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應激致組蛋白修飾在慢性阻塞性肺病發(fā)生發(fā)展中的作用
[Abstract]: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 is a serious disease affecting human health. Oxidative stress and chronic inflammation in lung tissue caused by smoking are two definite pathogenic factors. In the past, environmental and genetic factors such as oxidative stress were considered to b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COPD, but epigenetic (epigenetic) appeared. The two independent factors of heredity and environment are closely combined. In this pap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stone modification induced by oxidative stress and pulmonary inflammation, antioxidant reaction, apoptosis, autophagy and differentiation of T cell subset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COPD was reviewed. It reveals the important role of epigenetic modification in the pathogenesis of COPD and provides more options for clinical treatment of the disease.
【作者單位】: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中西醫(yī)結合科;
【基金】: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973計劃)(2009CB52300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1173390)
【分類號】:R563.9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曉峰;;沐舒坦霧化吸入輔助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療效觀察[J];基層醫(yī)學論壇;2003年07期
2 吳紅艷;糖皮質激素在重癥慢性阻塞性肺病中的應用[J];國外醫(yī)學.護理學分冊;2004年01期
3 許荻,李子林,李文峰,崔慶林;重視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肺部真菌感染[J];邯鄲醫(yī)學高等?茖W校學報;2005年04期
4 潘麗娟;毛毅敏;孫瑜霞;;低分子量肝素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0年17期
5 陳小英;;4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臨床分析[J];醫(yī)學信息(上旬刊);2011年08期
6 何禮賢;;慢性阻塞性肺病第一次發(fā)作呼吸衰竭后的病程[J];國外醫(yī)學.內科學分冊;1975年07期
7 樊萬福,候健,江國籌,劉善達;慢性阻塞性肺病早期診斷的探討[J];廣東醫(yī)學;1985年02期
8 杜衛(wèi)星;;關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伴發(fā)呼吸道感染的診斷和治療”的來信[J];天津醫(yī)藥;1985年12期
9 吳莪如;汪渝;沈寒放;;高頻噴射通氣對慢性阻塞性肺病呼衰的療效探討[J];四川醫(yī)學;1988年02期
10 林升焰;周其林;劉少濱;林雪貞;徐云琴;游蘭姬;;一次法肺活量與用力肺活量測定值的比較在慢性阻塞性肺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福建醫(yī)藥雜志;1989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雯;陳文華;金先橋;;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康復治療[A];中國康復醫(yī)學會運動療法分會第十一屆全國康復學術大會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11年
2 劉美娟;鄭世良;;三子止咳膠囊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臨床療效觀察[A];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年會——2011(第十二次全國呼吸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3 馬漢宸;孫建;姜淑娟;;血清維生素D檢測在慢性阻塞性肺病中的臨床價值[A];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年會——2011(第十二次全國呼吸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4 朱深銀;龍銳;邱峰;姚高瓊;楊佳丹;;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源性心臟病與肺炎病例的用藥干預與分析[A];2011年中國藥學大會暨第11屆中國藥師周論文集[C];2011年
5 孫妮娜;程兆忠;韓偉忠;佟麗;;低分子肝素對慢性阻塞性肺病大鼠血管內皮的影響[A];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年會——2011(第十二次全國呼吸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6 俞金國;施敏驊;;輕-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左心室功能變化[A];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年會——2011(第十二次全國呼吸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7 易桂生;;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30例[A];全國第六屆中西醫(yī)結合呼吸病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2年
8 黃玲;黎星術;;新型抗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雙靶點藥物分子的設計合成及活性研究[A];2011年全國藥物化學學術會議——藥物的源頭創(chuàng)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9 孫及媛;張子茹;孟立波;張影;李光;白云;魏楠楠;;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人靜脈輸注氨茶堿和多索茶堿引起心律失常的護理體會[A];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年會——2011(第十二次全國呼吸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10 黃濤;陳春姣;;慢性阻塞性肺病多年后合并支氣管哮喘16例臨床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年會——2011(第十二次全國呼吸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李勇 譯;維生素E可減少女性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發(fā)生[N];中國醫(yī)藥報;2010年
2 辛文;慢性阻塞性肺病威脅健康[N];中國老年報;2003年
3 華風;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治療[N];中國醫(yī)藥報;2001年
4 陳燕;長期氧療與慢性阻塞性肺病[N];健康報;2004年
5 中南大學湘雅醫(yī)院教授 羅學宏;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病刻不容緩[N];衛(wèi)生與生活報;2005年
6 邕江 副主任醫(yī)師;冬春之季 嚴防“老嗆病”[N];上海中醫(yī)藥報;2009年
7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副教授 顧宇彤;慢性阻塞性肺病[N];家庭醫(yī)生報;2009年
8 易一;慢性阻塞性肺病新藥Oglemilast試驗效果欠佳[N];中國醫(yī)藥報;2009年
9 金亮;“慢阻肺”成為第五大死因[N];中國醫(yī)藥報;2003年
10 張學彬;腎上腺糖皮質激素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N];中國醫(yī)藥報;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弘;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生物標志物組群研究[D];復旦大學;2012年
2 姜輝;Smartcare等通氣模式對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呼吸力學的影響[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05年
3 宋小蓮;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移植對慢性阻塞性肺病氣道及肺實質損傷的修復作用[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9年
4 胡國平;生物燃料煙霧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關系的研究[D];廣州醫(yī)學院;2009年
5 顧宇彤;慢性阻塞性肺病氧化抗氧化失衡與炎癥反應關系的研究[D];復旦大學;2005年
6 陳宏斌;吸煙對氣道平滑肌細胞增殖和凋亡的影響及HSP70在凋亡中保護作用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7 馬靜;COPD流行病學調查與EBC檢測在氣道炎癥監(jiān)測中的應用意義[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8 邵光;西洛司特干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系統(tǒng)評價[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1年
9 王靜;幽門螺桿菌感染與慢性阻塞性肺。–OPD)的關系探討[D];吉林大學;2011年
10 隋昕;三維CT定量評估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功能的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付長友;慢性阻塞性肺病凝血因子Ⅷ活性及相關抗原的變化研究[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2年
2 劉鴻雁;14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住院患者營養(yǎng)狀況及臨床分析[D];吉林大學;2010年
3 吳君宇;慢性阻塞性肺病臨床路徑的優(yōu)化及其實施效果評價[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4 馬漢宸;血清維生素D檢測在慢性阻塞性肺病中的臨床價值[D];山東大學;2011年
5 崔景輝;慢性阻塞性肺病血液生化和免疫學指標的變化及其與DNA短串聯(lián)重復序列的關聯(lián)[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1年
6 洪燕;血腦鈉肽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肺動脈高壓患者中的臨床意義[D];復旦大學;2011年
7 呂宏梅;“基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報告的臨床結局評價量表”的編制與評價[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2年
8 劉雨花;慢性阻塞性肺病中重度穩(wěn)定期患者生存質量及相關因素分析[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0年
9 陳曄鋒;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功能與心腔大小及心臟功能不全的相關性[D];浙江大學;2012年
10 顧虹;細胞色素CYP2A6基因多態(tài)性與慢性阻塞性肺病易感性的關系[D];內蒙古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242912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huxijib/2429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