肺損傷的實驗研究[J];華西醫(yī)科大學學報;1999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趙志堅;張陽德;鄭翼德;張洋;趙梓屹;;內(nèi)鏡下急性膽源性胰腺炎個體化治療的探討[A];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內(nèi)鏡醫(yī)師分會成立大會、中國第十四屆內(nèi)鏡醫(yī)學學術大會、《中國內(nèi)鏡雜志》創(chuàng)刊十周年學術討論會、恩德思獎(Endoscopics Award)頒獎大會論文匯編(二)[C];2005年
2 李磊;王興鵬;吳愷;;氧化磷脂對內(nèi)毒素信號通路的影響及對急性胰腺炎大鼠的治療作用[A];第一屆亞太急危重癥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5年
3 李東華;劉洪斌;薛小平;楊秀竹;崔乃強;;粉防己堿對急性出血壞死性胰腺炎肺損傷治療機理研究[A];第九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普通外科學術交流大會暨膽道胰腺疾病新進展學習班論文匯編[C];2005年
4 劉洪斌;崔乃強;李東華;王倩;;磷脂酶A_2與NF-κB在大鼠急性壞死性胰腺炎肺損傷中的作用[A];第九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普通外科學術交流大會暨膽道胰腺疾病新進展學習班論文匯編[C];2005年
5 劉四清;曹立瀛;李勇;王保強;王東;鄺剛;趙群;郭振武;;膽胰和胃沖劑對大鼠重型急性胰腺炎合并肺損傷的治療作用[A];津冀普通外科新進展高級研討班講義[C];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威;細胞粘附分子在大鼠急性壞死性胰腺炎合并多器官損傷中的表達及皮質(zhì)醇對其表達的影響[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3年
2 左偉;核因子—κB活化對急性壞死性胰腺炎肺損傷作用的實驗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3年
3 程石;肺泡巨噬細胞活化在急性壞死性胰腺炎肺損傷中的作用[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2年
4 金婧;LPS致新生大鼠急性肺損傷促炎性細胞因子、抗炎性細胞因子和NF-κB變化及N-乙酰半胱氨酸干預作用的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4年
5 楊麗麗;實驗性高碳酸血癥對油酸致急性肺損傷動物模型影響的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4年
6 趙建;全氟異丁烯吸入性肺損傷的防治藥物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04年
7 劉洪斌;急性出血壞死性胰腺炎肺損傷發(fā)病機制及中藥治療的實驗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04年
8 殷保兵;急性壞死性胰腺炎腦損傷的發(fā)病機制以及生長抑素和生長激素治療的保護作用[D];復旦大學;2004年
9 胡薛英;新型鴨肝炎病毒致病特性及感染鴨肝胰細胞凋亡的研究[D];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2005年
10 董文珠;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在急性胰腺炎肺損傷與胰腺組織重建中的作用機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平;大鼠急性胰腺炎動物模型的建立和相關性肺損傷發(fā)生機制的初步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1年
2 金暢;雨蛙素聯(lián)合脂多糖致小鼠重癥急性胰腺炎模型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2年
3 艾亮;術中HIFU對正常胰腺損傷及其轉(zhuǎn)歸的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2年
4 周五一;凋亡相關基因Bax、Bcl-2在大鼠急性胰腺炎中表達的研究[D];第一軍醫(yī)大學;2002年
5 聶磊;選擇性消化道去污對大鼠重癥胰腺炎細菌移位的影響[D];武漢大學;2004年
6 張全;急性壞死性胰腺炎合并肺損傷肺內(nèi)ICAM-1mRNA的表達及胰炎合劑干預試驗[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4年
7 熊進文;中藥三七總甙對急性壞死性胰腺炎大鼠的治療作用及機理研究[D];汕頭大學;2004年
8 張玉惠;急性壞死性胰腺炎肺損傷的實驗研究及谷胱甘肽治療的影響[D];江西醫(yī)學院;2004年
9 許永春;趨化因子在急性胰腺炎早期作用機制及中藥治療的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4年
10 馬木提江;重癥急性胰腺炎治療方法的臨床探討[D];新疆醫(yī)科大學;2004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顧炳權,劉茂賢,聞勤生,賴大年;急性胰腺炎淀粉酶脂肪酶檢測的意義[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1999年07期
2 于嘉屏,許紹輝,王愛華,顧軍,,宓慶梅;自制選擇性淀粉酶抑制物及在淀粉酶同工酶測定中的應用[J];上海醫(yī)學檢驗雜志;1994年02期
3 花嶸,李璽,龍建軍,董紅燕,李德本,劉軍權;大鼠胰腺缺血再灌注損傷微循環(huán)改變的實驗[J];中國臨床康復;2005年18期
4 聞平;酶測定在胰腺炎診斷中的作用[J];醫(yī)學綜述;2001年02期
5 金軍英,霍平,曹鳳宇,宋志強;聯(lián)合檢測淀粉酶、脂肪酶診斷急性胰腺炎[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2年05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郝建志;方馳華;范應方;黃燕鵬;胡海北;;一種效果確切的大鼠重癥急性胰腺炎模型[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1年28期
2 張瑋瑋;楊運萍;郭永清;;大鼠肝臟缺血再灌注后肺組織β-防御素-2 mRNA的表達[J];山西醫(yī)藥雜志;2011年08期
3 李祝;方芳;冉迎春;敖曉曉;姚蘭;許峰;;不同體積分數(shù)氧對胎鼠肺泡Ⅱ型上皮細胞體外生長狀態(tài)的影響[J];重慶醫(yī)科大學學報;2011年06期
4 全裕鳳;鄭明慈;;早產(chǎn)大鼠支氣管肺泡灌洗術標準化操作的探討[J];醫(yī)學信息(中旬刊);2011年07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新莉;周曉紅;范亞敏;凌亦凌;;硫化氫對脂多糖所致肺損傷的影響及機制研究[A];中國病理生理學會第九屆全國代表大會及學術會議論文摘要[C];2010年
2 闞海東;宋偉民;蔣蓉芳;;室內(nèi)常見氣傳真菌對動物肺損傷的實驗研究[A];中國毒理學會第三屆全國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1年
3 門秀麗;張連元;孫樹勛;;;撬釋Υ笫笾w缺血再灌注致肺損傷病理形態(tài)學的影響[A];解剖學雜志——中國解剖學會2002年年會文摘匯編[C];2002年
4 申麗;羅自強;漢建忠;張長青;;谷氨酸的肺損傷作用及人參皂甙Rg1的保護效應[A];中南地區(qū)第六屆生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4年
5 吳成云;徐正坸;戴元榮;王萬鐵;方周溪;;左旋硝基精氨酸對肺缺血預處理的抗缺血/再灌注損傷作用的影響[A];中國生理學會應用生理學專業(yè)委員會暨《中國應用生理學雜志》二十周年紀念大會和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5年
6 傅祖紅;劉志遐;;N-乙酰半胱氨酸對煙霧吸入性肺損傷治療保護作用的實驗研究[A];2000年全國危重病急救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0年
7 朱義用;景炳文;婁永華;;大鼠腹腔感染致早期肺損傷的模型制備及機理探討[A];2000年全國危重病急救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0年
8 花少棟;杜江;王斌;洪小楊;封志純;;新生兔機械通氣肺損傷肺超微結構的改變[A];全國圍產(chǎn)醫(yī)學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7年
9 何家慶;蹇華勝;蔣耀光;王如文;吳秋平;;單側(cè)胸部撞擊致家兔對側(cè)肺損傷動物模型的建立[A];第十一次全國急診醫(yī)學學術會議暨中華醫(yī)學會急診醫(yī)學分會成立二十周年慶典論文匯編[C];2006年
10 李守明;劉志勇;;兩種急性肺損傷動物模型的比較[A];中國實驗動物學會第六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嚴佶祺;供肝熱缺血時間延長可致肺損傷[N];中國醫(yī)藥報;2003年
2 琳琳;干細胞有望修復肺損傷[N];中國醫(yī)藥報;200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翠娥;SARS病原體鑒定、動物模型建立及滅活疫苗保護效果的病理學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04年
2 李楊;TGFβ_1在放射性肺損傷中信號轉(zhuǎn)導機制的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04年
3 房明麗;寡聚脫氧核苷酸能減輕流感病毒誘導的小鼠急性炎性肺損傷[D];吉林大學;2011年
4 羅懷安;胰腺缺血再灌注誘導大鼠肺損傷的機理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10年
5 王少華;降鈣素基因相關肽對未成熟肺氧化應激性損傷的保護作用及其Wnt7b/β-catenin信號機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2年
6 楊永杰;IL-18在腸缺血—再灌流致肺損傷中作用的研究以及小鼠新型IL-18分子的克隆、表達和功能分析[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2005年
7 付紅敏;CGRP在高氧誘導肺泡Ⅱ型上皮細胞損傷中的作用及其信號轉(zhuǎn)導途徑探討[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9年
8 鄭德義;MAPKs信號轉(zhuǎn)導通路在小鼠小腸缺血再灌注損傷中的作用研究[D];昆明醫(yī)學院;2010年
9 趙海東;Nrf2-ARE信號通路對腸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研究[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0年
10 朱峰;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移植對煙霧吸入性損傷炎癥反應及組織修復的影響[D];南昌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成軍;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及其組織抑制劑在高氧肺損傷中的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4年
2 金暢;雨蛙素聯(lián)合脂多糖致小鼠重癥急性胰腺炎模型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2年
3 孟祥艷;硫化氫對脂多糖誘導的大鼠急性肺損傷的影響及其與一氧化氮的關系[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5年
4 陳鵬程;重癥急性胰腺炎SIRS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其腹腔巨噬細胞吞噬能力的變化[D];大連醫(yī)科大學;2008年
5 肖金仿;海水直接肺損傷犬模型的研究[D];第一軍醫(yī)大學;2003年
6 舒仕瑜;內(nèi)毒素休克性肺損傷的機理與防治實驗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3年
7 李瑞東;心肺復蘇后大鼠肺組織損傷的實驗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4年
8 黃胡萍;高脂血癥大鼠重癥急性胰腺炎模型的建立及脂質(zhì)過氧化損傷的實驗研究[D];福建醫(yī)科大學;2007年
9 高朋;NF-κB信號通路和細胞因子在金黃色葡萄球菌PV殺白細胞素相關肺損傷中的作用[D];蚌埠醫(yī)學院;2011年
10 吳燕燕;IFN-γ和TGF-β_1在高氧肺損傷中的機制和干預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91312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jichuyixue/913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