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出血患者肺部感染早期物理治療的臨床研究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arly pulmonary physiotherapy on reducing pulmonary infec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an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ethods 86 elderly patients with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were selected from August 2012 to August 2013 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 = 43) and observation group (n = 43). In the control group, routine therapy such as suction and atomization inhalation were performed on the 1st day after hospitalization.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pulmonary physical therapy 2 hours after hospitalization. Lung routine therapy was performed 1 day later. The pulmonary infection rate, pathogen distribution, blood oxygen saturation, blood pressure, hospitalization days and effective sputum excretion rate were observed in the two groups. The data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by SPSS17.0 software. Results there were 17 cases of pulmonary infection in 86 elderly patients with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the infection rate was 19.7777.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30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30.23.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 total of 26 pathogens were detected, of which 20 were bacteria (76.92), 2 virus (7.69) and 4 chlamydia (15.39). The effective rate of sputum excre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83.72 and 93.02respectively,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58.14 and 76.74). The days of hospitaliza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13.58 鹵3.16) day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22.14 鹵3.25) days,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early pulmonary physical therapy can reduce pulmonary infec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shorten hospitalization time, reduce lung infection rate, and be safe to operate. It is of great clinical significance to control nosocomial infection.
【作者單位】: 沈陽醫(yī)學院附屬中心醫(yī)院神經內科;
【基金】:遼寧省衛(wèi)生廳基金資助項目(2012225019)
【分類號】:R563.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林莉;丁毅鵬;許少英;王小智;;社區(qū)老年糖尿病患者肺部感染的臨床分析[J];中國熱帶醫(yī)學;2006年09期
2 卓瑪;;痰熱清佐治肺結核合并重癥肺部感染療效評價[J];中國中醫(yī)急癥;2006年09期
3 吳木娣;劉妙秋;吳火英;吳碧珍;;高齡腦卒中并發(fā)肺部感染的相關因素及護理[J];中國實用醫(yī)藥;2006年03期
4 鄭荔飛;陳靜;鄭耀;;Ⅱ期矽肺伴肺部感染加用激素治療的療效觀察[J];職業(yè)衛(wèi)生與病傷;2006年04期
5 張峰;王永;;加替沙星治療肺部感染患者34例療效觀察[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07年04期
6 徐建國;徐敏;潘婭靜;;卡泊芬凈治療嚴重肺部真菌感染臨床療效觀察[J];海峽藥學;2007年07期
7 田喜貞;姜芬;;氣管切開術后肺部感染的護理對策[J];黔南民族醫(yī)專學報;2008年03期
8 何寶明;由昆;許國宇;李紅;王欽媛;田梅;;器官移植術后肺部感染35例CT影像特征分析[J];人民軍醫(yī);2008年10期
9 汪學軍;;103例糖尿病和非糖尿病肺部感染患者的致病菌及耐藥性分析[J];實用醫(yī)技雜志;2008年29期
10 朱學敏;董懷松;;重型顱腦傷肺部感染因素及護理措施[J];中國醫(yī)藥指南;2008年1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宏軍;蒙志浩;黃葵;楊一清;吳昊;劉釗;吳惠風;;艾滋病合并馬紅球菌肺部感染的影像表現(xiàn)與病理對照[A];中華醫(yī)學會第四次全國艾滋病、病毒性丙型肝炎暨全國熱帶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2 雷新云;;機械通氣致新生兒肺部感染相關因素分析及預防[A];全國醫(yī)院感染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3年
3 方天富;郭航遠;王平;魯勇;唐鳳琴;李正安;郭明;;胸腺肽治療心衰合并肺部感染47例臨床[A];2004年浙江省心血管病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4年
4 剛光霞;;老年腦卒中合并肺部感染的相關因素及防治對策[A];中華醫(yī)學會第八次全國老年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7年
5 郝魯泳;;肺結核患者易感菌種分析(摘要)[A];中華醫(yī)學會第六屆全國結核病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0年
6 徐立然;張鐘;魏征;王丹;;中醫(yī)學對艾滋病肺部感染的機理初探[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防治艾滋病分會第六屆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8年
7 張惠珍;;132例氣管切開病人肺部感染與護理相關性分析[A];中國醫(yī)院協(xié)會第十三屆全國醫(yī)院感染管理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6年
8 司婭;;急性腦血管病合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及護理[A];全國神經內、外科?谱o理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2年
9 易德斐;楊曉;;婦科腫瘤術后并發(fā)肺部感染的護理體會[A];河南省腫瘤全科護理學術交流會議資料匯編[C];2005年
10 張媛媛;;神經外科重癥監(jiān)護室肺部感染的原因及護理[A];河南省護理學會外科急危重病人監(jiān)護學術交流會資料匯編[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張洪玉;生物被膜病與慢性肺部感染[N];中國高新技術產業(yè)導報;2001年
2 ;肺部感染可能會導致哮喘[N];中國高新技術產業(yè)導報;2001年
3 程瑤;肺部感染奪走老命的頭塊“骨牌”[N];中國醫(yī)藥報;2004年
4 萬亮明;是誰讓人們“吸”進了疾?[N];科技日報;2009年
5 楊鋒;糖尿病人要防肺部感染[N];健康時報;2006年
6 李明琴;老年患者腹部手術后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N];農村醫(yī)藥報(漢);2007年
7 海滿;痰熱清聯(lián)合抗生素防治腦出血微創(chuàng)術后肺部感染[N];健康報;2007年
8 趙瑕;痰熱清治急性腦血管病并發(fā)肺部感染療效確切[N];健康報;2007年
9 王勇峰;春節(jié)前后尤需防肺炎[N];醫(yī)藥養(yǎng)生保健報;2009年
10 李洋;醫(yī)保治療惹官司[N];甘肅法制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煒芳;密度感知信號系統(tǒng)在銅綠假單胞菌致大鼠肺部感染中的作用[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04年
2 薛橋;D-半乳糖預處理鼠肺感染時心功能的改變及機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02年
3 張健;老齡犬肺部感染啟動左心衰竭心肌能量代謝障礙的機制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05年
4 徐西琳;表達IL-17的正義質粒對小鼠銅綠假單胞菌肺部感染防御機制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5 朱鳴;胃酸和胃內細菌的隨齡變化及其與肺部感染關系的探討[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08年
6 王丹丹;固有免疫系統(tǒng)在銅綠假單胞菌肺部感染中的作用[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7年
7 韓春生;“肺與大腸相表里”理論在急性肺部感染治療中的應用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2年
8 胡榮;血液腫瘤患者肺部侵襲性真菌來源及漱口預防研究[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1年
9 張建全;Th17細胞及相關因子在穩(wěn)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部的表達及意義[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0年
10 賴添順;骨髓間充質干細胞治療呼吸機所致肺損傷的動物實驗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胡登科;急性腦梗塞并發(fā)肺部感染的臨床研究[D];昆明醫(yī)學院;2011年
2 范振磊;19例腎移植受者術后肺部感染臨床分析[D];昆明醫(yī)學院;2011年
3 孫小齊;腎移植受者與肝移植受者術后肺部感染的臨床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3年
4 段智梅;腎移植術后肺部感染的29例臨床分析[D];山東大學;2013年
5 朱寧;原發(fā)性干燥綜合征肺部受累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及實驗室檢查相關性分析[D];浙江大學;2010年
6 羅曉瓊;中西醫(yī)結合綜合方案治療腦卒中合并肺部感染的臨床研究[D];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7 尹利劍;急性白血病合并肺部感染的影像學特點與臨床資料的回顧性分析[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2年
8 張林;食管癌術后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3年
9 萬玲玲;可溶性髓樣細胞觸發(fā)型受體sTREM-1在肺部感染的診斷意義[D];南昌大學醫(yī)學院;2013年
10 曾玲玲;中醫(yī)藥治療180例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證候及療效觀察[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31333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huxijib/2313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