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羥色胺轉運體基因多態(tài)性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關性研究
本文選題:-羥色胺 + -羥色胺轉運體; 參考:《中國藥理學通報》2017年05期
【摘要】:目的探討5-羥色胺轉運體(SERT)基因多態(tài)性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相關性。方法按入選、排除標準,選擇COPD患者51例,對照組為同期健康體檢者49例。用PCR方法檢測SERT基因多態(tài)性;用Real-time RT-PCR方法檢測SERT基因mRNA表達。對COPD組患者進行肺功能檢查,記錄第1秒用力呼氣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和FEV1/FVC%。結果無論COPD組還是健康對照組,均發(fā)現(xiàn)3種SERT基因型L/L(528/528)、L/S(528/484)和S/S(484/484),其中SS基因型為主要基因型;COPD組SERT基因表達明顯高于對照組;COPD組伴有肺動脈高壓(PAH)患者的L等位基因頻率明顯高于對照組;COPD組LS基因型患者COPD發(fā)病年齡小于SS基因型患者。結論 SERT基因多態(tài)性與COPD的遺傳易感性相關,對促進COPD形成及誘發(fā)PAH有一定作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erotonin transporter (serotonin) gene polymorphism and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Methods 51 COPD patients were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inclusion and exclusion criteria, and 49 healthy person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polymorphism of SERT gene was detected by PCR and mRNA expression of SERT gene was detected by Real-time RT-PCR method. Pulmonary function was measured in COPD group.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FEV1), 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 and FEV1 / FVC were recorded in the first second. Results No matter the COPD group or the healthy control group, Three SERT genotypes, L / L 528 / 528 / 484) and S / S 484 / 484, were found. The L allele frequency of SS genotyp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with pulmonary hypertension. The age of onset of COPD in type A patients was lower than that in patients with SS genotype. Conclusion the polymorphism of SERT gene is associated with the genetic susceptibility of COPD, which plays a role in promoting the formation of COPD and inducing PAH.
【作者單位】: 中山市人民醫(yī)院藥學部;中山市人民醫(yī)院呼吸內科;中國醫(yī)科大學臨床藥理學教研室;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No 81273511) 廣東省醫(yī)學科研基金資助項目(No A2010744)
【分類號】:R563.9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謝俊剛;徐永健;張寧;張珍祥;倪望;陳仕新;;基質金屬蛋白酶組織抑制物-2基因多態(tài)性與蛋白質活性的關系[J];中華內科雜志;2006年12期
2 張圓;韓麗莎;秦文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與基因多態(tài)性關系的研究進展[J];包頭醫(yī)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3 魏明霞;董堅;戴路明;寸麗玲;曾衛(wèi)玲;;細胞外超氧化物歧化酶肝素結合區(qū)基因多態(tài)性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關系[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5年12期
4 傅煒萍;戴路明;;氧化抑制酶基因多態(tài)性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遺傳易感性研究[J];國際呼吸雜志;2006年03期
5 劉運秋;劉曉宇;李宏芬;王麗曄;;白細胞介素-1β基因多態(tài)性與漢族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相關性[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2年02期
6 李典典;郭姝瑾;賈留群;文富強;;白細胞介素-1β基因多態(tài)性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易感性的系統(tǒng)評價[J];中華肺部疾病雜志(電子版);2013年02期
7 張寶秋;王雪玉;楊磊;尹顏軍;劉繼芬;榮長利;時廣利;;肺結核患者單核細胞趨化因子蛋白-1基因多態(tài)性的檢測[J];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2013年17期
8 孫冰;崔秀琴;郭玉鳳;李振魁;韓偉;;甘露糖結合凝集素基因多態(tài)性與肺結核的相關性研究[J];重慶醫(yī)學;2012年19期
9 張立強,姚婉貞,何權瀛,王玉柱,任斌,林亞萍;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基因多態(tài)性與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4年08期
10 劉瑋;張芳;趙秋敏;吳曉明;張翠英;田磊;李春芝;張泮河;楊紅;曹務春;;甘露糖結合凝集素基因多態(tài)性與肺結核易感性的研究[J];中國熱帶醫(yī)學;2006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謝俊剛;徐永健;張寧;張珍祥;倪望;陳仕新;;基質金屬蛋白酶組織抑制物2基因多態(tài)性與蛋白質結構和功能的關系[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呼吸病學術會議暨學習班論文匯編[C];2006年
2 王萍;任家庭;馮凱;彭文鴻;賈海英;劉魁;路浩軍;;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10基因多態(tài)性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易感性的關系[A];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年會——2013第十四次全國呼吸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3年
3 肖海;楊洪毅;張照婧;張言鵬;李曉文;;河南漢族人群肺結核與PTPN22基因多態(tài)性相關性分析[A];第十二次全國醫(yī)學遺傳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4年
4 張苑;何荷;李惠萍;;中國DPB患者與HLA-A、B、DR基因多態(tài)性的相關性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三屆全國間質性肺病暨彌漫性泛細支氣管炎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5 車南穎;姜世聞;高鐵杰;李松;張旭霞;張慧;張治國;王黎霞;李傳友;;中國漢族人群Toll樣受體2基因多態(tài)性與肺結核易感性之間關系[A];2010年中國防癆協(xié)會臨床/基礎專業(yè)學術大會匯編[C];2010年
6 段煉;王振東;劉麗;雷蕾;金連弘;申景嶺;;白細胞介素-4和-13基因多態(tài)性與中國東北漢族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易感性的關聯(lián)研究[A];中國解剖學會2013年年會論文文摘匯編[C];2013年
7 汪文斐;張國良;張明霞;邱振剛;陳心春;;IL-6R基因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與肺結核易感性的相關性研究[A];2011年中國防癆協(xié)會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8 吳冠楠;顧曉凌;史東宏;宋勇;;P2X7受體1513和-762位點基因多態(tài)性與肺結核易感性的meta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年會——2013第十四次全國呼吸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3年
9 韓麗莎;裴娟惠;張圓;;ACE和CYP2A6基因多態(tài)性變化與COPD發(fā)病的關系[A];中國病理生理學會第九屆全國代表大會及學術會議論文摘要[C];2010年
10 李天志;錢小順;;IL-6和IL-10基因多態(tài)性與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合并高血壓的關系[A];第五屆中國睡眠醫(yī)學論壇論文匯編[C];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于碧磬;維吾爾族飼鴿者肺免疫相關分子基因多態(tài)性、甲基化與細胞失衡機制的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牛曉翠;SERPINE2基因rs6734100位點基因多態(tài)性與新疆漢族、維吾爾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相關性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6年
2 袁菲;轉化生長因子-β_1基因多態(tài)性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相關性研究[D];南昌大學;2011年
3 劉潔;轉化生長因子-β1基因多態(tài)性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關系[D];泰山醫(yī)學院;2013年
4 夏大慶;超氧化物岐化酶基因多態(tài)性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關系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09年
5 黃河頌;ICAM-1基因K469E多態(tài)性與COPD的相關性及對ICAM-1表達的影響[D];中南大學;2010年
6 周倩倩;戒煙與超氧化物歧化酶3基因多態(tài)性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的影響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0年
7 魏明霞;EC-SOD肝素結合區(qū)基因多態(tài)性與COPD的關系[D];昆明醫(yī)學院;2005年
8 李淑勤;CYP1A1及IL-8基因多態(tài)性與COPD發(fā)病的相關性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09年
9 都勇;HO-1、TNF-α、mEH基因多態(tài)性與COPD相關性研究[D];山東大學;2005年
10 任家庭;220例COPD患者FGF10基因多態(tài)性與COPD易感性的關系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88475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huxijib/1884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