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頻繁加重型相關指標的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0-10-11 15:22
   目的:通過比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慢阻肺)頻繁加重型和非頻繁加重型急性加重期血常規(guī)的部分指標,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in artery,PaCO2)水平,以及痰微生物培養(yǎng)結果的差異,分析它們與慢阻肺頻繁加重的關系,從而預測未來急性加重的風險,指導個體化治療。方法:采用回顧性研究,根據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制訂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13修訂版)》~([4])的診斷標準,選取2017年2月至2017年10月在安徽省第二人民醫(yī)院呼吸內科就診的門診及住院的102例慢阻肺患者,其中男66例,女36例,年齡50~90歲,根據上1年急性加重的次數分為頻繁加重組(≥2次/年)55例,非頻繁加重組(2次/年)47例。抽取所有患者治療前的靜脈血,檢測全血細胞及分類計數。抽取動脈血,行血氣分析檢查。并留取所有治療前患者的痰液行細菌及真菌培養(yǎng)檢查。運用SPSS20.0統(tǒng)計軟件對檢測結果進行統(tǒng)計分析,通過獨立樣本t檢驗、χ2檢驗、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法,比較白細胞計數(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中性粒細胞計數(neutrophil count,NEUT)、淋巴細胞計數(lymphocyte count,LY)、中性粒細胞百分比(neutrophil percentage,NEU%)、淋巴細胞百分比(lymphocyte percentage,LY%)、嗜酸性粒細胞計數(eosinophils count,EOS)、嗜堿性粒細胞計數(basophils count,BASO)、嗜酸性粒細胞百分比(eosinophils percentage,EOS%)、嗜堿性粒細胞百分比(basophils percentage,BA%)、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嗜酸性粒細胞/嗜堿性粒細胞比值(Eosinophil-to-Basophil ratio,EBR)、血小板計數(platelet count,PLT)、平均血小板體積(mean platelet volume,MPV)、PaCO_2水平以及痰培養(yǎng)結果在慢阻肺頻繁加重型和非頻繁加重型之間的差異,探討它們與慢阻肺頻繁加重的關系。結果:1、頻繁加重組NEUT、NEU%和NLR高于非頻繁加重組,而頻繁加重組LY、LY%低于非頻繁加重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NLR和PaCO_2是慢阻肺頻繁加重的危險因素,隨著NLR和PaCO_2的升高,慢阻肺頻繁加重的風險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3、慢阻肺頻繁加重組痰微生物(細菌+真菌)培養(yǎng)陽性率高于非頻繁加重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1、慢阻肺頻繁加重型患者的NLR和PaCO_2水平高于非頻繁加重型,NLR和PaCO_2可能作為慢阻肺頻繁加重的危險因素;2、頻繁加重型患者可能更容易出現(xiàn)白色念珠菌定植。
【學位單位】:安徽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R563.9
【文章目錄】:
縮略詞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2. 材料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2.2 研究方法
    2.3 統(tǒng)計分析
3. 結果
    3.1 慢阻肺頻繁加重的單因素分析
    3.2 慢阻肺頻繁加重的多因素分析
    3.3 痰培養(yǎng)在慢阻肺頻繁加重組和非頻繁加重組之間的差異
4. 討論
5. 結論
6.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綜述
    參考文獻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國霞;李敏霞;陳亞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頻發(fā)急性加重患者的自我認知[J];心肺血管病雜志;2017年12期

2 錢銘;;不同時機使用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治療急性加重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臨床分析[J];現(xiàn)代醫(yī)學與健康研究電子雜志;2018年19期

3 吳潔;張洪峰;;一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的藥學監(jiān)護分析[J];藥品評價;2016年16期

4 閆李娜;許建英;;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并高碳酸血癥的療效分析[J];中華肺部疾病雜志(電子版);2016年06期

5 崔曉珊;孫成英;婁明遠;蘇曉靈;;機械通氣治療老年間質性肺炎急性加重伴呼吸衰竭患者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年24期

6 沈曉英;季閩春;楊旭;;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住院患者的藥學服務探討[J];中國醫(y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7年01期

7 柳立巖;張雪云;;支氣管鏡聯(lián)合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療效觀察[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6年24期

8 杜律律;王琴;車霞靜;張敏芳;王春林;謝園園;袁燕紅;倪兆慧;牟姍;;影響慢性腎臟病急性加重患者預后的尿相關生物標記物研究[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腎病雜志;2017年01期

9 石齊芳;盛鷹;王樹云;;4種評分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預后評估價值的比較[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7年02期

10 安冀東;霍建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病原學進展及臨床意義[J];醫(yī)學綜述;2017年05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王文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與環(huán)境空氣污染的相關性研究[D];山東大學;2014年

2 官振標;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副流感嗜血桿菌感染的臨床和致病性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10年

3 李國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臨床評估新方法及肺氣腫表型的CT肺功能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2年

4 張文江;祛瘀解毒方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wěn)定期的臨床研究[D];中國中醫(yī)科學院;2012年

5 謝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wěn)定期三種治療方案效益比較的初步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4年

6 樊長征;補中柴前連梅煎減少支氣管擴張患者急性加重次數的臨床療效研究[D];中國中醫(yī)科學院;2016年

7 王鎵;補腎益氣方對RSV誘發(fā)哮喘急性加重小鼠炎癥緩解的機制研究[D];復旦大學;2014年

8 柴晶晶;呼出氣一氧化氮正常值測定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評估測試的臨床應用[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1年

9 蘆曉帆;基于TLR4/NF-κB信號通路中醫(yī)序貫治療對“AECOPD-危險窗”大鼠炎癥反應調控機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頻繁加重型相關指標的分析[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8年

2 來焱;D-二聚體聯(lián)合纖維蛋白原檢測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相關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8年

3 王凡;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患者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分析[D];蘇州大學;2018年

4 何俊杰;參芪補肺方治療穩(wěn)定期高風險COPD的臨床觀察及對急性加重風險的影響[D];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2018年

5 李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焦慮/抑郁相關因素研究[D];南華大學;2018年

6 戴榮;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失敗的危險因素研究[D];南華大學;2018年

7 謝代琪;肺康復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運用[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8年

8 王嘉玲;長期隨訪的慢阻肺患者預后相關因素分析[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8年

9 陳佳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并發(fā)肺動脈栓塞的臨床特點及高危因素的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8年

10 辛磊;糖蛋白A主導重復序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表達研究[D];寧夏醫(yī)科大學;2018年



本文編號:283677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huxijib/283677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ca546***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