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分子化合物協(xié)助兩性霉素B清除白假絲酵母菌生物膜潛在機制的研究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R378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杰;李紅霞;劉子昀;;兩性霉素B的合理使用[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0年05期
2 楊正騰;陳曉宇;李徽;葉冬梅;;兩性霉素B治療腎病基礎性馬爾尼菲青霉菌病的效果分析[J];中國臨床新醫(yī)學;2010年09期
3 ;兩性霉素B技術鑒定會情況報道[J];醫(yī)藥工業(yè);1977年02期
4 馬慕良;;利福平增強兩性霉素B作用[J];河北醫(yī)藥;1983年04期
5 金建玲,,陳建華;兩性霉素B治療新型隱球菌腦膜炎的護理[J];福建醫(yī)藥雜志;1996年03期
6 王雅靜,李雄偉,曹偉民,劉佳林;一種攜載抗黑熱病藥物兩性霉素B控釋系統(tǒng)的研制[J];實用寄生蟲病雜志;2000年01期
7 林小霞,林霞,陳金蓮,朱建蕓;兩性霉素B治療新型隱球菌性腦膜炎的觀察和護理[J];當代護士(學術版);2004年10期
8 洪進蘭;;1例兩性霉素B治療新型隱球菌腦膜炎的護理[J];贛南醫(yī)學院學報;2005年06期
9 任吉民;陳良;魏金利;;國外兩性霉素B新劑型在臨床的應用評價[J];中國醫(y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06年06期
10 楊虹;;抗深部真菌藥兩性霉素B的研究進展[J];中國醫(yī)療前沿;2009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常怡光;孫潤廣;郝長春;薛慧君;韓濤;王小梅;;膽固醇/兩性霉素B混合單層膜相互作用的研究[A];大環(huán)化學和超分子化學的新發(fā)展——當前學科交叉的一個重要橋梁——中國化學會全國第十五屆大環(huán)化學暨第七屆超分子化學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10年
2 馮曉博;凌波;吳顏祖;姚志榮;;外用兩性霉素B脂質體治愈鐮刀菌所致角膜炎一例[A];第二屆全國深部真菌感染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3 王匯;;使用兩性霉素B治療肺部真菌感染的護理體會[A];全國內科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2年
4 張寶如;;真菌感染病兒靜注兩性霉素B對血管損傷觀察與護理[A];全國兒科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5 梅和坤;王冬;白楠;曹江;唐銘婧;江學維;王瑾;王睿;;兩性霉素B腎毒性文獻計量分析[A];2013年中國藥學大會暨第十三屆中國藥師周論文集[C];2013年
6 徐楠;郁曉;范國榮;溫海;陳江漢;;攜載兩性霉素B的聚乳酸納米?缪X屏障的藥效學研究[A];第二屆全國深部真菌感染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7 馬小軍;李桂萍;周炯;王愛;李太生;;兩性霉素B治療深部真菌感染臨床研究[A];第二屆全國深部真菌感染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8 梅彤林;;兩性霉素B霧化吸入治療深部真菌感染的護理體會[A];2010全國中西醫(yī)結合危重病、急救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9 孫菊妹;鄭金滿;葉禮岳;王史輝;林邦長;潘君太;林雪松;;小劑量兩性霉素B治療燒傷并發(fā)全身真菌感染[A];中華醫(yī)學會第六屆全國燒傷外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1年
10 牛長群;祝仕清;劉素彥;;LC-ESI-MS分析兩性霉素B降解產物[A];2004年全國有機質譜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9條
1 本報記者 賀彩麗;兩性霉素B脂質體市場份額或將迅速擴大[N];醫(yī)藥經濟報;2005年
2 ;抗真菌藥(一)[N];農村醫(yī)藥報(漢);2007年
3 ;日美科學家發(fā)現(xiàn)與癌擴散有關的物質[N];光明日報;2000年
4 通文;Bioral兩性霉素B完成I期臨床[N];中國醫(yī)藥報;2009年
5 莊愉;“抗”戰(zhàn)何時了?[N];醫(yī)藥經濟報;2002年
6 基因潮供稿;抗真菌新藥優(yōu)于現(xiàn)有療法[N];醫(yī)藥經濟報;2002年
7 ;伊曲康唑與兩性霉素B抗新生隱球菌臨床分離株的實驗研究[N];中國醫(yī)藥報;2003年
8 解放軍總醫(yī)院臨床藥理研究室 王睿邋安毛毛;肝腎功能減退 慎用抗真菌藥[N];健康報;2007年
9 ;國外斥巨資加速研發(fā)新產品競相上市[N];中國醫(yī)藥報;200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王娟;鉀、鈉和鈣離子對兩性霉素B與脂膜相互作用的影響[D];陜西師范大學;2016年
2 安毛毛;Allicin協(xié)同兩性霉素B抗白念珠菌機制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晟;小分子化合物協(xié)助兩性霉素B清除白假絲酵母菌生物膜潛在機制的研究[D];山東大學;2017年
2 喬進京;兩性霉素B與鞘磷脂混合單分子層的界面相行為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3年
3 王雷;兩性霉素B微乳的制備工藝及體外經皮滲透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08年
4 趙夢玉;兩性霉素B磁性脂質體的研究[D];河北科技大學;2014年
5 蘇寧;兩性霉素B對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術后療效的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8年
6 常怡光;兩性霉素B與脂質分子混合單層膜熱力學特性研究與原子力顯微鏡觀測[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7 張鳳娟;兩性霉素B及其脂質體治療血液系統(tǒng)惡性腫瘤并發(fā)侵襲性真菌感染111例臨床分析[D];浙江大學;2008年
8 王曉燕;大蒜素和兩性霉素B聯(lián)合抑制白念菌絲形成的初步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9 李小丹;兩性霉素B脂質體膠聯(lián)羊膜藥膜的緩釋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0年
10 周泓;51例馬爾尼菲青霉菌病臨床分析[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34432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jichuyixue/2344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