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含內參的多重實時熒光RT-PCR方法快速檢測登革病毒和基孔肯雅病毒
本文關鍵詞:應用含內參的多重實時熒光RT-PCR方法快速檢測登革病毒和基孔肯雅病毒
更多相關文章: 登革病毒 基孔肯雅病毒 內參 多重實時熒光RT-PCR
【摘要】:目的建立一種登革病毒、基孔肯雅病毒并含人類基因內參檢測的多重實時熒光RT-PCR方法,能在同一反應管內同時檢測目前發(fā)現(xiàn)的所有來源的登革病毒或基孔肯雅病毒。方法針對登革病毒3′端非編碼區(qū)和基孔肯雅病毒結構蛋白E2-6K-E1區(qū)以及人體各類組織細胞中均能穩(wěn)定表達的RNAse P基因,設計了3套特異性引物和探針,建立了1套能同時檢測登革病毒、基孔肯雅病毒及含有人類基因檢測內參的多重實時熒光RT-PCR方法,對其靈敏性和特異性進行了驗證,并對臨床發(fā)熱病人標本進行了應用評估。結果該方法對檢測體外轉錄合成的登革病毒和基孔肯雅病毒RNA的靈敏性可達最低每個反應10~100拷貝,對檢測登革1型病毒和基孔肯雅病毒的靈敏性分別可達最低每個反應0.1TCID50/mL和1TCID50/mL。用20株登革病毒、4株基孔肯雅病毒和日本腦炎病毒、西尼羅病毒、黃熱病毒、蓋塔病毒、辛德畢斯病毒各1株進行檢測,方法的特異性均為100%。方法應用于189份發(fā)熱病人血清標本檢測,可準確地鑒定出其中登革病毒或基孔肯雅病毒核酸陽性的標本,且所有血清標本均能被內參引物和探針有效地擴增和雜交。結論本研究建立了一種高靈敏性、高特異性且含人類基因內參檢測的登革病毒和基孔肯雅病毒多重實時熒光RT-PCR檢測方法,可作為登革熱或基孔肯雅熱病人早期快速鑒別診斷的有效工具,也可用于蚊媒攜帶登革病毒或基孔肯雅病毒的高通量快速篩查。
【作者單位】: 廣東檢驗檢疫技術中心;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關鍵詞】: 登革病毒 基孔肯雅病毒 內參 多重實時熒光RT-PCR
【基金】:質檢公益性行業(yè)科研專項基金資助項目(No.201010036)~~
【分類號】:R373.3
【正文快照】: 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屬黃病毒科黃病毒屬成員,有四種血清型,可通過蚊類叮咬人而傳播,四種血清型登革病毒均可引起登革熱、登革出血熱甚至登革休克綜合征等不同危害程度的疾病。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CHIKV)屬于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屬,可引起人類發(fā)生與登革熱
【共引文獻】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王忠發(fā);王建躍;盧亦愚;何偉賢;王學海;;實時熒光定量PCR快速檢測對蝦IHHNV載量方法的建立和應用[A];2007年浙江省醫(yī)學病毒學、醫(yī)學微生物與免疫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林立豐;新型登革熱傳播媒介監(jiān)測誘蚊誘卵器開發(fā)應用研究[D];第一軍醫(yī)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徐大為;DHBV分子流行病學調查及雛鴨人工感染DHBV疾病模型的建立與初步應用[D];四川農業(yè)大學;2006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翁育偉,李世清,許龍善,何似,嚴延生;逆轉錄-套式PCR方法鑒定福建省登革熱分離株型別的研究[J];中國人獸共患病雜志;2002年04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付春云;方丹云;劉巖;喻治準;江漢寧;江麗芳;周俊梅;;登革病毒3型病毒樣顆粒在酵母體內的表達與鑒定[J];熱帶醫(yī)學雜志;2011年06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田衍平;肖嵐;周德山;;登革病毒E蛋白穩(wěn)定表達株的構建及對ECV304細胞谷胱甘肽的影響[A];中國解剖學會2011年年會論文文摘匯編[C];2011年
2 董言德;趙彤言;謝超;魯亮;宋鋒林;楊發(fā)清;路寶麟;;致倦庫蚊傳播登革病毒可能性的實驗研究[A];中國動物學會第六屆全國青年寄生蟲學工作者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00年
3 董言德;趙彤言;謝超;魯亮;宋鋒林;楊發(fā)清;路寶麟;;致倦庫蚊傳播登革病毒可能性的實驗研究[A];中國動物學會第六屆全國青年寄生蟲學工作者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00年
4 吳新偉;蔣力云;羅雷;何麗娟;李向忠;伍業(yè)健;;廣州市2002-2004年登革病毒E基因序列分析[A];2006中國微生物學會第九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5 劉志文;俞永新;王志偉;劉文雪;賈麗麗;董關木;;登革4型病毒Ban18減毒株的生物學特性研究[A];第七次全國腎綜合征出血熱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6 程凌鵬;陳森雄;李志紅;周正洪;張景強;;C6/36濃核病毒的結構研究[A];2006年全國電子顯微學會議論文集[C];2006年
7 胡珍;饒賢才;陳志瑾;朱軍民;劉佳;王嘉麗;張俊磊;王冬梅;楊杰;原薇薇;;雙價D-J假病毒真核表達載體的構建[A];重慶微生物學會第九屆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8 方美玉;;蟲媒病毒分離鑒定技術概況[A];新發(fā)和再發(fā)傳染病防治熱點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9 任瑞文;唐博恒;方美玉;劉建偉;白志軍;;主要黃病毒E蛋白抗原表位分析與初步鑒定[A];新發(fā)和再發(fā)傳染病防治熱點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申君輝;微生物怎么成了武器[N];北京科技報;200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然;登革病毒非編碼3’亞基因組RNA的鑒定與功能分析[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10年
2 陳水平;登革病毒prM-E基因的多價重組質粒DNA的免疫原性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04年
3 張俊磊;登革2型病毒與內皮細胞表面整合素β_3相互作用的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7年
4 王明連;登革病毒NS5蛋白在原核細胞中的活性表達及其拮抗肽篩選[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03年
5 楊杰;登革病毒EDⅢ蛋白的表達、純化及其與ECV304細胞相互作用蛋白的篩選與鑒定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2年
6 朱武洋;衣殼蛋白基因突變對登革病毒生物學性質的影響[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06年
7 葛春喜;白紋伊蚊對登革病毒細胞內免疫的研究[D];中山大學;2002年
8 劉忠鈺;登革病毒C基因RNA二級結構及編碼蛋白在病毒復制中的作用[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09年
9 王靜林;云南省(中緬佬)邊境地區(qū)蟲媒病毒調查及病毒分子特征研究[D];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10年
10 尉雁;登革2型病毒基因組3’非編碼區(qū)對翻譯的調控作用[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付宇姣;登革Ⅱ型病毒E蛋白第一、二結構域的表達、鑒定及蚊蟲組織中登革病毒受體分子的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2年
2 張俊磊;登革病毒廣州2002年流行株的分離鑒定及登革病毒感染ECV304細胞分子機制的初探[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4年
3 段鴻元;登革3型病毒prME和NS1多基因重組質粒DNA免疫原性增強效果觀察[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03年
4 陳宗濤;小鼠抗登革病毒2型單克隆抗體的制備及特性的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5年
5 李東英;登革Ⅱ型病毒E蛋白基因原核及真核表達質粒的構建[D];鄭州大學;2006年
6 劉麗梅;登革2型病毒非結構蛋白NS2B的表達、純化及其抗體制備[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8年
7 唐小龍;登革病毒2型誘導血管內皮細胞凝血與纖溶相關分子表達的研究[D];暨南大學;2005年
8 雷子慶;登革Ⅱ型病毒E蛋白第三結構域的表達、鑒定及C6/36細胞中登革病毒受體分子的初步篩選[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1年
9 宋富強;RhoA分子在登革2型病毒感染過程中的作用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1年
10 岳磊;登革病毒復制子反式包裝系統(tǒng)的建立[D];暨南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85036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jichuyixue/850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