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型半胱氨酸對內(nèi)皮細胞Bcl-2基因甲基化水平的影響
[Abstract]:Aim to study the effect of homocysteine on methylation level and expression of Bcl-2 gene promoter in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HUVEC). Methods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HUVECs) were treated with RPMI1640 medium containing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homocysteine for 48 h. Apoptosis level was measured by flow cytometry, Bcl-2 mRNA expression was detected by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 methylation level of Bcl-2 promoter was detected by methylation specific PCR combined with nested PCR. Results homocysteine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the proliferation of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and the OD value decreased from 0.99 鹵0. 05 to 0. 28 鹵0. 03 (P0. 01)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apoptotic rat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increased from 2.30% 鹵0.60% to 16.40% 鹵0.73% (P0.01), and the expression of Bcl-2 mRNA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1). The methylation level of promoter region of Bcl-2 gene was decreased (P0.05). Conclusion homocysteine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atherosclerosis by down-regulating the methylation level of Bcl-2 promoter resulting in the decrease of mRNA expression and then inducing endothelial cell apoptosis.
【作者單位】: 寧夏醫(yī)科大學;寧夏醫(yī)科大學附屬總院心臟中心;
【基金】:寧夏自然科學基金(NZ11266)資助
【分類號】:R34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侯建軍;賈紹斌;張政軍;劉靜;汪浩;李錄;黎萍;;瑞舒伐他汀對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大鼠主動脈組織Bcl-2甲基化的影響[J];中國動脈硬化雜志;2013年03期
2 姜綺霞;袁洪;黃志軍;李瑩;;DNA甲基化與心血管疾病[J];生命的化學;2009年02期
3 王雪婷;王儉勤;;內(nèi)皮細胞凋亡與動脈粥樣硬化[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1年16期
4 鐘白云;李臘秀;廖經(jīng)忠;劉文恩;;同型半胱氨酸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10年1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有為;陳龍邦;;非小細胞肺癌DNA甲基化研究進展[J];中國肺癌雜志;2010年08期
2 Wenwen Jia;Wen Chen;Jiuhong Kang;;The Functions of MicroRNAs and Long Non-coding RNAs in Embryonic and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J];Genomics,Proteomics & Bioinformatics;2013年05期
3 顧曉東;邵海榮;樊盛;;血清Hcy、U-mAlb、U-α_1-m及HbAlc聯(lián)檢在DM2早期腎損害中的診斷價值[J];放射免疫學雜志;2013年06期
4 凡時財;鄒見效;徐紅兵;張學工;;人類基因組CpG島甲基化概況的預測[J];科學通報;2010年14期
5 趙季紅;梁國慶;周悹瑋;姜鐵民;;同型半胱氨酸聯(lián)合踝臂指數(shù)及C反應蛋白在下肢外周動脈疾病患者中的臨床意義[J];中國動脈硬化雜志;2012年10期
6 鄭楠;朱智明;;心血管系統(tǒng)臨床問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J];轉(zhuǎn)化醫(yī)學雜志;2013年04期
7 吳凱;馬勝超;孫煒煒;王菊;曹成建;馬長劍;楊安寧;姜怡鄧;;在載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和人臍靜脈平滑肌細胞中同型半胱氨酸對B1和Alu重復序列甲基化的影響[J];中國動脈硬化雜志;2013年09期
8 李錄;賈紹斌;陳大鵬;孫娜;張華;嚴寧;趙小瑞;;bcl-2在同型半胱氨酸致血管內(nèi)皮細胞凋亡中的作用[J];臨床心血管病雜志;2014年01期
9 張熙春;;動脈粥樣硬化患者檢測同型半胱氨酸的臨床意義[J];黑龍江醫(yī)學;2013年11期
10 曲峻鋒;禹亮;;肺癌與DNA甲基化研究的進展[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2年17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梁素麗;牛體細胞核移植重編程研究[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11年
2 王娜;基于數(shù)據(jù)挖掘技術的肺癌早期預警模型研究[D];鄭州大學;2012年
3 施寒清;細胞周期檢驗點蛋白Nbs1的轉(zhuǎn)錄調(diào)控及功能[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4 劉森;三種蝙蝠表觀遺傳多樣性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5 劉雪會;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和miRNA對CARM1基因表達的調(diào)控機制及其在冠心病中的作用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3年
6 郭世杰;血漿內(nèi)毒素在牙周炎患者罹患冠心病中的作用及機制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3年
7 周洪淵;Syncytin-1在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中的表達及其表觀遺傳學調(diào)控[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瑩;四種抑癌基因p16、RASSF1A、CDH1、CDH13的甲基化狀態(tài)及甲基轉(zhuǎn)移酶活性和轉(zhuǎn)錄與肺癌的相關性研究[D];南京醫(yī)科大學;2009年
2 尹東濤;SOX17在肺癌中的表觀遺傳改變及功能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11年
3 趙旭東;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癌組織RAR-β基因甲基化的檢測及其臨床意義[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1年
4 劉玲娟;DNA甲基轉(zhuǎn)移酶1在同型半胱氨酸致人臍靜脈平滑肌細胞增殖中的作用研究[D];寧夏醫(yī)科大學;2011年
5 趙崠琬;小鼠新印記基因Peg14的分離鑒定及表達分析[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1年
6 葉振;DNA甲基轉(zhuǎn)移酶在胃癌及癌前病變中的表達及意義[D];天津醫(yī)科大學;2009年
7 張曉蕾;DNA甲基化對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成骨分化的作用[D];浙江大學;2010年
8 沈預程;IGF-Ⅱ基因啟動子CpG島甲基化狀態(tài)與肝癌發(fā)生關系的研究[D];南通大學;2009年
9 譚善娟;基于生物標志的數(shù)據(jù)挖掘技術在肺癌預警預報系統(tǒng)中的應用[D];鄭州大學;2012年
10 張莎;EGCG對肺腺癌細胞A549的生長抑制和hTERT表達的影響[D];鄭州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魏亞寧,舒青,張素珍;動脈粥樣硬化AR基因甲基化修飾的初步探討[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2004年15期
2 謝遙;程曉曙;;腫瘤壞死因子樣凋亡微弱誘導劑與動脈粥樣硬化[J];中國動脈硬化雜志;2010年06期
3 單海燕;劉姝;白小涓;陳香美;;阿托伐他汀通過調(diào)節(jié)Bcl-2/Bax蛋白表達延緩血管內(nèi)皮細胞衰老[J];中國動脈硬化雜志;2012年01期
4 叢廣志;賈紹斌;陳大鵬;羅彩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對主動脈組織Bcl-2基因甲基化影響[J];臨床心血管病雜志;2012年04期
5 智艷芳;黃彥生;李著華;張瑞明;王樹人;;動脈粥樣硬化病人雌激素受體基因的甲基化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關系的研究[J];衛(wèi)生研究;2008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麗珍;楊志甫;王樹人;;同型半胱氨酸對人血管平滑肌細胞MTHFR基因mRNA表達的影響及葉酸的拮抗效應[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年09期
2 段智變;汪海;;血管內(nèi)皮細胞活性化合物對同型半胱氨酸致內(nèi)皮細胞損傷的保護作用[J];中國藥理學通報;2006年05期
3 馬琳娜;梁宇;于海嬌;徐支芳;韓學波;姜怡鄧;;同型半胱氨酸對THP-1單核細胞源性泡沫細胞形成和膽固醇流出的影響[J];寧夏醫(yī)科大學學報;2011年04期
4 谷兆俠;周延升;張煜;張俊和;谷俊俠;;同型半胱氨酸對谷胱甘肽合成影響及致病作用[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06年08期
5 李金平;李麗帆;方顯明;;胱硫醚β-合酶研究進展[J];西部醫(yī)學;2006年05期
6 鐘華;胡清華;張會敏;趙丹;孫志萍;李增春;何芳;;同型半胱氨酸抑制人臍靜脈內(nèi)皮細胞eNOS活性[J];基礎醫(yī)學與臨床;2011年08期
7 李琴山;劉洋;馮贊杰;張亞玲;錢民章;;單核細胞趨化蛋白-1對人臍靜脈內(nèi)皮細胞凋亡的影響[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07年17期
8 楊大春;周興文;速曉華;張繼紅;楊永健;陳勁松;;同型半胱氨酸對血管內(nèi)皮細胞E-選擇素、IL-6分泌的影響[J];心臟雜志;2006年01期
9 唐夢熊;;同型半胱氨酸致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病機制[J];國外醫(yī)學.老年醫(yī)學分冊;2001年02期
10 張冀;;同型半胱氨酸誘導血管內(nèi)皮細胞凋亡的研究[J];武漢生物工程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曾曉坤;王憲;;同型半胱氨酸促進人單核細胞分泌趨化因子的機制[A];中國生理學會第21屆全國代表大會暨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2年
2 陳佳;宋瑋;張英;路巖;程云鵬;劉紅陽;米芋玫;任麗麗;姜一農(nóng);;腎素前體和腎素(前體)受體在人臍靜脈內(nèi)皮細胞中的作用及機制[A];中華醫(yī)學會第11次心血管病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9年
3 戴晶;王憲;;氧化還原因子-1介導同型半胱氨酸引起的人外周血單核細胞單核細胞趨化蛋白1分泌增加[A];第六屆全國自由基生物學與自由基醫(yī)學學術會議和海峽兩岸自由基生物學與自由基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4 斯曉燕;趙永強;;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對人臍靜脈內(nèi)皮細胞凝血酶調(diào)節(jié)蛋白、內(nèi)皮細胞蛋白C受體表達的影響[A];第十一屆全國血栓與止血學術會議暨血栓栓塞性疾。ㄑㄅc止血)基礎與臨床研究進展學習班論文摘要匯編及學習班講義[C];2007年
5 張東紅;謝喜娜;朱毅;;同型半胱氨酸調(diào)節(jié)血管內(nèi)皮細胞PDGF表達機制及意義[A];中國病理生理學會第九屆全國代表大會及學術會議論文摘要[C];2010年
6 陳麗華;劉雪松;金伯泉;;CD226分子誘導HUVEC胞漿[Ca2~+]i變化的研究[A];中國免疫學會第四屆學術大會會議議程及論文摘要集[C];2002年
7 高鍵;薛安娜;王淑琴;;同型半胱氨酸誘導ECV304細胞氧化損傷研究[A];中國營養(yǎng)學會第五屆老年營養(yǎng)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2年
8 馮志民;張曉峰;王宏芳;豐美福;;人NK細胞對同種和異種內(nèi)皮細胞MHCI類分子的差異識別[A];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第七次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1999年
9 李勇;李松;曲梅;趙如冰;陳星;;同型半胱氨酸誘導胚胎基因差異表達的基因芯片研究[A];中國營養(yǎng)學會第七屆微量元素營養(yǎng)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1年
10 唐朝克;孫文清;馮大明;易光輝;楊峻浩;劉錄山;王佐;王雙;萬載陽;楊保堂;楊永宗;;動脈粥樣硬化小型豬ABCA1表達的改變[A];湖南省生理科學學會2004年度學術年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孫迎基 譯;到底真兇是誰?[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2年
2 許晴波;動脈粥樣硬化病因是感染[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4年
3 記者姚春雨通訊員錢勇;人臍靜脈內(nèi)皮細胞重建成功[N];健康報;2003年
4 通訊員 錢勇 記者 范又;我國成功重建永生化人臍靜脈內(nèi)皮細胞[N];光明日報;2003年
5 錢勇;永生化人臍靜脈內(nèi)皮細胞重建成功[N];中國醫(yī)藥報;2003年
6 記者唐先武 特約記者錢勇;永生化人臍靜脈內(nèi)皮細胞重建成功[N];科技日報;2003年
7 郭伽;維生素B2新說[N];健康報;2007年
8 劉永銘;T淋巴細胞加重動脈粥樣硬化[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3年
9 吳一福;MTHFRC667T基因分型技術問世[N];中國醫(yī)藥報;2005年
10 劉慶山;低氧誘導因子細胞呼吸和NO的調(diào)節(jié)機制 Regulation of Hypoxia-inducible Factor,Cell Respiration and NO[N];中國醫(yī)藥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朱法良;1、IL-17/Th17在人動脈粥樣硬化進展中的作用及其機制研究 2、CD28拮抗性類肽對T細胞介導免疫應答的抑制效應[D];山東大學;2011年
2 徐承啟;中國人群動脈粥樣硬化相關疾病的分子遺傳學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3 鄧同樂;Ox-LDL誘導早期巨噬細胞源泡沫細胞形成和損傷中相關動力學機制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4 劉玉鳳;超聲介導微泡造影劑對細胞和微血管以及基因在HUVEC內(nèi)轉(zhuǎn)染率的影響的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6年
5 楊運煌;血清中分子間相互作用的NMR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武漢物理與數(shù)學研究所);2004年
6 張敬各;同型半胱氨酸經(jīng)DDAH/ADMA/NOS/NO通路損害血管內(nèi)皮細胞的NO系統(tǒng)[D];四川大學;2007年
7 劉偉;腎上腺髓質(zhì)素對LPS抑制人臍靜脈內(nèi)皮細胞TFPI基因表達的影響及其分子機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7年
8 張蕓;血管緊張素Ⅱ?qū)θ送庵軉魏思毎礃渫粻罴毎庖吖δ艿挠绊懠皺C制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9 徐芳;血管外膜激活促使動脈粥樣硬化病灶形成和進展的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10 李曉宇;抑制性差減雜交結合cDNA芯片篩選家兔高脂血癥及動脈粥樣硬化相關基因[D];南京醫(yī)科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方雅琴;大鼠蛋白精氨酸甲基轉(zhuǎn)移酶1短發(fā)夾RNA質(zhì)粒的構建、鑒定及體外RNA干擾[D];山西醫(yī)科大學;2008年
2 屈順林;NOX4在人血管細胞中的表達及其在內(nèi)皮細胞凋亡中的作用[D];南華大學;2005年
3 沈靜;Hcy誘導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相關蛋白質(zhì)的比較蛋白質(zhì)組學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04年
4 唐雅玲;Compound 48/80對apoE基因敲除小鼠頸總動脈套環(huán)誘導斑塊的影響[D];南華大學;2005年
5 李永軍;糖基化終產(chǎn)物對巨噬細胞MMP-9表達與活性的影響及其機制的初步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6年
6 孫鶯;oxLDL的酶聯(lián)免疫診斷試劑盒的制備[D];蘭州大學;2006年
7 曹艷云;不同新生隱球菌菌株對人臍靜脈內(nèi)皮細胞損傷的初步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6年
8 談伍平;兔動脈粥樣硬化模型建立及自體骨髓干細胞移植治療[D];昆明醫(yī)學院;2008年
9 朱穎;U937泡沫細胞中組織因子途徑抑制物2的表達及變化規(guī)律的實驗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10 徐峰;建立動脈粥樣硬化蝕損斑塊模型的實驗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42322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jichuyixue/2423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