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1.運用介入栓塞技術建立一種能用于影像學診斷的豬急性亞段肺動脈栓塞模型,并評價其技術上的可行性和準確性;2.比較多層螺旋CT肺動脈造影不同層厚對亞段肺動脈栓塞的顯示能力;3.以肺動脈血管鑄型標本為金標準,比較多層螺旋CT肺動脈造影、數(shù)字減影X線肺動脈造影對亞段肺動脈栓塞的顯示能力。 方法:1.8只家豬經(jīng)右側(cè)頸外靜脈注入若干聚氯乙烯(PVC)栓塞劑(直徑2-3mm),栓塞前后分別做DSPA和CTPA。栓塞成功后24小時內(nèi)處死動物,取出完整豬肺組織。經(jīng)肺動脈主干注入適量鑄型劑(32.8%樹脂溶液)行血管鑄型;2.8只家豬,均用1.0mm準直掃描進行CT肺動脈造影,分別用1.0mm/0.5mm(層厚/層間距)(A組),2.0mm/1.0mm(B組),3.0mm/1.5mm(C組)重建,記錄每只家豬3種不同重建層厚顯示亞段肺動脈栓塞的敏感性和陽性預測值;3.8只家豬,分別進行數(shù)字減影X線肺動脈造影、多層螺旋CT肺動脈造影和肺動脈血管鑄型,多層螺旋CT肺動脈造影圖像分別用1mm、2mm、3mm層厚重建,記錄每只家豬3種不同方法檢測亞段肺動脈栓子的敏感性和陽性預測值。 結(jié)果:1.8只豬全部成功制作急性亞段肺動脈栓塞模型,在DSPA圖像上,亞段肺動脈栓塞表現(xiàn)為相應區(qū)域的肺動脈分支數(shù)減少;在CTPA圖像上,亞段肺動脈栓塞表現(xiàn)為相應肺動脈內(nèi)的充盈缺損;血管鑄型標本上可見相應肺動脈內(nèi)有栓塞劑,遠端分支中斷;2. A,B,C組數(shù)據(jù)顯示亞段肺動脈栓塞的敏感性和95%可信區(qū)間分別為93.02%(82.45-101.43%),83.72%(74.69-91.75%),83.72%(75.69-91.19%),3組間無顯著性差異(P0.05)。A,B,C組數(shù)據(jù)顯示亞段肺動脈栓塞的陽性預測值和95%可信區(qū)間分別為78.43%(66.41-88.95%),83.72%(80.92-87.15%),90.00%(81.65-97.52%),A組與C組間有顯著性差異(P 0.05),B組與A組和C組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3.不同方法顯示亞段肺動脈栓子敏感性分別為88%(95%CI,86-90%)(DSPA組),93%(95%CI,88-97%)(CTPA1mm組),85%(95%CI,81-89%)(CTPA2mm組),85%(95%CI,82-89%)(CTPA3mm組)。數(shù)字減影X線肺動脈造影、多層螺旋CT肺動脈造影診斷亞段肺動脈栓子的敏感性沒有顯著性差異(P0.05),CTPA1mm層厚組敏感性高于2mm和3mm組(P0.05)。不同方法顯示亞段肺動脈栓子陽性預測值分別為82%(95%CI,80-86%)(DSPA組),82%(95%CI,75-87%)(CTPA1mm組),84%(95%CI,81-87%)(CTPA2mm組),88%(95%CI,84-92%)(CTPA3mm組)。數(shù)字減影X線肺動脈造影、多層螺旋CT肺動脈造影診斷亞段肺動脈栓子的陽性預測值沒有顯著性差異(P0.05)。肺動脈血管鑄型標本栓子檢出率最高,達100%。 結(jié)論:1.介入栓塞技術制作豬急性亞段肺動脈栓塞模型具有操作簡單,栓塞可靠,創(chuàng)傷小易存活等優(yōu)點,為亞段肺動脈栓塞早期診斷和治療的研究提供了一種理想的方法;2.多層螺旋CT肺動脈造影1.0mm、2.0mm、3.0mm重建層厚對亞段肺動脈栓塞均有良好的顯示率,可作為四層和四層以上螺旋CT肺動脈造影的成像參數(shù);3.數(shù)字減影X線肺動脈造影、多層螺旋CT肺動脈造影對于急性亞段肺動脈栓塞的診斷沒有顯著性差異;多層螺旋CT肺動脈造影可以取代數(shù)字減影X線肺動脈造影,成為急性肺動脈栓塞診斷的首選且可靠的檢查方法。 目的:評估Qanadli CT阻塞指數(shù)在定量分析肺動脈栓塞(PE)患者治療效果中的價值。 方法:多層螺旋CT血管成像(CTA)確診、經(jīng)溶栓或(及)抗凝治療并治療后以CTA隨訪的患者55例,隨訪時間為1-6周。治療前后采用Qanadli栓塞指數(shù)評價肺動脈阻塞程度,并記錄臨床指征(血氧飽和度及肺動脈壓)在治療前后的變化值。采用spearman等級相關系數(shù)評價其與血氧飽和度及肺動脈壓恢復的相關性。 結(jié)果:55例患者中,51例經(jīng)溶栓或(及)抗凝治療后臨床指征明顯改善,血氧飽和度由(83.52±4.461)%上升到(94.76±3.532)%(p0.001),肺動脈壓力由(31.17±5.892)mmHg下降至(19.83±4.804)mmHg(p0.001); Qanadli栓塞指數(shù)從治療前的(45.09±18.22)%降至治療后的(10.86±10.29)%(P<0.001)。4例患者臨床指征改善不明顯,Qanadli栓塞指數(shù)治療前后未見顯著統(tǒng)計學差異(P=0.080)。治療前后Qanadli栓塞指數(shù)與血氧飽和度、肺動脈壓力的差異度均存在良好相關性(r值分別為0.934、0.813)。 結(jié)論:Qanadli栓塞指數(shù)可方便、準確用于肺動脈栓塞治療效果的定量評估,可作為臨床療效評估的隨訪指標之一。 目的:評價CT肺動脈造影(CTPA)栓塞指數(shù)在指導和檢測經(jīng)皮導管碎栓治療急性大面積肺動脈栓塞中的作用。 方法:自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35例患者由CTPA診斷為急性大塊狀肺動脈栓塞(T0),并經(jīng)用導管進行碎栓治療。肺栓的嚴重程度由CT栓塞指數(shù)((Qanadli index)評價并對比血管造影栓塞指數(shù)(Miller index)。CTPA,血氧飽和度(SaO2)及肺動脈壓(PAP)被作為隨訪指標。 結(jié)果:平均CT栓塞指數(shù)((Qanadli index)為55%±13%(range,40% 75%),血管造影栓塞指數(shù)(Miller index)為62%±15%(range,45% 85%),兩者之間有顯著相關性(r=0.867, p 0.0001)。在33個患者中CT栓塞指數(shù)(Qanadliindex)治療后顯示明顯下降(T0:55%±13%; T1:12%±10%%;p0.001)。CT栓塞指數(shù)((Qanadli index)與血氧飽和度(SaO2,r=0.895)及肺動脈壓(PAP,r=0.827)之間有顯著相關性。 結(jié)論:CT栓塞指數(shù)((Qanadli index)在區(qū)分大面積和次大面積肺動脈栓塞上提供了一種較準確的方法,它可用于決定治療的選擇及檢測臨床治療結(jié)果。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R563.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俊卿;;肺栓塞患者64層螺旋CT檢查的精心護理[J];實用醫(yī)學影像雜志;2009年05期
2 周旭輝;李菁;李子平;譚國勝;李向民;陳境弟;;肺動脈栓塞中發(fā)生肺梗死的CT表現(xiàn)及相關因素分析[J];中華放射學雜志;2006年05期
3 羅小平;張志平;閔廣斌;;64層螺旋CT肺動脈造影在肺栓塞診斷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yī)學;2011年03期
4 朱亮飛;趙建穎;袁振東;劉廣義;;64排螺旋CT在肺動脈栓塞診斷中的應用[J];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2011年05期
5 滕國春,紀文華;螺旋CT肺動脈造影對于肺動脈栓塞的診斷價值(附8例報告)[J];實用醫(yī)學影像雜志;2004年03期
6 趙金林;;肺動脈栓塞行急癥血管造影[J];國外醫(yī)學.臨床放射學分冊;1986年06期
7 葉容臻;李宇東;李郁芳;高X;張士龍;;螺旋CT增強掃描及肺動脈造影在肺動脈栓塞中的診斷價值[J];中國現(xiàn)代醫(yī)藥雜志;2006年10期
8 楊宏;金徹;趙紅軍;李樹昌;;MSCT肺血管造影在肺動脈栓塞診斷中的應用[J];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08年04期
9 李穎;張雙紅;激揚;;16層螺旋CT在肺動脈栓塞診斷中的應用[J];安徽醫(yī)藥;2007年02期
10 張莉;張敏;;雙源CT在肺動脈栓塞診斷中的應用[J];四川醫(yī)學;2008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賴力;梁勇;黎川;王新;;多層螺旋CT肺動脈造影在肺動脈栓塞診斷中的應用[A];2010中華醫(yī)學會影像技術分會第十八次全國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0年
2 賀長斌;朱勇;陳鶴;;16層螺旋CT在肺動脈栓塞診斷的價值探討[A];第十一次全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影像學術研討會暨全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影像學研究進展學習班資料匯編[C];2010年
3 朱萬安;李晶;趙e
本文編號:216706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huxijib/2167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