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斑馬魚模型的熊果酸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作用及其機制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04-09 20:09
基于斑馬魚模型,探討熊果酸(ursolic acid,UA)對斑馬魚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治療作用,研究其對NAFLD治療的分子學機制。隨機挑選野生型AB品系斑馬魚分為正常組,模型組,熊果酸組(5、10、20μg/mL)。正常組給予3.5%葡萄糖,模型組給予3.5%果糖96 h,誘導斑馬魚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向3.5%果糖的培養(yǎng)液中分別給予相應低、中、高濃度的熊果酸液作為給藥組,每天進行1次換液,連續(xù)96 h。收集幼魚,檢測幼魚體重、體長以及肥滿度(condition factor)以反映幼魚的肥瘦程度,進行整體油紅O染色、蘇木素-伊紅(HE)染色觀察肝臟脂質變性情況和病理組織學損傷程度,甘油三酯(TG)、總膽固醇(TC)試劑盒檢測斑馬魚體脂含量,實時熒光定量PCR(RT-qPCR)檢測肝組織mTOR/SREBP-1c/ACC1/Fasn mRNA的表達。與正常組比較,模型組斑馬魚肝臟脂質沉積程度嚴重,斑馬魚體內TG、TC及mTOR、SREBP-1c、ACC1、Fasn mRNA的表達量均上升(P<0....
【文章頁數】:7 頁
【文章目錄】:
1 材料
1.1 試劑和儀器
1.2 實驗動物
1.3 斑馬魚模型的構建及分組
2 方法
2.1 斑馬魚肥滿度的測定
2.2 整體油紅O染色
2.3 TG、TC含量的測定
2.4 肝臟蘇木素-伊紅染色(HE)染色
2.5 mTOR、SREBP-1c、ACC1和Fasn mRNA表達水平檢測
2.6 統(tǒng)計學方法
3 結果
3.1 斑馬魚肥滿度的測定
3.2 斑馬魚整體油紅O染色
3.3 斑馬魚整體TG和TC含量的測定
3.4 斑馬魚肝組織HE染色結果
3.5 斑馬魚體內mTOR、SREBP-1c、ACC1和Fasn mRNA的表達水平結果
4 討論與結論
本文編號:3787658
【文章頁數】:7 頁
【文章目錄】:
1 材料
1.1 試劑和儀器
1.2 實驗動物
1.3 斑馬魚模型的構建及分組
2 方法
2.1 斑馬魚肥滿度的測定
2.2 整體油紅O染色
2.3 TG、TC含量的測定
2.4 肝臟蘇木素-伊紅染色(HE)染色
2.5 mTOR、SREBP-1c、ACC1和Fasn mRNA表達水平檢測
2.6 統(tǒng)計學方法
3 結果
3.1 斑馬魚肥滿度的測定
3.2 斑馬魚整體油紅O染色
3.3 斑馬魚整體TG和TC含量的測定
3.4 斑馬魚肝組織HE染色結果
3.5 斑馬魚體內mTOR、SREBP-1c、ACC1和Fasn mRNA的表達水平結果
4 討論與結論
本文編號:378765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jichuyixue/378765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