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立性肺磨玻璃結節(jié)的臨床特點及其良惡性影響因素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R734.2;R563
【圖文】:
第 3 章 結果10圖3.1 以結節(jié)直徑為預測指標的ROC曲線3.6 組織病理學類型特點結果其中惡性組共112例,包括小細胞癌1例,鱗癌2例,腺癌109例;良性/AAH 組共22例,包括不典型腺瘤樣增生(AAH)11例,肺結核3例,肺內淋巴組織增生2例,局灶性炎癥4例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善華,錢大椿,王和平;無分葉征的外周型小肺癌的CT診斷[J];放射學實踐;2005年06期
2 梁長華;岳軍艷;韓東明;王飛;孫鳳霞;齊現(xiàn)瑞;;CT分葉征在肺部孤立結節(jié)良惡性的診斷價值[J];醫(yī)學信息(手術學分冊);2007年10期
3 馮國活;;肺炎性假瘤18例X線診斷[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05年12期
4 張旭輝;陳曉榮;趙年;徐松;汪勇;萬華;;肺炎性肌纖維母細胞瘤一例[J];放射學實踐;2012年08期
5 董國禮,楊漢鋒;肺原發(fā)惡性纖維組織細胞瘤1例[J];重慶醫(yī)學;1997年06期
6 毛俊杰;周俊林;劉建莉;;顱內血管外皮細胞瘤MRI分葉征與P73表達相關性的研究[J];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13年08期
7 劉大亮;馬大慶;陳廣;;CT的分葉征表現(xiàn)在肺內孤立結節(jié)影像診斷中的價值[J];中華放射學雜志;2007年05期
8 王成林,張玉昆,王立振,陸普選,吳政光,龔小龍;原發(fā)性肺肉瘤的影像診斷[J];中國基層醫(yī)藥;2004年09期
9 劉彬;榮陽;;周圍型肺癌的X線診斷與影像學動態(tài)分析[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3年06期
10 唐桂長,房桂云;外圍性小肺癌的CT診斷[J];CT理論與應用研究;1994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許能鑾;李鴻茹;陳愉生;林獻;;507例肺腫物臨床特征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年會——2013第十四次全國呼吸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3年
2 劉大亮;馬大慶;;分葉征對肺內孤立結節(jié)的影像診斷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放射學分會第八屆全國心胸影像學術大會暨河南省第十二次放射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3 方向軍;黃亮;;肺癌的MRI診斷[A];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醫(yī)學影像專業(yè)委員會第十五次全國學術大會暨上海市中西醫(yī)結合學會醫(yī)學影像專業(yè)委員會2017年學術年會暨《醫(yī)學影像新技術的臨床應用》國家級繼續(xù)教育學習班資料匯編[C];2017年
4 許能鑾;李鴻茹;陳愉生;林獻;;507例肺腫物臨床特征分析[A];第13屆全國肺癌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13年
5 王平;于小平;;肺不典型類癌的CT表現(xiàn)[A];中華醫(yī)學會放射學分會第八屆全國心胸影像學術大會暨河南省第十二次放射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6 付占昭;顧濤;張紹華;董立新;;c-erbB-2/HER2基因在非小細胞肺癌中的表達及其與預后的關系[A];第四屆中國腫瘤學術大會暨第五屆海峽兩岸腫瘤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亮亮;孤立性肺磨玻璃結節(jié)的臨床特點及其良惡性影響因素研究[D];吉林大學;2019年
2 徐加利;64排螺旋CT在肺內孤立性結節(jié)的診斷價值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2年
3 胡華利;孤立性肺結節(jié)惡性概率估算的臨床模型探索性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4 方振劍;孤立性肺結節(jié)的臨床評估[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2年
5 安學軍;CT肺癌TNM分期與肺癌組織內骨橋蛋白相關性研究[D];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08年
6 張方;動態(tài)增強CT與~(18)F-FDG PET-CT對肺癌病理類型的對照研究[D];濟南大學;2011年
7 劉瀟;基于時間序列的孤立肺結節(jié)形態(tài)征象及良惡檢測[D];西北大學;2015年
8 王海洋;ⅠA期周圍型非小細胞肺癌的預后分析及影像學研究[D];遼寧醫(yī)學院;2013年
9 任紅巖;氣道內超聲診斷模式在周圍型肺癌的應用探索[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2年
10 王云震;孤立性肺結節(jié)良惡性危險因素判斷及治療策略探討[D];浙江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279570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huxijib/2795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