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流受限性疾病吸入沙美特羅/氟替卡松后口咽部微生態(tài)與唾液SIgA和溶菌酶的變化
發(fā)布時間:2020-12-17 13:38
[目的]探討氣流受限性疾病患者長期吸入沙美特羅/氟替卡松對口咽部正常生物菌群及唾液中溶菌酶與sIgA濃度的影響。[方法]隨機選擇自愿接受長期吸入沙美特羅/氟替卡松治療的支氣管哮喘緩解期和COPD穩(wěn)定期患者68例為研究對象。受試者在試驗采樣前須進入清洗期導入2周,哮喘組患者規(guī)律吸入沙美特羅/氟替卡松50/250ug, COPD組患者規(guī)律吸入沙美特羅/氟替卡松50/500ug,每日2次,試驗期為32周,分別在2、8和32周進行隨訪。取口咽部拭子做細菌培養(yǎng),以bioMerieuxAPI系統定性分析口咽部菌群種類、數量。用SpectraMax 340PC型酶標儀檢測唾液中溶菌酶和sIgA的濃度。比較用藥前后和隨著用藥時間的增加,氣流受限性疾病患者口咽部的微生態(tài)指標(菌群種類、菌群多樣性、優(yōu)勢菌)和唾液中溶菌酶和sIgA濃度是否有變化,設定5%的檢驗水準,各組口咽部細菌不同菌種檢測結果用檢出率表示,對測量數據,采用方差分析t檢驗的方法進行統計分析。探析聯合吸入沙美特羅/氟替卡松治療對患者上呼吸道微生態(tài)狀況和黏膜免疫的影響。[結果]氣流受限性疾病患者,以COPD及哮喘非急性期患者為代表,口咽部菌群...
【文章來源】:昆明醫(yī)科大學云南省
【文章頁數】:5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草綠色鏈球菌在2-8周,2-32周變化??
■■??-15-??圖1草綠色鏈球菌在2-8周,2-32周變化??氣流受限性疾病患者,以⑶ro及哮喘非急性期患者為代表,口咽部藥后2周、8周、32周三個時間段進行咽拭子培養(yǎng),并對結果進行比較顯2,奈瑟菌屬在口咽菌群的構成比在用藥后2-8周變化幅度為3.?97±1.?藥后2-32周變化幅度為9.?66土2.?65,兩者對比無意義(t=-l.?469,?P=0.?1說明奈瑟菌在口咽菌群中的構成比,在使用沙美特羅/氟替卡松后無明顯2.?2氣流受限性疾病患者吸入沙美特羅/氟替卡松治療后菌屬數量變化??
圖3菌屬數量在2、8、32周變化??氣流受限性疾病患者,以COPD及哮喘非急性期患者為代表,口咽部菌群聯合吸入沙美特羅/氟替卡松治療后2周、8周、32周三個時間段進行咽拭子養(yǎng)計數,并對結果進行比較,如表2、圖2-3所示,菌屬數量用藥后2-8周變幅度為-0.?18±0.08,用藥后2-32周變化幅度為0.?08±0.02,兩者相比有(t=-2.?285,?P=0.?024)。菌群的多樣性在用藥后先呈增多趨勢,后隨時間增加減少的趨勢。??2.?3氣流受限性疾病患者吸入沙美特羅/氟替卡松治療后唾液SIgA濃度變化??8-.??關8組??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2016年版GOL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議解讀[J]. 宋琳,韓鋒鋒. 世界臨床藥物. 2016(07)
[2]呼出氣一氧化氮與支氣管哮喘療效的關系[J]. 張華,杜建新. 青島大學醫(yī)學院學報. 2015(06)
[3]肺內吸入給藥治療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研究進展[J]. 何光杰,李宏,李靜,孫亮,韓英. 藥物評價研究. 2015(06)
[4]沙美特羅替卡松粉吸入劑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wěn)定期的臨床治療效果[J]. 浦壯男. 中外醫(yī)學研究. 2015(33)
[5]支氣管哮喘患者單次給藥后呼出氣一氧化氮的動態(tài)變化及其意義[J]. 杜文,王丹,張?zhí)m蘭,劉春濤,張靚亮.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 2015 (08)
[6]吸入性糖皮質激素對穩(wěn)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療效果的Meta分析[J]. 楊巧玉,聶漢祥,何青. 中國醫(yī)藥導報. 2015(22)
[7]吸入性糖皮質激素對治療AECOPD患者效果分析[J]. 胡鍇,馬希濤. 醫(yī)藥論壇雜志. 2015(03)
[8]氣流受限性肺疾病的免疫學機制研究進展[J]. 李久榮,高金明. 基礎醫(yī)學與臨床. 2014(09)
[9]我國8省市支氣管哮喘患者控制水平的流行病學調查[J]. 蘇楠,林江濤,劉國梁,陳萍,周新,萬歡英,殷凱生,馬利軍,吳昌歸,李靖,劉春濤,謝華,湯葳,黃茂,陳燕,劉媛華,宋立強,陳獻亮. 中華內科雜志. 2014 (08)
[10]青年咽部菌群分布狀況[J]. 海曉歐,徐靜,陳冬梅,徐佳,陳魁敏,周園. 中國微生態(tài)學雜志. 2013(12)
本文編號:2922135
【文章來源】:昆明醫(yī)科大學云南省
【文章頁數】:5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草綠色鏈球菌在2-8周,2-32周變化??
■■??-15-??圖1草綠色鏈球菌在2-8周,2-32周變化??氣流受限性疾病患者,以⑶ro及哮喘非急性期患者為代表,口咽部藥后2周、8周、32周三個時間段進行咽拭子培養(yǎng),并對結果進行比較顯2,奈瑟菌屬在口咽菌群的構成比在用藥后2-8周變化幅度為3.?97±1.?藥后2-32周變化幅度為9.?66土2.?65,兩者對比無意義(t=-l.?469,?P=0.?1說明奈瑟菌在口咽菌群中的構成比,在使用沙美特羅/氟替卡松后無明顯2.?2氣流受限性疾病患者吸入沙美特羅/氟替卡松治療后菌屬數量變化??
圖3菌屬數量在2、8、32周變化??氣流受限性疾病患者,以COPD及哮喘非急性期患者為代表,口咽部菌群聯合吸入沙美特羅/氟替卡松治療后2周、8周、32周三個時間段進行咽拭子養(yǎng)計數,并對結果進行比較,如表2、圖2-3所示,菌屬數量用藥后2-8周變幅度為-0.?18±0.08,用藥后2-32周變化幅度為0.?08±0.02,兩者相比有(t=-2.?285,?P=0.?024)。菌群的多樣性在用藥后先呈增多趨勢,后隨時間增加減少的趨勢。??2.?3氣流受限性疾病患者吸入沙美特羅/氟替卡松治療后唾液SIgA濃度變化??8-.??關8組??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2016年版GOL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議解讀[J]. 宋琳,韓鋒鋒. 世界臨床藥物. 2016(07)
[2]呼出氣一氧化氮與支氣管哮喘療效的關系[J]. 張華,杜建新. 青島大學醫(yī)學院學報. 2015(06)
[3]肺內吸入給藥治療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研究進展[J]. 何光杰,李宏,李靜,孫亮,韓英. 藥物評價研究. 2015(06)
[4]沙美特羅替卡松粉吸入劑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wěn)定期的臨床治療效果[J]. 浦壯男. 中外醫(yī)學研究. 2015(33)
[5]支氣管哮喘患者單次給藥后呼出氣一氧化氮的動態(tài)變化及其意義[J]. 杜文,王丹,張?zhí)m蘭,劉春濤,張靚亮.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 2015 (08)
[6]吸入性糖皮質激素對穩(wěn)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療效果的Meta分析[J]. 楊巧玉,聶漢祥,何青. 中國醫(yī)藥導報. 2015(22)
[7]吸入性糖皮質激素對治療AECOPD患者效果分析[J]. 胡鍇,馬希濤. 醫(yī)藥論壇雜志. 2015(03)
[8]氣流受限性肺疾病的免疫學機制研究進展[J]. 李久榮,高金明. 基礎醫(yī)學與臨床. 2014(09)
[9]我國8省市支氣管哮喘患者控制水平的流行病學調查[J]. 蘇楠,林江濤,劉國梁,陳萍,周新,萬歡英,殷凱生,馬利軍,吳昌歸,李靖,劉春濤,謝華,湯葳,黃茂,陳燕,劉媛華,宋立強,陳獻亮. 中華內科雜志. 2014 (08)
[10]青年咽部菌群分布狀況[J]. 海曉歐,徐靜,陳冬梅,徐佳,陳魁敏,周園. 中國微生態(tài)學雜志. 2013(12)
本文編號:292213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huxijib/292213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