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囊周期性中腫瘤壞死因子受體1的表達
本文關鍵詞:毛囊周期性中腫瘤壞死因子受體1的表達,,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探討腫瘤壞死因子受體1(TNFR-1)在毛囊周期中表達的規(guī)律及意義。方法采用石蠟切片免疫熒光、Western blot、RT-PCR檢測小鼠毛囊生長期(出生后8、15 d,P8d、P15d)、退化期(出生后18 d,P18d)和靜止期(出生后24 d,P24d)各時期TNFR-1的表達情況;免疫熒光檢測毛囊細胞分化標記物AE13的周期性表達;TUNEL檢測毛囊周期中的細胞凋亡情況。結果在4個時相點的皮膚中TNFR-1都存在不同強度的表達,RT-PCR與Western blot檢測結果呈現(xiàn)出一致的規(guī)律,即從生長期中期(P8d)到生長期末期(P15d)呈現(xiàn)高表達趨勢,退化期(P18d)和靜止期(P24d)表達減弱并維持較低水平表達。免疫熒光的結果顯示:TNFR-1表達在生長期主要表達于表皮層,毛囊的毛干和內根鞘以及毛母質,生長末期在外根鞘還出現(xiàn)明顯表達;退化期在外根鞘、毛干及表皮層有表達,在次級毛芽出現(xiàn)很強的特異性表達;在靜止期表皮層及杵狀毛中呈現(xiàn)弱表達。AE13在生長期主要表達于表皮層以及毛干的皮質和毛小皮;退化期在毛干尤其是毛干基部端(即角質化區(qū)域和杵狀毛形成區(qū))強表達;在靜止期弱表達于表皮層及杵狀毛中。TUNEL檢測凋亡結果顯示:在生長期TUNEL陽性染色主要出現(xiàn)在表皮層,毛囊的毛干、內根鞘以及毛母質,生長末期還出現(xiàn)在外根鞘;在退化期出現(xiàn)在外根鞘、表皮層以及毛干基部端;在靜止期P24d出現(xiàn)在表皮層、杵狀毛、bulge區(qū)和皮脂腺。結論 TNFR-1表達于毛囊的各個時期,生長期中期到生長期末期呈現(xiàn)高表達趨勢,退化期和靜止期表達減弱并維持較低水平表達,其表達與毛囊細胞終末分化和凋亡有關。
【作者單位】: 重慶大學生物工程學院國家"111計劃"基地;第三軍醫(yī)大學基礎醫(yī)學部細胞生物學教研室;重慶大學生物工程學院 國家"111計劃"基地;
【關鍵詞】: 腫瘤壞死因子受體 毛囊周期 表達 小鼠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872270) 高等學校學科創(chuàng)新引智計劃(“111計劃”)(B06023)~~
【分類號】:R392.1
【正文快照】: 毛囊是表皮重要的附屬器官,控制著毛發(fā)的生長,對動物的生存有重要的作用[1]。在動物的一生中,毛囊都會經歷生長期、退化期和靜止期的周期性的循環(huán)變化來實現(xiàn)毛發(fā)生長和更新[2-4]。在生長期,毛母質細胞會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內根鞘和毛干毛囊得以向下生長,與此同時,部分毛囊細胞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健慧,Jens Wild,Kurt Bieler,Marcus Graf,Ludwig Deml,Hans Wolf,PeterLiljestrm,Ralf Wagner,邵一鳴;傳統(tǒng)DNA疫苗載體與Semliki森林病毒復制子對HIV-1 Pr55~(gag)表達與體液免疫原性的比較性研究[J];病毒學報;2002年01期
2 姜永強,寧保安,鄭玉玲,馬茹,李韓平,高志賢;重組葡萄球菌B型腸毒素超抗原的制備及抗腫瘤活性分析[J];細胞與分子免疫學雜志;2002年04期
3 王永堂,魯秀敏,李關榮,伍亞民;PDTC對LPS誘導小鼠肝組織IL-6表達的抑制作用[J];動物醫(yī)學進展;2003年01期
4 王敏,易新元,曾憲芳,袁仕善,李先平,羅秀菊;重組日本血吸蟲鐵蛋白的表達純化及誘導小鼠保護性免疫研究[J];中國人獸共患病雜志;2004年02期
5 陳世敏,蔡在龍,毛積芳;人肝臟再生增強因子cDNA的克隆、表達及產物活性鑒定[J];實用醫(yī)藥雜志;2004年04期
6 張志宏,馬騰驤,王廣有,李勝芝,張月,李光三,劉思金,勞為德;血管內皮細胞組織特異性表達人CD59基因轉基因小鼠傳代及表達檢測[J];天津醫(yī)科大學學報;2004年01期
7 林綺萍,吳少庭,翁亞彪,秦莉,張仁利,高世同,黃達娜,袁仕善,雷明軍,潘暉榕,溫見翔;弓形蟲GRA4基因真核表達重組質粒的構建與表達[J];中國人獸共患病雜志;2005年09期
8 許國雙;劉安;;用基因免疫方法制備小鼠抗人OAT1多克隆抗體[J];醫(yī)學臨床研究;2007年05期
9 趙承軍;鄧其躍;張東梅;蔡文琴;阮懷珍;張吉強;;小鼠室旁核內雌激素受體與催產素、加壓素表達的免疫組化研究[J];局解手術學雜志;2008年03期
10 楊軍;倪斌;;雌激素對小鼠骨髓間質細胞LIM礦化蛋白-1 mRNA表達的影響[J];脊柱外科雜志;2009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莉;王德文;;β-連環(huán)蛋白及ck19在大鼠皮膚上的表達[A];第六屆全國生物醫(yī)學體視學學術會議暨第九屆全軍軍事病理學學術會議、第五屆全軍定量病理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5年
2 朱珊麗;鄭丹;歐琴;陳俊;陳韶;張麗芳;;沙眼衣原體主要外膜蛋白T、B細胞多表位基因的表達及其鑒定[A];中國免疫學會第五屆全國代表大會暨學術會議論文摘要[C];2006年
3 張偉;馮娟;陳煒;張小娟;袁樹民;廉虹;張連峰;;系統(tǒng)表達HB-EGF轉基因小鼠的建立[A];實驗動物與藥理學、毒理學研究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2009年
4 宋震宇;劉金明;何金桃;孫帥;石耀軍;李浩;陸珂;林矯矯;岳城;;東方田鼠血清篩選噬菌體展示抗原對小鼠日本血吸蟲病免疫效果觀察[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家畜寄生蟲學分會第六次代表大會暨第十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5 黃巧冰;李巧琴;王陵軍;郭曉華;陳波;李強;;膜突蛋白Moesin在AGEs刺激小鼠各器官磷酸化及其機制研究[A];第十次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微循環(huán)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6 劉向前;吳少庭;秦莉;袁仕善;黃達娜;雷明軍;潘暉榕;林綺萍;張仁利;高世同;劉能保;;幾種SARS DNA疫苗對Balb/c小鼠重要器官影響的組織病理學研究[A];全國寄生蟲學與熱帶醫(yī)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7 馮林;鄭峻松;刁慶春;;MRL/lps小鼠中CD4~+CD25~+調節(jié)性T細胞的研究[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皮膚科分會第七次學術年會、2010年重慶四川中西醫(yī)結合皮膚性病學術年會、全國中西醫(yī)結合診療皮膚性病新進展新技術學習班論文匯編[C];2010年
8 譚小玲;許蜀閩;陳麗;高鈺琪;;模擬8000m高原對小鼠肺組織中IPAS和Tra2β表達的影響[A];中國病理生理學會第九屆全國代表大會及學術會議論文摘要[C];2010年
9 劉玉龍;周劍影;王國權;戴宏;段瑩瑩;郭曉葵;李元;;人重組白細胞介素-8(rhIL-8)對受照小鼠抗放作用的實驗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放射醫(yī)學與防護學分會第三次全中國青年學術交流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1年
10 李璐娜;侯桂華;梁婷;張超;劉德宜;;小鼠MIF在小鼠同種皮膚移植排斥反應中對T細胞增殖和IL-2產生的影響[A];山東免疫學會、山東微生物學會醫(yī)學微生物學專業(yè)委員會、山東省醫(yī)學會微生物學和免疫學專業(yè)委員會、山東省醫(yī)藥生物技術學會2001年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松;TRPM8是“冷”蛋白[N];中國醫(yī)藥報;2007年
2 吳m#麓;小鼠醫(yī)院:老鼠為我們而病[N];北京科技報;2008年
3 魏忠杰;人體乳腺癌病毒可能源自小鼠[N];醫(yī)藥經濟報;2005年
4 吳曉東;中美交流人類和小鼠全基因組功能分析研究[N];中國高新技術產業(yè)導報;2001年
5 記者 江世亮;終極分化體細胞克隆小鼠成功[N];文匯報;2006年
6 陳子久 李文輝 沈曉梅;給抗癌思維加點新“元素”[N];醫(yī)藥經濟報;2005年
7 張筠;南京專家建立可調控小鼠生物鐘模型[N];江蘇科技報;2010年
8 記者 杜華斌 張巍巍;科學家成功創(chuàng)建小鼠痛苦表情指數(shù)[N];科技日報;2010年
9 常麗君;哈佛育出能“聞”出光線的小鼠[N];科技日報;2010年
10 羅靜;王駿勇;國家遺傳工程小鼠資源庫項目通過驗收[N];中國醫(yī)藥報;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關良;重組人TRAIL及突變體的原核表達和抗腫瘤生物活性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02年
2 魏玉珍;膜聯(lián)蛋白Al在小鼠睪丸中的表達、定位及其與受精的關系[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6年
3 李永海;小鼠胸腺衰老相關新基因的克隆及功能鑒定[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1年
4 張斌;適于微米切片的小鼠全腦標本制備方法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5 劉琰;五羥色胺對小鼠社會行為的影響[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08年
6 薛承彪;TLR/MYD88/NF-κB信號通路阻斷對減輕小鼠腎臟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作用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7 魏培;hAAT基因對小鼠iPSCs及其分化為胰島素分泌細胞的免疫保護作用[D];暨南大學;2012年
8 張新海;小鼠PTA1/CD226分子的基因克隆及其表達、分布和功能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yī)大學;2003年
9 劉建忠;轉基因小鼠乳腺表達人瘦蛋白的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00年
10 王春燕;供者NK細胞在小鼠MHC半相合骨髓移植的作用[D];第一軍醫(yī)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蕾;甲肝病毒表位抗原與乙肝病毒核心抗原融合基因表達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2 王勇鑫;SARS病毒S1基因的表達及其ELISA檢測方法的建立[D];河北師范大學;2006年
3 楊煒曦;新肌纖生成調節(jié)因子MR-1基因功能的初步探討[D];吉林大學;2004年
4 賀厚光;小鼠尿道下裂動物模型的建立[D];南京醫(yī)科大學;2004年
5 裴冬麗;衣原體RNase H Ⅱ編碼基因的克隆與表達及酶的純化與性質鑒定[D];河南大學;2005年
6 顧克菊;免疫抑制宿主Toll樣受體表達及對煙曲霉菌感染免疫應答[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5年
7 姜泓;結核分枝桿菌FurB的基因表達及單克隆抗體的制備[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5年
8 于蕊;抗CD3/抗CD20雙特異性單鏈抗體的構建、表達及生物學活性檢測[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05年
9 時淑娟;雌二醇和孕酮對小鼠免疫器官淋巴細胞的調節(jié)[D];天津醫(yī)科大學;2005年
10 康蕾;大腸桿菌偏嗜性人γ干擾素基因編碼序列的克隆與表達[D];天津醫(yī)科大學;2005年
本文關鍵詞:毛囊周期性中腫瘤壞死因子受體1的表達,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9942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jichuyixue/499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