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裸鼠與野生型小鼠皮膚形態(tài)結構及表皮干細胞標記物分布、表達量的比較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6-12 03:05
本文關鍵詞:成年裸鼠與野生型小鼠皮膚形態(tài)結構及表皮干細胞標記物分布、表達量的比較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研究背景裸鼠目前是生物醫(yī)學研究不可或缺的模型鼠,除應用于腫瘤學、毒理學、藥品和生物制品安全性評價和帥選的研究中,又因與野生型小鼠相比,存在免疫缺陷,又可以作為移植皮膚的受體,廣泛應用于皮膚組織工程學研究中,并可用此模型研究相關皮膚疾病的病因及發(fā)生發(fā)展。然而對于裸鼠和野生型小鼠皮膚組織學結構的比較,相關的研究較少,因此對裸鼠和野生型小鼠皮膚組織學結構進行細致的研究,并進行比較顯得尤為重要。研究目的探討成年裸鼠與野生型小鼠皮膚形態(tài)結構及表皮干細胞標記物分布和表達量的差異。研究方法分別取8只成年裸鼠(Balb/c-nu)與野生型小鼠(昆明小鼠)背部皮膚,經固定、脫水、透明、石蠟包埋后,制成石蠟切片備用。1.蘇木精-伊紅染色HE染色觀察裸鼠和野生型小鼠皮膚表皮、真皮和皮膚附屬器的形態(tài)結構。2.免疫熒光染色免疫熒光染色觀察表皮干細胞標記物p63、β1整合素和角蛋白19在兩者皮膚的分布情況。3.免疫組織化學染色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測算表皮干細胞標記物β1整合素、p63和角蛋白19的在兩者皮膚的表達量及用統計方法分析表達量的差異性。研究結果1.HE染色:低倍鏡下裸鼠表皮較野生型小鼠厚,裸鼠表皮光滑,少見突出表皮的毛干,野生型小鼠毛干突出于表皮,排列規(guī)則。高倍鏡下裸鼠表皮由3-4層上皮細胞組成,而野生型小鼠表皮由1-2層上皮細胞組成,兩者在基底細胞和基底上層細胞有形態(tài)學差異。裸鼠基底層細胞呈立方形或者柱形,細胞核深染,呈卵圓形,居中,野生型小鼠基底層細胞呈立方形,細胞核圓形深染。裸鼠基底上層細胞有明顯的顆粒層,而野生型小鼠沒有。裸鼠皮脂腺沒有野生型小鼠皮脂腺發(fā)達。2.免疫熒光染色:p63表達于裸鼠和野生型小鼠毛囊和基底層細胞的胞核中。β1整合素表達于裸鼠表皮顆粒層和毛囊中及野生型小鼠毛囊中。K19表達于裸鼠和野生型小鼠皮膚毛囊和基底層細胞中。3.免疫組織化學染色:通過圖像分析軟件Image-Pro Plus 6.0測算MOD值統計分析后發(fā)現,裸鼠63、β1整合素和K19的表達量少于野生型小鼠(P0.01)研究結論成年裸鼠和野生型小鼠皮膚表皮、真皮和皮膚附屬器結構存在差異,裸鼠表皮比野生型小鼠表皮厚,皮脂腺沒有野生型小鼠發(fā)達;K19和p63在裸鼠和野生型小鼠皮膚的分布不存在差異,而β1整合素分布存在差異,β1整合素分布在裸鼠毛囊和表皮顆粒層中,而在野生型小鼠中只分布在毛囊;p63、K19和β1整合素在皮膚中的表達量也存在差異,這三種表皮干細胞標記物在裸鼠表皮的表達低于野生型小鼠,具有統計學意義。裸鼠與野生型小鼠皮膚結構及表皮干細胞標記物存在差異,可以作為區(qū)別裸鼠與野生型小鼠皮膚的參考。
【關鍵詞】:比較組織學 免疫組織化學 免疫熒光 表皮干細胞
【學位授予單位】:安徽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332;R318
【目錄】:
- 英文縮略詞表6-8
- 中文摘要8-10
- 英文摘要10-13
- 1 引言13-15
- 2 材料與方法15-21
- 2.1 實驗動物及標本15
- 2.2 實驗主要儀器15-16
- 2.3 實驗主要試劑16-17
- 2.4 實驗試劑的配制17
- 2.5 HE染色17-19
- 2.6 免疫熒光染色19-20
- 2.7 免疫組織化學染色20-21
- 3 實驗結果21-29
- 3.1 HE染色21-24
- 3.2 免疫熒光染色24-26
- 3.3 免疫組織化學染色26-29
- 4 討論29-35
- 4.1 皮膚的表皮和真皮29-30
- 4.2 皮膚附屬器30-31
- 4.3 皮下組織31-32
- 4.4 表皮干細胞標記物的表達32-35
- 5 結論35
- 參考文獻35-41
- 個人簡介41-42
- 致謝42-44
- 綜述44-51
- 參考文獻50-51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María Eugenia Balaá;Hernán Eduardo Charreau;Gustavo José Leirós;;Epidermal stem cells and skin tissue engineering in hair follicle regeneration[J];World Journal of Stem Cells;2015年04期
2 王溯;陳曉蓉;;成年裸鼠和成人體表皮膚的比較組織形態(tài)學研究[J];安徽醫(yī)科大學學報;2014年08期
3 杜紅霞;鄭博文;張超;鄒勇莉;;p63基因與表皮增殖、發(fā)育及腫瘤的研究現狀[J];皮膚病與性病;2011年03期
4 李富;付小兵;劉文忠;;人表皮干細胞分離培養(yǎng)和純化鑒定的進展[J];感染.炎癥.修復;2008年04期
5 王鋒;王啟鳳;趙雪萍;;皮膚干細胞的研究進展及其應用[J];中國臨床康復;2006年21期
6 吳江聲;;皮下組織的結構和功能[J];生物學通報;1988年07期
本文關鍵詞:成年裸鼠與野生型小鼠皮膚形態(tài)結構及表皮干細胞標記物分布、表達量的比較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4307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jichuyixue/44307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