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羊膜間充質干細胞的超微結構觀察
本文關鍵詞:人羊膜間充質干細胞的超微結構觀察
【摘要】:目的觀察羊膜間充質干細胞的超微結構。方法分離和培養(yǎng)人羊膜間充質干細胞(AMSC),進行傳代培養(yǎng)、擴增,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胞形態(tài)。對傳代培養(yǎng)至第3代的hAMSC進行流式檢測和鑒定細胞表型,并在透射和掃描電子顯微鏡下進行超微結構的觀察。結果人AMSC呈梭形和多角形;高表達表面標志CD44,CD90,CD105和波形蛋白,不表達CD34和CD45。掃描電鏡下可見細胞表面有大量小泡和微絨毛突起;透射電鏡下見到胞核較大,呈圓形或橢圓形;胞質內線粒體、粗面內質網和高爾基體等細胞器數(shù)量豐富,有較多小泡。結論從羊膜中分離培養(yǎng)的細胞具有間充質干細胞的生物學特性的超微結構。豐富的粗面內質網和高爾基體,提示,AMSC具有產生大量分泌蛋白的功能,可能是羊膜間充質干細胞旁分泌作用的基礎。
【作者單位】: 中國醫(yī)科大學
【關鍵詞】: 間充質干細胞 羊膜 超微結構
【基金】: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規(guī)劃(2012CB51810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1370883) 遼寧省科學技術計劃(2012225080) 沈陽市科學技術計劃(F11-262-9-01)
【分類號】:R329.28
【正文快照】: 羊膜間充質干細胞(amniotic mesenchymaI stemcells,AMSCs)是羊膜基質中具有多向分化潛能的干細胞?上蚬、軟骨、脂肪等組織分化,細胞增殖能力強,在體外大量培養(yǎng)擴增,免疫原性比骨髓間充質干細胞低。可直接從羊膜獲得,來源充足,具有取材方便,對供體無任何損傷,無倫理學爭議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路艷蒙,傅文玉,樸英杰,喬東訪,安連兵;人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的超微結構[J];電子顯微學報;2002年04期
2 李彩虹;施萍;龐希寧;;表皮生長因子影響人羊膜間充質干細胞遷移的機制[J];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學報;2011年06期
3 霍雙枝;施萍;龐希寧;;人羊膜負載人羊膜間充質干細胞對SD大鼠皮膚創(chuàng)面愈合的影響[J];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學報;2011年06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謝揚虎;李玉云;;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分離培養(yǎng)建立及其生物學特性觀察[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10年10期
2 宋晉剛,許建中,王序全,周強,羅飛,何清義,孫瑋;人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縫隙連接通訊功能的研究[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05年16期
3 何旭;郭新;崔麗;王心蕊;牛云;李玉林;;人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的分離培養(yǎng)及其形態(tài)學特點[J];電子顯微學報;2006年01期
4 鄭有華;何滔;匡世軍;張志光;蘇凱;;人骨髓間充質干細胞體外分離培養(yǎng)及其生物學特性[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10年02期
5 黨建紅;金志軍;;臍血干細胞的生物學特性及其應用[J];國際婦產科學雜志;2011年02期
6 邢昕;呂蓉;李素萍;劉忠;;體外分離培養(yǎng)人源性脂肪間充質干細胞及其鑒定[J];中國輸血雜志;2013年08期
7 王娟;陸琰;何冬梅;張洹;;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體外分離、純化及鑒定[J];暨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與醫(yī)學版);2009年04期
8 陳政;勞學軍;高明;;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在肝部分切除模型大鼠體內向肝樣細胞的分化[J];暨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與醫(yī)學版);2011年06期
9 王曉萃;吳金生;付文玉;邢海霞;;誘導大鼠間充質干細胞形成的神經元樣細胞的形態(tài)特征[J];解剖學報;2007年01期
10 涂小麗,劉宏偉,覃昱,李毅;骨髓基質細胞及其在牙周組織工程中的應用[J];口腔醫(yī)學;2003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王文明;董雅娟;柏學進;村上正夫;劉瑋;張守寶;董懿為;;不同供體核對牛核移植胚胎發(fā)育的影響[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動物繁殖學分會第十五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莫雪安;同種異體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移植治療血管性癡呆大鼠模型的實驗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1年
2 王亮;脂肪來源的間充質干細胞經軟骨誘導后以復合支架修復兔關節(jié)軟骨缺損的實驗[D];吉林大學;2011年
3 李東杰;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及體外誘導分化為表皮樣細胞的實驗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11年
4 楊琨;大鼠視網膜Muller細胞的神經干細胞特性及其Wnt和Notch信號通路調控機制的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1年
5 胡楠;自體骨髓基質細胞組織工程化神經修復獼猴正中神經50mm缺損的實驗研究[D];蘇州大學;2011年
6 王建偉;供體源性骨髓間充質干細胞調節(jié)非協(xié)調性異種肝臟移植免疫排斥反應的實驗研究[D];浙江大學;2004年
7 張秀英;VEGF在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向內皮細胞誘導分化中的作用及分化機制研究[D];吉林大學;2004年
8 馮大雄;靜脈移植骨髓間充質干細胞治療脊髓[D];四川大學;2005年
9 何旭;低氧促進人骨髓間充質干細胞成管、內皮分化及其在血管生成過程中的作用[D];吉林大學;2006年
10 徐凌;成骨生長肽對成骨細胞和骨髓基質細胞增殖分化影響的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杜盛陽;黃芪聯(lián)合生長因子誘導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分化為神經細胞的實驗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2 張雪萍;Hedgehog信號轉導分子在體外誘導大鼠基質干細胞成骨和成骨細胞過程中作用的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王龍;玻璃化冷凍預處理對大鼠胰島細胞功能的影響[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1年
4 楊晉東;間充質干細胞誘導異種胰島細胞移植免疫耐受的實驗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1年
5 黨建紅;人臍血單個核細胞移植治療放射性裸鼠卵巢早衰的實驗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11年
6 張帆;淫羊藿苷誘導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分化為成骨細胞的實驗研究[D];鄭州大學;2011年
7 周金玉;大鼠臍帶間質干細胞的培養(yǎng)與鑒定[D];廣州醫(yī)學院;2011年
8 和小娥;兔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分離培養(yǎng)及定向分化的研究[D];河南農業(yè)大學;2011年
9 潘瑋;金雀異黃酮誘導小鼠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增殖及向成骨細胞分化[D];中南大學;2003年
10 涂小麗;珊瑚羥磷灰石-牙根復合體的體外構建及體內再植的初步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軍醫(yī)大學;2003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路艷蒙,傅文玉,樸英杰;人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的培養(yǎng)及性質鑒定[J];第一軍醫(yī)大學學報;2001年08期
2 傅文玉,路艷蒙,樸英杰;人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的分化與端粒酶活性[J];第一軍醫(yī)大學學報;2001年11期
3 付小兵;國外創(chuàng)傷修復研究的新進展[J];國外醫(yī)學.創(chuàng)傷與外科基本問題分冊;1994年03期
4 付霞霏;何援利;;大鼠間充質干細胞的體外分離培養(yǎng)及CFSE標記[J];解放軍醫(yī)學雜志;2007年05期
5 李彩虹;施萍;龐希寧;;表皮生長因子干預人羊膜間充質干細胞的增殖和遷移[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1年23期
6 蘇瑞軍,黃紹良,周敦華,李樹濃,梁曉燕;人胚胎骨髓基質細胞的體外培養(yǎng)觀察[J];中國小兒血液;1999年01期
7 王正國;創(chuàng)傷后組織修復研究的現(xiàn)狀與展望[J];中華創(chuàng)傷雜志;1995年03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勇,蔡繼業(yè),吳揚哲;基于AFM形態(tài)學觀察的細胞鋪展機理的假想[J];中國生物醫(yī)學工程學報;2005年05期
2 向明章;蔣耀光;王慧春;林一丹;;人肺組織來源的間充質干細胞的分離和鑒定[J];重慶醫(yī)學;2006年06期
3 甘鳳英;葉德富;;間充質干細胞向軟骨方向分化的研究[J];醫(yī)學綜述;2006年11期
4 鄧黎;梁志清;李俊男;李宇迪;徐惠成;史常旭;;人臍血間充質干細胞體外分離、培養(yǎng)與鑒定[J];重慶醫(yī)學;2007年08期
5 鞠曉東,婁思權,田華,王衛(wèi)國,劉延青;脂肪間充質干細胞的基本生物學特性及向成骨細胞誘導分化的實驗研究[J];中華實驗外科雜志;2004年06期
6 柳向東,柴岡,李東,崔磊,劉偉,曹誼林;成人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的體外培養(yǎng)和表型鑒定[J];上海第二醫(yī)科大學學報;2004年04期
7 遲作華;張洹;陸琰;;臍血間充質干細胞的分離鑒定及其向脂肪和成骨的分化[J];基礎醫(yī)學與臨床;2006年03期
8 陳晨;張毅;;Notch信號通路與間充質干細胞分化[J];中國實驗血液學雜志;2010年02期
9 王曉宇;侯玲玲;馬海濱;關偉軍;馬月輝;;間充質干細胞對免疫細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機制[J];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報;2011年05期
10 曹慧穎;邵鵬;石金升;;間充質干細胞應用現(xiàn)狀[J];社區(qū)醫(yī)學雜志;2011年1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岑建農;陳子興;錢軍;王瑋;傅建新;潘金蘭;;人骨髓和動員外周血中的間充質干細胞的研究[A];第九屆全國實驗血液學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3年
2 韓欽;劉艷寧;何東南;閆曦;曹瑩;趙春華;;分離和鑒定小腸上皮干細胞及其可塑性與間充質干細胞的比較[A];第10屆全國實驗血液學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5年
3 張迅軼;劉厚奇;;重組FGF-10間充質干細胞誘導脂肪干細胞分化的研究[A];2007年中國解剖學會第十屆全國組織學與胚胎學青年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7年
4 石玉;戴\戎;;周期性拉應力對間充質干細胞分化影響的研究[A];第九屆全國生物力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5 江德鵬;粟永萍;屈紀富;冉新澤;程天民;向靜;文亮;;白細胞蛋白酶抑制因子促進真皮間充質干細胞增殖機制的實驗研究[A];第十一次全國急診醫(yī)學學術會議暨中華醫(yī)學會急診醫(yī)學分會成立二十周年慶典論文匯編[C];2006年
6 江小霞;張毅;吳英;劉元林;張雙喜;唐佩弦;毛寧;;間充質干細胞對樹突狀細胞免疫功能影響的初步研究[A];第九屆全國實驗血液學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3年
7 華松;武浩;張涌;;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定向分化的研究進展[A];全國首屆動物生物技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8 房佰俊;宋永平;張龔莉;魏旭東;胡杰英;趙春華;;臍帶源間充質干細胞體內多向分化的研究[A];第10屆全國實驗血液學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5年
9 房佰俊;宋永平;張龔莉;魏旭東;胡杰英;趙春華;;臍帶源間充質干細胞血液血管干細胞特性的研究[A];第10屆全國實驗血液學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5年
10 遲作華;張洹;陸琰;;臍血間充質干細胞培養(yǎng)條件的優(yōu)化[A];第10屆全國實驗血液學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寶軍;脂肪間充質干細胞體外誘導及復合PLGA體內異位成軟骨的實驗研究[D];中南大學;2007年
2 楊禮慶;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基因轉染對兔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向軟骨細胞分化的影響[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6年
3 李靜遠;人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端粒調控機制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4 鄭毅雄;人骨膜間質祖細胞作為組織工程種子細胞的分子特征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5 胡寧;缺氧誘導因子-1a增強骨形態(tài)發(fā)生蛋白-9介導的間充質干細胞成骨分化及其機制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2年
6 李鵬;模擬腦內移植環(huán)境追蹤間充質干細胞移植功能重建體外實驗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3年
7 何佳雪;煙酰胺磷酸核糖轉移酶(Nampt)對間充質干細胞分化的調控作用與老年性骨質疏松癥[D];吉林大學;2013年
8 李陽;人脂肪間充質干細胞向雪旺細胞的誘導分化及對外周面神經損傷修復的實驗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3年
9 李大虎;CKIP-1負控間充質干細胞成脂分化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12年
10 史明霞;骨髓和羊膜來源的Flk1~+CD31~-CD34~-胚胎后亞全能干細胞生物學特性的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麗;人胎盤來源的間充質干細胞向血管內皮細胞分化潛能的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10年
2 張傳輝;動態(tài)壓力聯(lián)合IGF-1基因轉染促進兔脂肪間充質干細胞成軟骨分化及HIF-1α表達的實驗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10年
3 劉家福;骨形態(tài)發(fā)生蛋白和轉化生長因子β誘導成骨的協(xié)同作用[D];東北農業(yè)大學;2005年
4 劉元林;間充質干細胞分離、擴增及定向成骨分化的蛋白質組學分析[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06年
5 李輝;丙二醛對體外培養(yǎng)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生長與增殖的影響[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6 張勇剛;人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對神經干細胞增殖與分化培養(yǎng)的影響[D];四川大學;2007年
7 叢舒;臍血間充質干細胞體外培養(yǎng)及其對同種異體淋巴細胞增殖的影響[D];吉林大學;2009年
8 黃黎;單克隆抗體ZUC3免疫磁珠分選人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的方法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9 胡鳶;缺氧誘導因子-1a基因轉染人間充質干細胞的體內促血管生成作用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5年
10 孫欣欣;Wnt3a/LRP5信號傳導通路對ST2細胞增殖和分化的影響[D];山東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83566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jichuyixue/835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