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明顯宿主因素侵襲性肺真菌病2例報告并文獻復習
發(fā)布時間:2019-10-15 09:01
【摘要】:目的:提高對無明顯宿主因素人群,尤其是有吸入途徑的人群,并發(fā)侵襲性肺真菌病的重視。 方法:對2例無宿主因素并發(fā)侵襲性肺真菌病的病例在起病特點、臨床表現(xiàn)、診斷手段、治療、預后等進行回顧分析,檢索國內外文獻,對無宿主因素人群侵襲性肺部真菌病發(fā)病特點進行總結,進一步探討侵襲性肺真菌病的高危因素、致病真菌病原譜及實施早期診斷治療的必要性。 結果:侵襲性肺真菌病的診斷多參照2008年歐洲癌癥治療研究組織/真菌感染協(xié)作組(EORTC/MSG)制訂的侵襲性真菌感染的診治標準。我們報道的兩例患者均不存在典型的免疫抑制宿主因素,病例1在CT引導下經(jīng)皮肺活檢證實為霉菌感染;病例2中,充分考慮到患者吸入塵土病史、高熱抗感染治療無效、誘導痰中多次找到真菌菌絲及孢子、GM試驗陽性和胸部CT結節(jié)并空洞性病變等因素,給予經(jīng)驗性抗真菌治療,診斷級別雖未達到確診標準,但為臨床上肺部真菌感染性疾病診治提供一定的參考。搜索“萬方數(shù)據(jù)庫”,免疫力正常人群患侵襲性肺真菌病的高危因素主要為基礎性疾病、老齡。而非免疫抑制非基礎性疾病的患者中,原發(fā)吸入途徑成為最主要的原因。免疫力正常人群較免疫力抑制人群更缺乏特點,往往依賴組織病理學達到診斷目標,在早期更不易識別與其他肺部疾病識別,延誤治療時機,甚至導致死亡。 結論:在侵襲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診治中,應當重視非免疫抑制宿主患此病的可能。本文的兩例病例報告為無明顯宿主因素侵襲性肺真菌病的臨床診治提供了定的參考。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R519
本文編號:2549552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R519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鄧成英;;慢性阻塞性肺病繼發(fā)肺部真菌感染32例臨床分析[J];海南醫(yī)學;2007年02期
2 毛麗潔;孫自芬;李玉蘋;;伏立康唑治療原發(fā)性侵襲性肺曲霉菌病2例的療效及護理[J];海峽藥學;2010年12期
3 陳紅;鄧佳;唐永江;王可;徐治波;馮玉麟;;非免疫缺陷的原發(fā)性肺隱球菌病16例臨床分析[J];四川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0年05期
4 張莉,梁輝;老年人肺部真菌感染114例臨床分析[J];江西醫(yī)藥;2003年05期
5 康春燕;劉長庭;李洪霞;劉愛軍;高杰;王慶軍;;肺隱球菌病18例臨床分析[J];軍醫(yī)進修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6 葉楓,鐘淑卿,陳榮昌;肺部真菌病的診治進展[J];中國抗感染化療雜志;2002年04期
7 周樹生;承韶暉;劉寶;張琳琳;趙勁松;高曉嵐;;尖端賽多孢菌感染1例[J];中國感染與化療雜志;2009年06期
8 周淵峰,王藝,孫道開;癲vN的免疫學研究進展[J];臨床兒科雜志;2003年06期
9 曹振鋒;彭韶;;兒童原發(fā)性侵襲性真菌病5例分析[J];臨床兒科雜志;2011年10期
10 王國安;吳宏成;張海旺;余碧蕓;;原發(fā)性肺隱球菌病10例臨床分析[J];臨床肺科雜志;2010年05期
,本文編號:254955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huxijib/254955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