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劍川縣鼠疫疫源地分離菌株基因組多態(tài)性
發(fā)布時間:2021-03-12 10:26
目的闡明云南劍川野鼠疫源地鼠疫菌種群的演化及其與云南省其他疫源地菌株之間的遺傳進化關系。方法按不同時間、不同疫點、不同分離源,隨機選取24株劍川分離鼠疫菌進行研究;采用差異區(qū)段(DFR)、規(guī)律成簇的間隔短回文重復序列(CRISPRs)及多位點可變數目串聯(lián)重復序列分析(MLVA)進行基因組多態(tài)性分析;以DFR+CRISPRs聚類分析劃分簇,再以MLVA26對簇進行聚類分析。結果 24株劍川菌株中,20株菌聚為一個簇(劍川野鼠鼠疫簇);2017年疫情分離3株菌位于麗江野鼠鼠疫簇,與麗江菌株(2017LZ)存在2個位點的差異(N2577,M23);剩余1株為一個獨立株;50年代菌株與其鄰近的80年代菌株間位點差異未超過3。結論劍川原野鼠疫源地的發(fā)現(xiàn)時間可往前推至上世紀50年代,同時疫情還波及過家鼠和人群;劍川縣境內存在2種類型的野鼠疫源地,其鼠疫防控具有復雜性,應繼續(xù)加強鼠間鼠疫的動態(tài)監(jiān)測。
【文章來源】:中國人獸共患病學報. 2020,36(01)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5 頁
【部分圖文】:
50株實驗鼠疫菌及2株0.PE菌株基于DFR和CRISPRs位點生成的MST
20株劍川野鼠鼠疫簇菌株基于MLVA26的MST
劍川2017年分離菌株與麗江野鼠鼠疫簇菌株基于MLVA26個位點生成的MST
本文編號:3078150
【文章來源】:中國人獸共患病學報. 2020,36(01)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5 頁
【部分圖文】:
50株實驗鼠疫菌及2株0.PE菌株基于DFR和CRISPRs位點生成的MST
20株劍川野鼠鼠疫簇菌株基于MLVA26的MST
劍川2017年分離菌株與麗江野鼠鼠疫簇菌株基于MLVA26個位點生成的MST
本文編號:307815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jichuyixue/307815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