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性氣道高反應動物模型肺內神經(jīng)肽及其受體時空分布
發(fā)布時間:2020-08-12 19:05
【摘要】: 第一部分 氣道高反應性動物模型的建立及檢測 目的:基于氣道上皮穩(wěn)態(tài)假說,通過臭氧應激損傷氣道上皮細胞,建立新型氣道高反應性動物模型。 方法:12只新西蘭兔隨機分為兩組,(1)臭氧攻擊組:將動物暴露于2.0ppm臭氧中攻擊3天,每天1小時。(2)正常對照組。末次攻擊后12小時用乙酰甲膽堿霧化吸入激發(fā)氣道反應,RM-6240C生物信號采集系統(tǒng)實時、動態(tài)觀測跨肺壓和氣流量,計算氣道阻力,收集肺泡灌洗液進行細胞計數(shù)、分類,總蛋白,IL-1含量測定及肺組織病理切片,以證實氣道高反應性的存在。 結果:①臭氧應激組動物激發(fā)后,氣道阻力增加,呼氣阻力增加程度更明顯。②肺泡灌洗液中總蛋白、IL-1含量升高,細胞總數(shù)及各細胞分類均高于正常對照組。③肺組織病理切片可見臭氧應激組動物支氣管腔狹窄,氣道上皮脫落,肺泡、肺間質中大量炎細胞浸潤。 第二部分 降鈣素基因相關肽及其受體在氣道高反應性形成中的時空分布 目的:探討降鈣素基因相關肽在氣道高反應性形成中的作用。 方法:將25只新西蘭兔隨機分為五組,分別臭氧攻擊0、1、2、4、8天,每天1h,采用放射免疫法檢測肺組織勻漿中CGRP含量,RT-PCR測定肺內CGRPRlmRNA表達改變,原位雜交法觀察CGRPRl mRNA陽性細胞肺內分布。 結果:①放射免疫結果顯示,臭氧應激使肺組織勻漿中CGRP濃度24h內迅速升高,并于應激第二天達到峰值,之后緩慢下降,應激第八天降至正常水平;②RT-PCR結果顯示,隨應激時間的延長,肺內CGRPRl mRNA表達逐漸增強,于應激第4天達到峰值,之后逐漸下降,應激第八天降至正常水平;③原位雜交結果顯示,臭氧應激0天組陽性反應細胞主要均勻分布于肺間質、支氣管上皮細胞,血管及支氣管平滑 碩士學位論文 摘 要 肌亦有少量表達。隨應激時間的延長,鏡下可見陽性反應細胞分布不 均,多呈散在的片裝或灶狀集中于氣管、血管周圍。臭氧應激第八天, 肺組織表達CGRPRI mRNA陽性細胞明顯減少。 第三部分 血管活性腸肚及其受體在氣道高反應性 形成中的時空分布 目的:探討血管活性腸肽在氣道高反應性形成過程中的作用。 方法:25只新西蘭兔隨機分為五組,分別臭氧攻擊0、1、2、4、S 天,每天1小時。采用放射免疫法檢測肺組織勻漿中VIP含量,RT干CR 測定肺內VIPRlmRNA表達改變,原位雜交法觀察VIPRI m刪陽性細 胞肺內分布。 結果:①臭氧應激第一天肺組織勻漿中VIP濃度未見明顯改變,隨應 激時間延長,VIP濃度逐漸增高,于第四天達最高值,四天后開始下 降,第八天降至正常水平;②與肺組織勻漿中UP含量變化相似, VIPRI mRNA表達經(jīng)歷了先增加后降低的雙向過程,隨應激時間的延 長,表達逐漸增強,應激2~4天表達達到峰值,之后逐漸下降,應 激第八天降至正常水平;③臭氧應激0天組動物肺間質、支氣管上皮 細胞、血管內皮細胞、平滑肌細胞均有VIPRI mRNA表達,分布均勻。 臭氧應激第一天,肺內染色陽性細胞分布未見明顯改變,應激2~4 天,陽性細胞分布不均,呈斑片狀集中于氣管、血管周圍,染色強度 增加,肺泡腔內亦可見陽性染色細胞,至臭氧應激第八天,陽性染色 細胞減少。
【學位授予單位】:中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3
【分類號】:R56
本文編號:2790902
【學位授予單位】:中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3
【分類號】:R5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秦曉群,孫秀泓,羅自強;血管活性腸肽、表皮生長因子上調支氣管上皮細胞bcl-2基因表達[J];生理學報;1999年04期
2 譚宇蓉,秦曉群,管茶香,張長青;肺內調節(jié)肽對兔支氣管上皮細胞與嗜酸性粒細胞粘附功能的影響及機制探討[J];生理學報;2002年01期
3 譚宇蓉,秦曉群,管茶香,張長青,向陽,任雁宏;肺內調節(jié)肽對兔支氣管上皮細胞分泌白介素的影響[J];生理學報;2002年02期
本文編號:279090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huxijib/279090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