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體P1C-IL-2融合基因疫苗鼻飼對小鼠免疫效果的檢測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桂珍,董占雙,劉中順,李保強;沈陽地區(qū)肺炎支原體分離株P1蛋白基因限制性酶切圖譜分型研究[J];中國醫(yī)科大學學報;2001年02期
2 杜德偉,白憲光,馮志華,姚志強,周永興;白細胞介素2提高HBV基因疫苗誘導的體液免疫應答[J];實用肝臟病雜志;2003年02期
3 譚德明,劉雙虎,李聰智,范學工,燕美玉,孫科柱;丙型肝炎病毒核心基因疫苗誘導小鼠細胞及體液免疫應答[J];基礎醫(yī)學與臨床;2000年05期
4 姬新穎,楊為松,王海濤;基因免疫研究的最新進展[J];國外醫(yī)學.病毒學分冊;1999年01期
5 孫紅妹,包怡華,趙漢青,吳建新,劉哲偉,張霆,郭章溉,曹玉璞;肺炎支原體P1蛋白抗原決定簇在大腸桿菌中的表達與純化[J];中國人獸共患病雜志;2004年08期
6 肖奇明,尹本義,海鎮(zhèn)環(huán),鄭智遠,,郭思健;成人下呼吸道肺炎支原體感染的檢測及臨床意義[J];湖南醫(yī)科大學學報;1994年04期
7 何浙生;;人類防病的新希望——基因疫苗[J];健康博覽;1996年07期
8 ;法艾滋病基因疫苗實驗取得進展[J];江蘇藥學與臨床研究;2001年01期
9 李文波,張修禮,姚志強;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疫苗誘導小鼠產生免疫應答的效應[J];臨床消化病雜志;2003年05期
10 李暉,李榕,鐘森,任紅,陳宣世,史小玲,王明勇,龍漢安;結核分枝桿菌含信號肽的Mtb8.4/hIL-12嵌合基因疫苗免疫保護效果研究[J];中華微生物學和免疫學雜志;2005年1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岳朝暉;劉建國;王晶;趙靖;王偉;姜晶;管曉燕;張劍;;防齲基因疫苗pcDNA3-PAc不同途徑免疫BALB/c小鼠的實驗研究[A];全國第三次牙體牙髓病學臨床技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9年
2 姜晶;劉建國;王偉;耿發(fā)云;王怡丹;白朋元;亓鵬;;防齲基因疫苗pVAX1-SG免疫SD大鼠的實驗研究[A];全國第三次牙體牙髓病學臨床技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9年
3 王偉;劉建國;亓鵬;姜晶;田源;白朋元;管曉燕;;防齲基因疫苗pVAX1-GC免疫SD大鼠的實驗研究[A];全國第三次牙體牙髓病學臨床技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9年
4 蔣桂花;王勁松;李國才;季明春;;NspA基因疫苗小鼠體內誘生特異性抗體的研究[A];中國免疫學會第五屆全國代表大會暨學術會議論文摘要[C];2006年
5 徐薇;岳艷;桂俊;熊思東;;佐劑的遞送與表達方式對基因疫苗誘導特異性免疫應答的作用[A];第六屆全國免疫學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8年
6 王怡丹;劉建國;姜晶;王偉;亓鵬;白朋元;管曉燕;;防齲基因疫苗pVAX1-SPG免疫BALB/c小鼠的實驗研究[A];全國第三次牙體牙髓病學臨床技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9年
7 蔣金鳳;程安春;汪銘書;路立婷;;殼聚糖為遞送載體的DEV gC基因疫苗誘導BALB/c小鼠體液和粘膜免疫發(fā)生的研究[A];第四屆第十次全國學術研討會暨動物微生態(tài)企業(yè)發(fā)展戰(zhàn)略論壇論文集(下冊)[C];2010年
8 蔣金鳳;程安春;汪銘書;路立婷;;陽性脂質體為遞送載體的DEV gC基因疫苗誘導BALB/c小鼠細胞免疫發(fā)生的研究[A];第四屆第十次全國學術研討會暨動物微生態(tài)企業(yè)發(fā)展戰(zhàn)略論壇論文集(下冊)[C];2010年
9 王金玲;常建軍;彭景ii;;精子特異性乳酸脫氫酶(LDH-C4)基因疫苗黏膜免疫不育的研究[A];第九次全國生殖生物學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3年
10 劉莉;賈文祥;楊遠;馬巨輝;曾蔚;;PELA作為防齲基因疫苗投遞系統(tǒng)的體外研究[A];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第八屆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莊愉;基因疫苗研究的第三次革命[N];醫(yī)藥經濟報;2001年
2 張建松;我國治療性基因疫苗研究獲重要突破[N];中國高新技術產業(yè)導報;2000年
3 唐冬生 夏家輝;從牛痘到基因疫苗的飛躍[N];醫(yī)藥經濟報;2001年
4 張永興;新加坡開發(fā)出預防哮喘基因疫苗[N];醫(yī)藥經濟報;2004年
5 記者董映璧;俄研制出新型抗腦炎基因疫苗[N];科技日報;2002年
6 健康時報記者 王志勝 特約記者 張國清;打一針就能治類風濕[N];健康時報;2009年
7 莊生;丙型肝炎臨床用藥概覽[N];醫(yī)藥經濟報;2000年
8 中國科學院院士 韓啟德;人類基因組計劃的醫(yī)療價值[N];光明日報;2003年
9 中國科學院院士 韓啟德;現(xiàn)代醫(yī)學的發(fā)展歷史[N];科技日報;2003年
10 靖九江;乳頭狀瘤假病毒疫苗應用前景廣闊[N];中國醫(yī)藥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莉;可示蹤的防齲基因疫苗構建、表達及其基因疫苗PELA微球的研究[D];四川大學;2003年
2 楊廣民;聯(lián)合應用MAGE-1與IL-18基因疫苗抗肝癌免疫治療作用的實驗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3 范雄林;結核分枝桿菌基因疫苗的構建及其免疫學特性的初步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1年
4 門靜濤;日本血吸蟲復合表位基因疫苗免疫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5 苑鑫;肺炎支原體耐藥機制的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12年
6 李艷佳;HPV16E7DNA疫苗和IL-15重組質粒的聯(lián)合免疫作用及對樹突狀細胞表面分子的表達和功能的影響[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5年
7 高明;基于Ii分子的HCV-NS3 Th1表位基因疫苗的設計及功能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05年
8 王希良;布氏菌病新型疫苗的初步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02年
9 王勇;M-CSFr基因疫苗的構建及其抗腫瘤免疫效應的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1年
10 陳海峰;陽離子脂質體介導的弓形蟲SAG1/ROP1復合基因的DNA免疫[D];中山醫(yī)科大學;200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宋永煥;納米顆粒免疫刺激作用的初步研究[D];吉林大學;2004年
2 劉華偉;FGF-1改構體對小鼠脾細胞增殖、凋亡、IL-2產生的影響[D];暨南大學;2005年
3 董興高;熊果酸對人外周血淋巴細胞細胞因子表達的影響[D];武漢大學;2005年
4 劉新軍;青春雙歧桿菌對環(huán)磷酰胺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增強作用[D];新疆醫(yī)科大學;2007年
5 夏燕杰;蛋氨酸腦啡肽單獨或聯(lián)合IL-2、IFN-γ對小鼠CD4~+T細胞作用的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10年
6 余堅;殼聚糖納米包裹強化IL-2與Tp92核酸疫苗聯(lián)合免疫的免疫保護性實驗研究[D];南華大學;2011年
7 李素華;大鼠異體腎移植動物模型的建立及術后外周血細胞因子的動態(tài)監(jiān)測[D];新疆醫(yī)科大學;2005年
8 趙芝娜;肺炎支原體P1黏附蛋白基因的克隆與表達[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4年
9 王偉;免疫增效型廣譜抗腫瘤血管生成基因疫苗的基礎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10年
10 王棟;肺炎支原體黏附蛋白P1羧基末端的克隆表達及檢測[D];湖南科技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57079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jichuyixue/2570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