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粒體DNA抑制脂多糖誘導的肺部炎癥反應及相關機制研究
本文關鍵詞:線粒體DNA抑制脂多糖誘導的肺部炎癥反應及相關機制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一、 研究背景在美國,創(chuàng)傷是青年的頭號死亡原因。盡管一些患者可以在創(chuàng)傷的早期幸存,但是他們往往需要面臨另一個挑戰(zhàn),即肺部感染和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癥。(Acute respiratory disease syndrome,ARDS)。ARDS的發(fā)病機制涉及多個環(huán)節(jié),既往研究在ARDS發(fā)生發(fā)展機制領域取得了一些進展,但其具體機制目前仍然沒有完全闡明。ARDS的核心機制是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各種致傷因子通過SIRS導致ARDS。在對以SIRS為核心的ARDS發(fā)生機制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感染和非感染的刺激可以分別通過病原相關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s)和損傷相關分子模式(damage-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DAMPs)作用于模式識別受體(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PRRs),繼而促進炎性細胞因子的表達和分泌,介導瀑布式炎癥反應,最終導致ARDS的發(fā)生。過去的研究顯示,創(chuàng)傷后呼吸機相關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與高死亡率和ICU住院時間延長有關。雖然我們目前已發(fā)現(xiàn)嚴重的損傷和受損的免疫反應相關,但是對損傷引起的免疫抑制的原因及機制還知之甚少。DAMPs/PAMPs作用于PRRs在IL-1β的合成和釋放中扮演重要角色。目前已發(fā)現(xiàn)的PRRs主要分為以下三類:Toll樣受體(Toll-like receptors, TLRs)、 RIG-I樣受體(retinoic acid-inducible gene-I [RIG-I]-like receptors,RLRs)和NOD樣受體(nucleotide bing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NOD]-like receptors, NLRs)。胞外刺激物主要是通過TLRs作用于細胞介導信號轉導的。到目前為止,已發(fā)現(xiàn)了13種TLRs,它們中的大部分被深入研究并且發(fā)現(xiàn)它們各自的配體。像TLR-2介導識別包括脂蛋白、脂肽、脂磷壁酸等微生物成分。TLR-9主要被含有CpGDNA的細菌,一些雙鏈DNA病毒和人工合成的CpG核苷酸刺激。巨噬細胞在誘導和調節(jié)肺部炎癥時的免疫反應中起到重要作用。它能識別病原微生物并分泌TNF-a,IL-6 and IL-1β等促炎因子。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是革蘭陰性桿菌細胞壁的重要組成部分,重要的PAMPs,可以作用于巨噬細胞,通過NF-kB介導炎癥因子的合成和釋放。LPS耐受,是指機體接受小劑量LPS刺激后,對LPS的再刺激表現(xiàn)出低反應的現(xiàn)象。這種現(xiàn)象常常在創(chuàng)傷后期免疫抑制繼發(fā)膿毒血癥的患者中發(fā)現(xiàn)。近年來,我們對LPS耐受機制和LPS再刺激誘導的巨噬細胞敏感性降低的認識不斷提高,對LPS的信號通路也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廣義的內毒不特指LPS的預刺激所誘發(fā)的對LPS的耐受。研究表明LPS是通過眾多PRRs中的TLR4啟動信號轉導的。研究發(fā)現(xiàn),不同微生物刺激通過不同的TLR介導。而且研究還發(fā)現(xiàn),除了TLR4配體,其他TLRs的刺激物預處理巨噬細胞也可以產生對LPS的交互耐受。目前已經報道的有TLR-2, TLR-4, TLR-5,TLR-9,它們能誘導對同種刺激物再刺激的低反應。除此之外,還發(fā)現(xiàn)通過TLR-2和TLR4以及TLR-4和TLR-9的刺激物可以相互替代,誘導交互耐受的發(fā)生。線粒體DNA(mitochondrial DNA, mtDNA)與核DNA(bDNA)起源和進化有很大差異。目前主流學說認為線粒體DNA來源于細菌DNA,它在體內與真核生物共生最終進化而成細胞器。與細菌DNA一樣,mtDNA富含去甲基化的CpG序列,可以激活機體產生炎癥反應。因此,mtDNA作為重要的DAMPs,其致炎機制也備受關注。目前的文獻資料顯示,CpG單核苷酸通過TLR9受體,介導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磷酸化上調NF-kB而進一步誘導炎癥反應。在不同類型細胞中,CpG單核苷酸作用于相應的MAPKs并刺激不同的下游炎癥因子或趨化因子的產生。MAPK級聯(lián)激活是多種信號通路的中心,是接收膜受體轉換與傳遞的信號并將其帶入細胞核內的一類重要分子。在未受刺激的細胞內,MAPK處于靜止狀態(tài)。當細胞受到生長因子或其他因素刺激后,MAPK接到MAPK激酶激酶和MAPK激酶的活化信號后被激活,表現(xiàn)為逐級磷酸化。而且,p38MAPK還是LPS誘導的炎癥反應中的重要因子。mtDNA預處理會對LPS刺激誘導的p38 MAPK有什么影響,目前還無相關研究結果說明。近年來,學者們發(fā)現(xiàn)創(chuàng)傷、休克等釋放的內源性mtDNA可以作為重要的DAMPs通過TLR9作用于巨噬細胞。新近有研究發(fā)現(xiàn),肺部損傷可以引起中性粒細胞向肺部轉移,而向腹腔內注射mtDAMPs可以刺激腹部創(chuàng)傷,同時誘發(fā)中性粒細胞聚集。但是此時肺部中性粒細胞轉向腹部移動,腹腔內注射mtDAMPs并沒有和中性粒細胞協(xié)同刺激肺部炎癥,反而使得肺部中性粒細胞移除肺組織。當從損傷、死亡或壞死組織釋放時,中性粒細胞向肺部感染趨化的正常反應會減弱,提示肺部的趨化因子可能下降。這使得肺的免疫防御能力下降,更容易受到病原體損害。這種新機制的發(fā)現(xiàn)可能可以解釋系統(tǒng)組織創(chuàng)傷、肺炎和膿毒血癥的關系。這種線粒體DAMPs預處理抑制繼發(fā)于肺挫傷的肺部炎癥反應的發(fā)現(xiàn)提示mtDNA可能通過某種機制誘導免疫抑制。二、研究目的目前mtDNA對LPS的交互耐受作用尚不明確,本研究通過體內和體外實驗探索mtDNA對LPS誘導的肺部炎癥反應的抑制作用,闡明mtDNA預處理對LPS的耐受作用,對mtDNA在炎癥反應中的作用進行深入探索,以期輔助炎性疾病的診治。三、研究方法1、外源性mtDNA的獲得:培養(yǎng)THP-1細胞,收集并提取THP-1細胞的mtDNA;取小鼠肝臟,充分研磨提取鼠mtDNA。并用分光光度計檢測其濃度,并用熒光實時定量PCR(real-timePCR, RT-PCR)檢測核基因GAPDH(人),18S(鼠),排除可能混雜核基因感染的干擾。2、刺激分化的THP-1細胞并檢測:先用PMA處理細胞24h,誘導細胞分化。用不同濃度的ntDNA(0.1ug/ml,1 ug/ml, 5 ug/ml,10 ug/ml,20 ug/ml)或1640培養(yǎng)基預處理分化的THP-1細胞2h或24h,后給予LPS (100ng/ml)刺激3h。通過ELISA試劑盒檢測細胞培養(yǎng)上清中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的變化。用最適ntDNA濃度刺激THP-1預處理細胞,再給予LPS(100ng/ml)刺激。通過RT-PCR檢測細胞中炎癥因子的mRNA表達情況。3. mtDNA刺激對LPS介導的p38 MAPK激活的影響:借助Westren Blot方法檢測mtDNA預處理和LPS再刺激前后,p38 MAPK的蛋白水平及磷酸化的差異。4、mtDNA預處理對LPS誘導的C57BL/6小鼠肺部炎癥的影響:將36只小鼠隨機分四組分別給予生理鹽水、LPS、mtDNA、mtDNA+LPS刺激,mtDNA腹腔注射刺激,通過氣管內給藥的方式給予小鼠LPS(100ug/kg)刺激。LPS處理3h后處死小鼠,取肺組織。通過HE染色和免疫熒光觀察各組的肺組織病理變化,對比炎癥反應輕重;測量肺濕干比。將肺組織研磨均勻,蛋白酶溶解并收集組織上清,用ELISA試劑盒檢測各組的促炎因子TNF-α、IL-1β、IL-6和IL-8的蛋白水平。統(tǒng)計分析各組結果。四、實驗結果1、mtDNA預處理誘導巨噬細胞對LPS的耐受:分化的THP-1細胞在不同濃度的mtDNA預處理24h,再受到LPS刺激后,釋放的炎癥因子TNF-a (5ug/ml mtDNA)、IL-1β(5ug/ml mtDNA)、IL-6(lOug/ml mtDNA)水平都下降了,而IL-8的蛋白水平變化無統(tǒng)計學差異。該結果表明mtDNA預處理可以抑制LPS誘導的炎癥因子釋放。而不同濃度mtDNA預處理2h后給予LPS再刺激,各細胞因子的釋放增加,此時mtDNA和LPS表現(xiàn)出協(xié)同效應。RT-PCR結果顯示,mtDNA 10ug/ml預處理THP-1細胞24h后,再給予LPS刺激可使LPS誘導的炎癥因子(TNF-a,IL-1β and IL-6)基因表達水平下降,而IL-8的基因水平無明顯變化。這個結果和細胞培養(yǎng)上清蛋白釋放結果一致。2.P38 MAPK在mtDNA誘導的LPS耐受中的作用:我們既往的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mtDNA可以激活中性粒細胞的TLR9-p38 MAPK通路誘導無菌炎癥和ALI。而且P38 MAPK已被證實是LPS誘導的炎癥反應中的重要因子。我們通過Western Blot技術檢測小鼠肺組織的p38蛋白水平發(fā)現(xiàn),單獨給予mtDNA或LPS刺激都可以顯著誘導P38 MAPK上調和磷酸化,而對比未添加預處理的THP-1細胞,給予LPS刺激誘導的p38磷酸化在mtDNA預處理組顯著被抑制了。3、mtDNA預處理抑制LPS誘導的小鼠肺部炎癥:通過觀察4組小鼠的肺組織病理發(fā)現(xiàn),LPS組的小鼠肺部炎癥最重,mtDNA+LPS組小鼠的肺部炎癥較LPS組減輕,提示mtDNA預處理對LPS誘導的肺部炎癥有抑制作用。通過比較各組小鼠肺的濕干比發(fā)現(xiàn),LPS處理組肺濕干比最大,而組mtDNA+LPS組有所減小。此外,我們還對肺組織研磨上清進行ELISA檢測,結果發(fā)現(xiàn),mtDNA預處理可以顯著降低LPS誘導的TNF-a和IL-6釋放,但IL-1p和IL-8的釋放無明顯改變。五、結論:我們的研究表明mtDNA預處理THP-1細胞可以抑制LPS誘導的炎癥因子表達和釋放,導致細胞的LPS耐受效應的產生。而且,我們的結果還提示p38MAPK在mtDNA和LPS的交互耐受中有重要的作用。內毒素耐受既可以降低過度炎癥反應,減少機體損傷;又可能導致免疫抑制,增加二次感染的風險。內毒素耐受及其與刺激物之間的量化關系,對診治炎癥相關疾病有重要的作用。我們將在未來的研究中進行更為廣泛和深入的探索
【關鍵詞】:mtDNA LPS LPS耐受 TLRs
【學位授予單位】:南方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563
【目錄】:
- 摘要3-8
- ABSTRACT8-15
- 前言15-20
- 參考文獻18-20
- 第一章 mtDNA預處理抑制LPS誘導的THP-1細胞炎癥因子表達和釋放20-40
- 1. 實驗材料和方法20-32
- 1.1 實驗材料20-22
- 1.2 實驗方法22-32
- 1.3 統(tǒng)計分析32
- 2. 實驗結果32-36
- 2.1 mtDNA預處理誘導巨噬細胞對LPS的交互耐受32-35
- 2.2 P38 MAPK在mtDNA誘導的LPS耐受中的作用35-36
- 3. 討論36-38
- 參考文獻38-40
- 第二章 mtDNA抑制LPS誘導的小鼠肺部炎癥反應40-54
- 1. 實驗材料和方法40-45
- 1.1 實驗材料40-41
- 1.2 實驗方法41-45
- 1.3 統(tǒng)計分析45
- 2. 實驗結果45-49
- 2.1 mtDNA預處理可以抑制LPS誘導的小鼠肺組織炎癥45-47
- 2.2 mtDNA預處理降低LPS誘導的小鼠肺濕干比升高47-48
- 2.3 mtDNA抑制LPS誘導的小鼠肺組織細胞因子的釋放48-49
- 3. 討論49-52
- 參考文獻52-54
- 全文總結54-56
- 文獻綜述:線粒體相關的NLRP3炎性體激活56-64
- 參考文獻61-64
- 附錄64-66
- 成果66-67
- 致謝67-68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朱鐵錘;;NLRP3在馬兜鈴酸致腎損傷小鼠腎臟組織中的表達及其意義[J];吉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3年05期
2 曹雪嬌;侯衛(wèi)平;張媛媛;袁發(fā)煥;;P2X7/NALP3在急性腎小管壞死腎組織中的表達及意義[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4年06期
3 馮世杰;宗英;張子騰;杜秀明;袁伯俊;陸國才;;NLRP3基因敲除小鼠的繁殖與基因型鑒定[J];第二軍醫(yī)大學學報;2014年05期
4 王曉彤;韓濤;;NLRP3炎癥小體在肝臟疾病發(fā)病中的作用研究進展[J];實用肝臟病雜志;2014年05期
5 徐嬌雅;肖鐵剛;舒祥兵;李中平;宋海燕;張莉;季光;;當飛利肝寧膠囊調控炎性小體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大鼠肝損傷敏感性[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5年05期
6 CHEN Ya-yun;CHEN Mei-hua;HE Liang-mei;ZHENG Rong;LIU Yang-bin;LIU Zhi-ping;;Nod-like recepto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stinal inflammation and cancer[J];贛南醫(yī)學院學報;2015年04期
7 馬夢晴;林先和;;自噬參與缺血性心臟病的發(fā)生發(fā)展[J];安徽醫(yī)藥;2015年09期
8 吳冷;王駿;趙蕾;吳亞菲;;核苷酸結合寡聚化結構域樣受體熱蛋白結構域亞家族成員3炎癥小體的活化調節(jié)與牙周疾病的關系[J];國際口腔醫(yī)學雜志;2015年06期
9 趙丹;吳煒;章軼;王增軍;王心如;;Zn缺乏對人精子VDAC mRNA的影響[J];南京醫(yī)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4期
10 張艷;樊慧珍;喻蓉;于化鵬;;LPS對支氣管哮喘氣道炎癥中ASC表達的影響[J];免疫學雜志;2014年04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海寧;血管性認知障礙大鼠腦突觸小體的差異蛋白質組學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2 廖章萍;白藜蘆醇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線粒體機制研究[D];南昌大學;2011年
3 呂愛軍;三種養(yǎng)殖魚類抗病毒免疫的初步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07年
4 孟秀梅;正常增齡與AD患者額葉腦組織的比較蛋白質組學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09年
5 黃青;玉米應答低磷脅迫的消減文庫構建及部分EST序列分析[D];四川農業(yè)大學;2010年
6 馮衍生;WDR26對氧化應激所致心肌細胞mPTP開放的影響及其心肌保護作用研究[D];中南大學;2012年
7 楊X;大腸桿菌密度感應調節(jié)子C(QseC)在生物材料植入感染中的作用研究[D];昆明醫(yī)科大學;2013年
8 劉愛國;抑制組織蛋白酶B在心梗后心功能和纖維化中的作用及機制[D];山東大學;2013年
9 徐鵬;失血性休克后Pyrin在肺NLRP3炎癥小體活化中的作用及機制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13年
10 王玲;α-synuclein誘導的神經炎癥在帕金森病發(fā)生中的作用[D];南京醫(yī)科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雷波;大鼠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后皮質中VDAC1的表達與早期腦損傷的相關性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1年
2 管楷;MAVS通過VDAC1誘導細胞凋亡的分子機制研究[D];安徽大學;2011年
3 亓磊;鈣離子對孤立肌細胞ACh自發(fā)分泌作用機理的研究[D];清華大學;2006年
4 袁小麗;ROS對仔豬支持細胞骨架的影響及機制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5 林娜;積雪草酸及其稀土配合物抑制腫瘤細胞增殖的作用及其線粒體機制[D];江蘇大學;2009年
6 趙丹;Zn缺乏對人精子VDAC的mRNA的影響[D];南京醫(yī)科大學;2012年
7 于成成;NLRP3、NLRP1炎性體信號通路在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jié)炎免疫機制中的作用[D];山東大學;2013年
8 孫建國;ASC甲基化下調NALP1的表達在結腸癌發(fā)病機制中的作用[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2年
9 田莉;NOD8對LPS誘導巨噬細胞釋放NO、TNF-α和IL-1β的影響[D];暨南大學;2013年
10 李翔;幽門螺桿菌經ROS通路激活NLRP3炎癥復合體誘導THP-1細胞分泌IL-1β和IL-18[D];南華大學;2013年
本文關鍵詞:線粒體DNA抑制脂多糖誘導的肺部炎癥反應及相關機制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2843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huxijib/328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