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uritin的研究進展
本文關鍵詞:Neuritin的研究進展
【摘要】:Neuritin是神經營養(yǎng)因子家族中的一個新成員,其基因cpg15(candidate plasticity-related gene 15)可由神經活動或神經營養(yǎng)素(neurotrophins,NTs)激活。實驗表明neuritin能夠促進神經元突起的生長和分支,在神經元可塑性及神經元再生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近年來的研究證實,neuritin不僅參與神經系統(tǒng)中多項生理功能的調節(jié),還在血管生成以及相關腫瘤的發(fā)生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本文將綜述neuritin蛋白的翻譯表達和調控機理、生物學效用,并圍繞neuritin如何發(fā)揮其生物活性及目前研究中存在的熱點和難點進行討論。
【作者單位】: 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基金】: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31070745) Fund for Key Disciplines of Shanghai Municipal Education Commission,China(No.B 111)
【分類號】:R338
【正文快照】: Neuritin(又名CPGl5,神經突起因子)是一種新近發(fā)現(xiàn)的、與神經可塑性相關的神經營養(yǎng)因子,能促進神經元軸突的軸心以及樹突的生長,有利于突觸的成熟,進而調節(jié)突觸環(huán)路的形成。它是由一條編碼糖基磷脂憸肌醇(glycolsylphosphatidlinositol,GPI)錨定的糖蛋白基因編碼的⑴。Neuriti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譚偉華;;弱視臨床治療新進展[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1年08期
2 曹文珞;許家軍;;Neuritin在神經發(fā)育、損傷和疾病中的變化及作用[J];神經解剖學雜志;2012年03期
3 黎興毅;高蕊;黃瑾;;Neuritin對神經元作用的研究進展[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09年21期
4 王大勇;史晨輝;董金波;王維山;王永明;孟繁杰;;膝骨性關節(jié)炎滑膜神經纖維分布和神經突起因子表達及意義[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1年08期
5 李新麗;黃謹;;神經營養(yǎng)因子Neuritin的生物學特性與神經再生[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7年19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陳有林;腦源性神經營養(yǎng)因子與Neuritin基因在膠質瘤中的表達與意義[D];瀘州醫(yī)學院;2011年
2 陳愛珍;脂肪來源的干細胞移植對腦缺血大鼠神經軸突再生機制的研究[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1年
3 彭方亮;Neuritin在大鼠腦外傷合并骨折中的表達及作用研究[D];石河子大學;2011年
4 唐娟;人類Neuritin在原核細胞中的克隆、表達及相關生物學功能的研究[D];石河子大學;2006年
5 黃延紅;人Neuritin蛋白在桿狀病毒表達系統(tǒng)的表達和初步功能鑒定[D];石河子大學;2006年
6 張樹軍;人Neuritin畢赤酵母表達系統(tǒng)的構建及表達產物的功能研究[D];石河子大學;2007年
7 賀亞龍;CPG15在大鼠腦彌漫性軸索損傷中的表達及意義[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9年
8 陳靜;正常和單眼形覺剝奪大鼠視皮層Neuritin mRNA和蛋白表達的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09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童曉紅;丁家望;;微顆粒與血管生成[J];國際心血管病雜志;2009年01期
2 朱明娟,夏宏器;血管生成、調節(jié)及臨床[J];中國心血管雜志;2000年04期
3 陳瑜;血管生長素與血管生成[J];國外醫(yī)學.生理.病理科學與臨床分冊;2003年03期
4 陳磊;史晨輝;;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與血管形成[J];農墾醫(yī)學;2009年01期
5 姜勝利!100853北京,劉寶英,高長青!100853北京,李功宋!100853北京;aFGF基因轉染對心肌血管生成的實驗研究[J];中華胸心血管外科雜志;2001年04期
6 伍靜文,張端蓮,王瑞綿,楊勇,劉昱;雞胚尿囊絨毛膜法研究細胞間黏附分子-1在血管生成中的作用[J];解剖學報;2003年05期
7 張瓊;張士勝;王玲;;一氧化氮與血管生成的研究進展[J];國際眼科雜志;2007年03期
8 趙婧;屈藝;母得志;;整合素與血管生成的研究進展[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0年02期
9 周飛燕;盧柳燕;韋劍;丘力功;黃明;;rhFGF-8a制備及其對雞胚絨毛尿囊膜血管生成的影響[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1期
10 何天源,陳詩書;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與血管生成[J];國外醫(yī)學.分子生物學分冊;1997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唐堅清;張聲;;血管內皮細胞體外三維培養(yǎng)方法的比較[A];中華醫(yī)學會病理學分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6年
2 石英賢;朱依純;;缺血心肌的血管新生——從分子基礎到臨床應用[A];中國生理學會論文匯編2005年第一期[C];2005年
3 李小明;喻紅;何春燕;王貞;吳潔;;血漿源性血管生成抑制素的生成與分離方法[A];湖北省暨武漢市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學會第七屆第十四次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3年
4 趙改平;陳二云;沈力行;酈鳴陽;吳潔;;離散數(shù)學模型模擬實體腫瘤內外的血管生成[A];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9論文摘要集[C];2009年
5 李宗金;徐斌;盧士紅;鄭一州;楊仁池;王征宇;韓忠朝;;體外誘導胚胎干細胞血管生成和血管新生的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八次全國血液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6 蘭雨;劉兵;要暉宇;李芳菲;翁土軍;楊冠;李文龍;程萱;毛寧;楊曉;;內皮細胞特異性Smad4基因敲除導致小鼠胚胎血管的重塑和完整性缺陷(英文)[A];中國遺傳學會“發(fā)育、遺傳和疾病”研討會論文匯編集[C];2007年
7 翟麗麗;楊迷玲;李爭艷;劉楊;王正彩;王立峰;;周細胞的最新研究進展[A];中華醫(yī)學會病理學分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9年
8 徐紅薇;王春華;任歡;宋英暉;邢淑賢;田景先;;IL-12、IL-7、IL-2協(xié)同誘導PBMC所產生的內源性細胞因子對其細胞毒活性的影響[A];慶祝黑龍江省免疫學會成立十周年(1993—2003)論文集[C];2003年
9 孫慧勤;鄒仲敏;陳意生;史景泉;卞修武;傅小嵐;;用內源性過氧化酶顯色結合圖像分析法觀測微血管密度研究NDGA對血管生成的影響[A];面向二十一世紀的生物醫(yī)學體視學和軍事病理學論文摘要匯編[C];2000年
10 周平坤;;DNA損傷修復與機體對環(huán)境因子的易感性[A];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國科技工作者的歷史責任——中國科協(xié)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下)[C];200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常怡勇;疑心得腫瘤 心理需解壓[N];大眾衛(wèi)生報;2009年
2 徐峰;腫瘤與血管生成息息相關[N];醫(yī)藥經濟報;2001年
3 夏洪平;癌癥疫苗可能“倒戈”[N];健康報;2005年
4 袁原 吳小軍;胚胎干細胞發(fā)現(xiàn)“離子通道”[N];醫(yī)藥經濟報;2005年
5 錢錚;日媒體:“皮膚干細胞”尚不安全,臨床應用路還長[N];新華每日電訊;2007年
6 文執(zhí) 編譯;抗癌新靶標 腫瘤內的血管[N];科技日報;2002年
7 胡德榮 肖鑫;我國科學家發(fā)現(xiàn)新型樹突狀細胞亞群[N];健康報;2004年
8 郝成濤;軍事醫(yī)科院發(fā)現(xiàn)NF—κB通路滅活新機制[N];中國醫(yī)藥報;2008年
9 ;金風送爽滿籃豐[N];中國醫(yī)藥報;2005年
10 張中橋;四醫(yī)大西京醫(yī)院發(fā)現(xiàn)納米?勺 VEG F基因載體[N];中國醫(yī)藥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何旭;低氧促進人骨髓間充質干細胞成管、內皮分化及其在血管生成過程中的作用[D];吉林大學;2006年
2 王霞;抗人胃泌素單克隆抗體及其單鏈抗體的研制[D];四川大學;2004年
3 胡曉慧;基質金屬蛋白酶-2的基礎與臨床研究[D];蘇州大學;2005年
4 程軼U,
本文編號:121238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jichuyixue/1212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