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大鼠心肌損傷中程序性壞死通路相關蛋白的表達
發(fā)布時間:2020-12-07 06:49
目的:探討程序性壞死(Necroptosis)通路相關蛋白在糖尿病心肌中的表達及其可能機制。方法:在大鼠高糖高脂飲食喂養(yǎng)基礎上腹腔注射鏈脲佐菌素40 mg/kg制備糖尿病模型大鼠,其中正常組(CON組,n=6)、高脂高糖組(HC組,n=6)和糖尿病組(DM組,n=6); 10周后超聲檢測左心室舒張末期內(nèi)徑(LVEDD)、左心室收縮末期內(nèi)徑(LVESD)及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F);處死大鼠后測量心質量(HW)、體質量(BW)、心體比(HW/BW); ELISA法檢測血液中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6(IL-6)及丙二醇(MDA)水平;心尖部組織行Masson染色; 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檢測心肌組織中RIPK1、RIPK3、MLKL的含量變化。結果:與CON組比,HC組HW、TNF-α、IL-6、MDA水平增加,RIPK1、RIPK3和MLKL的蛋白表達量增加(P <0. 05~P <0. 01),但MLKL的mRNA表達量無明顯變化(P> 0. 05);與HC組比較,DM組HW/BW升高,LVEF下降,TNF-α、IL-6及M...
【文章來源】:蚌埠醫(yī)學院學報. 2020年04期 第437-441+446頁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1 材料與方法
1.1 實驗材料及模型復制
1.2 計算大鼠心體比
1.3 測量大鼠心功能
1.4 ELISA檢測腫瘤壞死因子(TNF-α)、白細胞介素(IL-6)及丙二醇(MDA)含量
1.5 RT-PCR檢測RIPK1、RIPK3、MLKL的RNA含量
1.6 蛋白印跡檢測RIPK1、RIPK3、MLKL的蛋白含量
1.7心肌Masson染色
1.8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一般情況
2.2 大鼠HW/BW比較
2.3 大鼠LVEDD、LVESD及LVEF變化
2.4 血漿TNF-α、IL-6及MDA水平
2.5 心肌組織RIPK1、RIPK3、MLKL的mRNA水平
2.6 心肌組織RIPK1、RIPK3、MLKL的蛋白水平
2.7 心肌組織Masson染色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曲克蘆丁對鏈脲佐菌素誘導的糖尿病大鼠心肌病的改善作用[J]. 羅清宇,秦英楠,劉陽. 安徽醫(yī)科大學學報. 2020(04)
[2]高糖誘導的大鼠原代心肌細胞損傷對程序性壞死的影響及其機制[J]. 方婷婷,曹瑞平,葉紅偉,馬善峰,高琴. 中國應用生理學雜志. 2019(02)
本文編號:2902836
【文章來源】:蚌埠醫(yī)學院學報. 2020年04期 第437-441+446頁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1 材料與方法
1.1 實驗材料及模型復制
1.2 計算大鼠心體比
1.3 測量大鼠心功能
1.4 ELISA檢測腫瘤壞死因子(TNF-α)、白細胞介素(IL-6)及丙二醇(MDA)含量
1.5 RT-PCR檢測RIPK1、RIPK3、MLKL的RNA含量
1.6 蛋白印跡檢測RIPK1、RIPK3、MLKL的蛋白含量
1.7心肌Masson染色
1.8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一般情況
2.2 大鼠HW/BW比較
2.3 大鼠LVEDD、LVESD及LVEF變化
2.4 血漿TNF-α、IL-6及MDA水平
2.5 心肌組織RIPK1、RIPK3、MLKL的mRNA水平
2.6 心肌組織RIPK1、RIPK3、MLKL的蛋白水平
2.7 心肌組織Masson染色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曲克蘆丁對鏈脲佐菌素誘導的糖尿病大鼠心肌病的改善作用[J]. 羅清宇,秦英楠,劉陽. 安徽醫(yī)科大學學報. 2020(04)
[2]高糖誘導的大鼠原代心肌細胞損傷對程序性壞死的影響及其機制[J]. 方婷婷,曹瑞平,葉紅偉,馬善峰,高琴. 中國應用生理學雜志. 2019(02)
本文編號:290283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jichuyixue/290283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