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COPD患者病情嚴重程度與HRCT及IL-17、hs-CRP水平的關系
發(fā)布時間:2017-06-14 12:10
本文關鍵詞:AECOPD患者病情嚴重程度與HRCT及IL-17、hs-CRP水平的關系,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種常見的以持續(xù)性氣流受限為特征的可以預防和治療的疾病,氣流受限進行性發(fā)展,與氣道和肺對有毒顆;蛴泻Υ碳さ穆匝装Y反應增強有關。不同患者病理改變不同,致使臨床病情呈現(xiàn)異質性和不同的表型。目前臨床上尚缺乏能夠適時、準確評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的發(fā)生、發(fā)展及預后的指標,因此研究能夠判斷AECOPD發(fā)生、發(fā)展及預后的敏感指標具有重要臨床意義。感染是COPD發(fā)生發(fā)展的重要因素。本實驗以健康人和AECOPD患者為研究對象,觀察AECOPD患者病情嚴重程度與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T, HRCT)類型、血清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超敏C反應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等關系。為臨床預防、治療AECOPD提供新的思路。 方法: 1研究對象 選擇我院呼吸內科2013年3月 2014年1月住院的AECOPD患者及同期門診體檢證實的健康志愿者。AECOPD組患者的診斷符合2013年中華醫(yī)學會呼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修訂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其中男性55名,女性15名,平均年齡69.2±6.1歲;健康對照組15例(男性11名,女性4名,平均年齡66.7±8.5歲)。兩組受試者性別、年齡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入院當天常規(guī)行血常規(guī)、紅細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肺CT檢查,經治療癥狀好轉后3天復查血常規(guī)、ESR,并行肺功能檢查。依據(jù)Anthorisen提出的COPD急性加重期與緩解期標準將研究對象分為①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②COPD緩解期患者。又依據(jù)中華醫(yī)學會呼吸分會2013年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綜合評估標準將研究對象分為①A組:低風險,癥狀少;②B組:低風險,癥狀多;③C組:高風險,癥狀少;④D組:高風險,癥狀多。再根據(jù)肺HRCT結果將研究對象分為①肺氣腫型;②氣管炎型;③混合型。 2血清IL-17、hs-CRP水平測定 2.1標本采集:所有入選的COPD患者入院后于清晨空腹采肘靜脈血3ml,注入干燥的真空非抗凝管中,以4℃3000r/min離心15min,吸取上清液至于EP管,于-80℃冰箱內保存。患者癥狀緩解3天后再次采血(方法同前)凍存,,待測IL-17、hs-CRP。入院后常規(guī)檢查血常規(guī)、紅細胞沉降率、肺CT。患者病情緩解后復查血常規(guī)、紅細胞沉降率,查肺功能。 2.2ELISA法測定血清中IL-17、hs-CRP濃度。 結果: 1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與緩解期血清IL-17、hs-CRP、WBC、NE%、ESR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血清IL-17、hs-CRP、白細胞(WBC)、中性粒細胞百分比(NE%)、ESR高于緩解期組(P0.05)。 2COPD急性加重期不同綜合評估分組患者血清IL-17、hs-CRP、WBC、NE%、ESR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D組血清IL-17、hs-CRP水平明顯高于A組、B組、C組(P0.05);C組高于A組、B組(P0.05),其余組間無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D組WBC明顯高于A組、B組、C組(P0.05);C組NE%明顯高于A組、B組、D組(P0.05),其余組間無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ESR水平B組、D組高于A組、C組(P0.05),A組與C組、B組與D組組間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10)。 3COPD緩解期不同綜合評估分組患者血清IL-17、hs-CRP、WBC、NE%、ESR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D組血清IL-17明顯高于其余組(P0.05),A組、B組、C組之間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B組血清hs-CRP水平明顯高于A組、C組、D組(P0.05),其余組間無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P0.05)。WBC、NE%、ESR各組之間無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4COPD急性加重期不同CT分型患者血清IL-17、hs-CRP、WBC、NE%、ESR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支氣管炎型、混合型患者血清IL-17明顯高于肺氣腫型(P0.05),混合型患者血清hs-CRP明顯高于肺氣腫型、支氣管炎型(P0.05)。混合型患者血WBC、NE%水平明顯高于支氣管炎型、肺氣腫型(P0.05)。支氣管炎型患者血ESR水平明顯高于混合型、肺氣腫型(P0.05)。其余組間無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 5COPD緩解期不同CT分型患者血清IL-17、hs-CRP、WBC、NE%、ESR均高于對照組,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不同CT分型組別間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支氣管炎型FEV1/預計值%高于肺氣腫型、混合型(P0.05),支氣管炎型RV/TLC水平低于其余兩型(P0.05),混合型、肺氣腫型無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6IL-17與hs-CRP存在正相關(r=0.556,P0.05)。IL-17、hs-CRP與FEV1/預計值%存在負相關(r=-0.416、-0.366,P0.05),IL-17、hs-CRP與WBC、NE%、ESR相關性較弱(r=0.11~0.23,P0.05)。 結論:AECOPD患者IL-17、hs-CRP、WBC、NE%、ESR高于健康人,急性加重期患者高于緩解期患者,說明IL-17、hs-CRP、WBC、NE%、ESR參與或反映了COPD急性加重過程。COPD患者血清IL-17、hS-CRP與FEV1/預計值%呈負相關,說明血清IL-17、hS-CRP水平越高,肺功能氣流受限程度越重,兩者可能反映炎癥加重氣流受限程度。COPD綜合評估分組病情程度越重,IL-17、hs-CRP等感染指標越高,說明炎癥程度與病情嚴重程度成正比。COPD患者混合型氣流受限程度、氣體潴留程度最嚴重,呼吸困難程度也最重,血清IL-17、hS-CRP水平最高。以上說明IL-17、hS-CRP水平與臨床指標有相關性,可能成為臨床預測評估AECOPD的一個指標。
【關鍵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白介素-17 超敏C反應蛋白 肺HRCT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R563.9
【目錄】:
- 摘要4-7
- ABSTRACT7-11
- 前言11-12
- 材料與方法12-15
- 結果15-17
- 附圖17-23
- 附表23-26
- 討論26-32
- 結論32-33
- 參考文獻33-39
- 綜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臨床癥狀評估39-51
- 參考文獻45-51
- 致謝51-52
- 個人簡歷52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張琳;;超敏C反應蛋白臨床應用進展[J];河北醫(yī)藥;2006年06期
2 孫興珍;田向陽;;Rho激酶在肺動脈高壓大鼠肺組織中的表達[J];河北醫(yī)藥;2008年11期
3 梁世廉;;AECOPD治療前后C反應蛋白變化的臨床意義[J];臨床肺科雜志;2008年05期
4 李芳;;C反應蛋白測定在AECOPD的臨床意義[J];臨床肺科雜志;2010年04期
5 王麗;谷偉;譚焰;毛山;陳玉寶;;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量及細胞免疫功能變化[J];東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0年06期
6 沈鋒,趙鳴武,賀蓓,楊京京,裴斐,王玉柱;白細胞介素17在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氣管哮喘模型中的變化及意義[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4年10期
7 崔德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發(fā)病機制中的幾個問題[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7年05期
8 蔡柏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活質量評估[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9年05期
9 柳濤;蔡柏薔;;一種新型的生活質量評估問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評估測試[J];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本文關鍵詞:AECOPD患者病情嚴重程度與HRCT及IL-17、hs-CRP水平的關系,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4942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huxijib/44942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