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GF基因修飾的間充質干細胞治療閉塞性細支氣管炎的實驗研究
本文關鍵詞:HGF基因修飾的間充質干細胞治療閉塞性細支氣管炎的實驗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閉塞性細支氣管炎 臍帶間充質干細胞 肝細胞生長因子 調節(jié)性T細胞 輔助性T淋巴細胞 造血干細胞移植
【摘要】:同種異體移植已經(jīng)成為血液系統(tǒng)惡性病的主要治療方法,盡管新的治療方法和免疫抑制劑的使用對于感染并發(fā)癥有很好的控制作用,但肺部并發(fā)癥仍是造血干細胞移植后發(fā)病率和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閉塞性細支氣管炎(Bronchiolitis obliterans syndrome,BOS)是一種嚴重的、非感染性的、致命的肺部并發(fā)癥。其發(fā)病機制可能與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hronic graft-versus-host disease,cGVHD)相關,目前尚無有效治療手段,因此,研發(fā)新的治療策略具有重要意義。近年的研究發(fā)現(xiàn),肝細胞生長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是一種多功能生長因子。在博來霉素誘導的肺纖維化動物模型中,通過抑制轉化生長因子-1(Transformating growth factor-beta1,TGF-β1)的分泌,發(fā)揮抗纖維化、抗炎的作用,調節(jié)上皮細胞和間質細胞的轉化,減少纖維蛋白的沉積。但是,HGF蛋白的半衰期短,需要多次給藥,靜脈給藥不能大量進入肺組織,因而不能更好地發(fā)揮效能。間充質干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作為一種多能干細胞,不僅具有免疫調節(jié)和多向分化潛能,還具有相對的定位歸巢作用,容易歸巢到炎癥、損傷部位。本課題組前期試驗證實重組腺病毒-肝細胞生長因子(Recombinant adenovirus with HGF,Ad-HGF)修飾可使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UCMSC)可高表達HGF,延長UCMSC在小鼠體內存活時間,增強UCMSC的免疫調節(jié)作用,有效治療放射性肺損傷和腸損傷。基因修飾的干細胞因具有干細胞治療和基因治療的雙重優(yōu)勢,在基因生物治療領域已得到廣泛的認同及關注。本實驗采用HGF基因修飾的UCMSC治療閉塞性細支氣管炎,觀察移植氣管病理學變化,計算移植氣管的阻塞率,評估HGF基因修飾的UCMSC對防治閉塞性細支氣管炎的療效,通過檢測移植氣管組織及血清中炎性因子的表達、脾臟中淋巴細胞表型的變化來研究基因修飾細胞的作用機制。首先,按hertz等人建立的方法建立了小鼠異位氣管移植模型。為評價msc在bos小鼠體內的定植分布情況,我們分離、培養(yǎng)及鑒定egfp轉基因小鼠的骨髓間充質干細胞(mousebonemarrowmesenchymalstemcells,bmsc)后,建立異種氣管異位移植的bos小鼠模型。待小鼠蘇醒后,通過尾靜脈輸注經(jīng)150moiad-null或ad-hgf感染的mbmsc(1×106細胞/200μl),在注射后不同的時間點,眼球取血,對移植氣管、重要臟器進行取材并提取基因組dna,通過實時定量pcr(real-timequantitativepcr,q-pcr)的方法檢測egfp基因在bos小鼠體內的表達情況。將經(jīng)150moiad-null或ad-hgf感染的ucmsc細胞作為治療用細胞,經(jīng)尾靜脈輸注于bos模型鼠(1×106細胞/200μl),對照組輸注200μl生理鹽水(normalsaline,ns),通過設立不同時間點及組別,收集移植氣管固定后進行石蠟包埋、切片、he染色,觀察移植氣管纖維結締組織的增生及炎性細胞浸潤等病理形態(tài)變化,從而評價ucmsc對小鼠bos的治療作用及hgf基因修飾對療效的影響。此外,應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和q-pcr的方法,檢測了血液及移植局部炎癥因子及抗炎因子的表達,通過流式細胞術檢測脾臟淋巴細胞表型改變。研究結果表明,bmsc移植后可以歸巢并定植于移植氣管損傷局部、血液、肝臟、肺等組織器官,hgf基因修飾可以促進bmsc的定植并延長其定植時間。mscs-hgf及mscs-null治療可以明顯減輕移植氣管內纖維結締組織的增生、上皮細胞的壞死、脫落、缺失、炎細胞的浸潤、氣管環(huán)的破壞等bos典型的病理變化,hgf基因修飾組作用優(yōu)于mscs-null組。mscs-hgf治療后炎性細胞因子γ-干擾素(gamainterferon,ifn-?)表達降低,抗炎細胞因子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和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的表達升高,同時促纖維化因子tgf-?1的表達水平降低。此外,細胞治療后降低了由氣管移植所誘導的脾臟淋巴細胞treg,th1/th2,th17的升高趨勢,細胞免疫表型改變明顯改善。上述研究表明,HGF修飾的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可以防止氣管移植相關的氣道纖維增生性病變,可通過調節(jié)炎癥及纖維化的進程而發(fā)揮作用。本實驗為HGF基因修飾UCMSC的臨床轉化提供了新的實驗數(shù)據(jù),為BOS提供了新的治療策略。
【關鍵詞】:閉塞性細支氣管炎 臍帶間充質干細胞 肝細胞生長因子 調節(jié)性T細胞 輔助性T淋巴細胞 造血干細胞移植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北方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562.21
【目錄】:
- 中文摘要5-8
- 英文摘要8-11
- 英文縮寫11-13
- 前言13-14
- 材料與方法14-32
- 結果32-35
- 附圖35-43
- 附表43-45
- 討論45-48
- 結論48-49
- 參考文獻49-54
- 綜述54-64
- 參考文獻59-64
- 致謝64-65
- 個人簡歷65-66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超;李定國;;基因修飾干細胞移植治療研究現(xiàn)狀[J];國外醫(yī)學(內科學分冊);2006年06期
2 胡貴舟;;生物技術與食品——確保用基因修飾方法生產(chǎn)食品的安全性[J];國外醫(yī)學(衛(wèi)生學分冊);1992年02期
3 田楓;任波;張云鳳;馬利偉;鄭振輝;;基因修飾小鼠飼養(yǎng)管理及使用過程中問題探討[J];中國比較醫(yī)學雜志;2014年07期
4 ;《自然-遺傳學》:科學家闡明維C如何精確調控基因修飾[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4年03期
5 萬成松,范國昌,張文炳;基因修飾細胞介導的腫瘤治療[J];第一軍醫(yī)大學學報;2000年06期
6 王瀾;基因修飾細胞介導的腫瘤治療[J];生物技術通訊;2001年04期
7 趙志英,胡海濤,馮改豐,許杰華,張海英;人腦源性神經(jīng)營養(yǎng)因子基因修飾神經(jīng)干細胞移植對癡呆大鼠學習記憶的改善[J];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2005年05期
8 王濤;廖天安;王鴻;鄧偉;于大海;;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基因修飾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移植于放射治療后組織的實驗研究[J];國際口腔醫(yī)學雜志;2014年02期
9 魏昌秀;陳松林;;腦源性神經(jīng)營養(yǎng)因子基因修飾骨髓間質干細胞移植對癡呆大鼠記憶功能的影響[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8年38期
10 李士玉,弭靜,曹雪濤,楊忠廣,朱學軍,張明徽;脾內移植基因修飾鼠胎肝細胞的生物學特征[J];中華消化雜志;2001年0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葉富根;李汴生;趙秋艷;;基因修飾食品的檢測策略與方法[A];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第八屆會員代表大會暨全國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1年
2 楊明;高長青;李力兵;;表達VEGF_(165)基因的MSCs的血管新生作用[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胸心血管外科學術會議暨2007中華醫(yī)學會胸心血管外科青年醫(yī)師論壇論文集心血管外科分冊[C];2007年
3 王利平;王健民;包曉辰;莊曉萌;程輝;宋寧霞;胡曉霞;邵宇;周虹;;可誘導共刺激分子基因修飾的骨髓間充質干細胞明顯減輕小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第12屆全國實驗血液學會議論文摘要[C];2009年
4 姚建仁;鄭永權;趙靜;董豐收;;基因修飾食品特殊安全性評價梗概[A];中國毒理學會第三屆全國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1年
5 項紅兵;肖建斌;招偉賢;;基因修飾星形膠質細胞移植鎮(zhèn)痛的研究進展[A];中華醫(yī)學會疼痛學分會第七屆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
6 連志云;周紅雨;李惠英;劉立斌;羅麗;張伶君;劉舉;趙代弟;;MICRO-DYSTROPHIN基因修飾骨髓間充質干細胞治療進行性肌營養(yǎng)不良的實驗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神經(jīng)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8年
7 張學榮;班建東;羅小玲;磨標禮;舒雨雁;;IL-2基因修飾的腫瘤細胞體內對巨噬細胞數(shù)量和功能的影響[A];廣西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第六次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C];2003年
8 張磊;莫姝;于潔;楊光;;骨髓間充質干細胞體外Fn-TPO基因修飾體系的建立[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四次全國兒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9 李曉紅;余細勇;肖定璋;符永恒;單志新;林秋雄;鄧春玉;鄺素娟;楊敏;林曙光;;縫隙連接蛋白基因修飾BMSCs的實驗研究[A];2008第十一次全國臨床藥理學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8年
10 張清媛;李殿俊;王志華;張春艷;曹雪濤;葉勝龍;;B7-1基因修飾的腫瘤細胞疫苗抗腫瘤的實驗研究[A];慶祝黑龍江省免疫學會成立十周年(1993—2003)論文集[C];200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記者 齊芳;我國科學家首次闡明維C如何精確調控基因修飾[N];光明日報;2013年
2 文苑;基因修飾食品的安全性[N];廠長經(jīng)理日報;2001年
3 李杰;抗原特異TCR基因修飾T細胞技術的建立和應用[N];科技日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施鎮(zhèn)江;人β-NGF基因修飾的熒光小鼠骨髓基質細胞腦內移植治療帕金森病的實驗研究[D];昆明醫(yī)學院;2005年
2 張明;哺乳動物白細胞介素10基因修飾的骨髓樹突狀細胞前體在同種移植中的作用[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2年
3 楊明;血管內皮生長因子165基因修飾后的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移植于缺血心肌的實驗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06年
4 楊俊杰;基因修飾在提高脂肪來源干細胞移植治療心梗療效和指導體內示蹤中的應用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12年
5 安慶祝;bFGF基因修飾的神經(jīng)干細胞移植對腦出血大鼠的治療作用[D];復旦大學;2008年
6 溫茜;HGF基因修飾BMSCs治療早期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2年
7 蔡志堅;TGF-beta1基因修飾的骨髓未成熟樹突狀細胞來源的exosomes對小鼠炎癥性腸病的保護效果及其機制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8 陳春經(jīng);慢病毒載體介導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基因修飾肌源性干細胞移植治療雌性壓力性尿失禁大鼠的實驗研究[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2年
9 邸軍;慢病毒載體介導人IL-12基因修飾樹突狀細胞體外抗肺癌作用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10 林文平;腦紅蛋白基因修飾的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對兔脊髓損傷保護作用的實驗研究[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曹曉培;HGF基因修飾的間充質干細胞治療閉塞性細支氣管炎的實驗研究[D];河北北方學院;2015年
2 李濤;NGF基因修飾的BMSCs對VaD大鼠的作用[D];天津醫(yī)科大學;2009年
3 于志勇;NGF基因修飾的雪旺細胞在慢性神經(jīng)損傷后修復中的作用[D];暨南大學;2010年
4 劉磊;NGF基因修飾的成纖維細胞移植修復急性脊髓損傷的試驗研究[D];首都醫(yī)科大學;2007年
5 鄭國富;慢病毒載體介導的hbFGF基因修飾骨髓間充質干細胞治療肢體缺血的實驗研究[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2年
6 陳解元;人前腦啡肽基因修飾的人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系鎮(zhèn)痛效應的研究[D];汕頭大學;2011年
7 孫瑞婷;HGF基因修飾的間充質干細胞移植干預放射性腸損的實驗研究[D];北京工業(yè)大學;2014年
8 崔潔;人肝細胞生長因子基因修飾人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的實驗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1年
9 丁英龍;IDO基因修飾的小鼠骨髓間充質干細胞誘導免疫耐受的體外實驗研究[D];蘇州大學;2012年
10 張磊;FN-TPO基因修飾的間充質干細胞對造血細胞擴增和造血重建的影響[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89187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huxijib/891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