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必凈注射液治療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
本文選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呼吸衰竭; 參考:《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年18期
【摘要】:目的研究血必凈注射液治療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臨床療效。方法 118例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老年患者118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均接受常規(guī)治療,觀察組還接受靜脈滴注血必凈注射液,治療前、治療7 d和14 d自主呼吸時進行血氣分析及峰值呼氣流速(PEF)測定,比較兩組臨床治療指標和臨床療效。結果 1治療前兩組動脈氧分壓(Pa O2)、動脈二氧化碳分壓(Pa CO2)、血氧飽和度(Sa O2)和PEF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7、14 d時觀察組Pa O2、Sa O2、PEF較對照組顯著升高,Pa CO2較對照組顯著降低(P0.01);2觀察組臨床癥狀緩解時間、肺部體征改善時間、X線吸收時間、無創(chuàng)通氣時間和住院時間均較對照組顯著減少(P0.01);3觀察組臨床療效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血必凈注射液治療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臨床療效確切。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Xuebijing injection in treating senil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Methods 118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PD complicated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ll of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therapy,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intravenous drip of Xuebijing injection before treatment. Blood gas analysis and peak expiratory flow rate (PEF) were performed at 7 and 14 days after treatment. The clinical treatment indexes and clinical efficac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1 before treatmen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Pao _ 2), 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O _ 2 (Paco _ 2), blood oxygen saturation (sa _ O _ 2) and PEF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P 0.05). After 714 days of treatment, Pa O _ 2 O _ 2 PEF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 < 0.05). PEF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time of remission of clinical symptom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time of improvement of pulmonary signs and X-ray absorption time,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Xuebijing injection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senile COPD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作者單位】: 河南大學淮河醫(yī)院呼吸內科;
【分類號】:R563.9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敏;付凱;林玲;段曉靜;熊曉琳;;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心肌損害標志物的變化[J];重慶醫(yī)學;2012年28期
2 潘玲;毛德強;;血必凈注射液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J];重慶醫(yī)學;2014年20期
3 瞿云中;彭紅;陳平;向旭東;;胸部物理治療聯(lián)合間歇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應用[J];中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9年07期
4 馬蕾;李興德;張紅星;;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臨床治療體會[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1年03期
5 李飛;李惠;郭彩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衰竭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患者血氣分析動態(tài)變化規(guī)律與預后的關系研究[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3年13期
6 張軍;張宏峰;薛宏斌;袁新建;師軍;;血必凈注射液對重度燒傷患兒早期各器官功能的保護及拮抗應激作用研究[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4年11期
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07年修訂版)[J];中華內科雜志;2007年03期
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療規(guī)范(2011年版)[J];中國醫(y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2012年01期
9 單世民;汪云朋;;低蛋白血癥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預后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年13期
10 陳云輝;鄭利先;羅巍;曾博文;陳自瑜;;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應用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的治療效果[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年18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沈宏韜;顧雪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營養(yǎng)狀況與甲狀腺激素水平的關系[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11年10期
2 侯中寧;;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62例急救臨床效果觀察[J];北方藥學;2012年04期
3 孔祥文;劉洪偉;;培土生金湯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穩(wěn)定期32例臨床觀察[J];浙江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1年06期
4 苑惠清;;從冬病夏治談天人相應與適時治肺病[J];北京中醫(yī)藥;2010年03期
5 李建生;王至婉;王明航;李素云;余學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wěn)定期肺功能與證素及基礎證分布規(guī)律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1年07期
6 劉燕;任輝;陳麗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社會支持對其服藥依從性的影響[J];成都醫(yī)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7 黃勇;崔社懷;李昆霖;韓愛軍;王興勝;;兩種不同霧化吸入劑聯(lián)合應用孟魯司特改善重度COPD穩(wěn)定期患者的作用[J];重慶醫(yī)學;2009年15期
8 官和立;高凌云;楊恂;劉曉俊;;強化血糖控制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高血糖血氣分析的影響[J];重慶醫(yī)學;2010年18期
9 高凌云;楊恂;楊建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高血糖強化血糖控制的醫(yī)療費用特征分析[J];重慶醫(yī)學;2012年02期
10 張祥梅;王海旭;劉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衰竭期病人的腸內營養(yǎng)支持治療[J];腸外與腸內營養(yǎng);2009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建生;王至婉;余學慶;李素云;鄭四平;孫子凱;張偉;賈新華;王明航;王海峰;;COPD急性加重期證候診斷標準的初步驗證[A];第十一次全國中西醫(yī)結合防治呼吸系統(tǒng)疾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2 歐江琴;劉良麗;;加減補肺湯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wěn)定期肺脾氣虛證的臨床研究[A];2011年貴州省中西醫(yī)結合學會呼吸專業(yè)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3 李澤庚;王傳博;韓輝;彭波;童佳兵;楊程;;芪白平肺膠囊對COPD抑郁障礙患者臨床療效觀察[A];第十次中醫(yī)藥防治老年病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2年
4 王麗華;丁雨紅;蘭智慧;;補元湯加味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wěn)定期BODE指數(shù)的影響[A];江西省第二次中西醫(yī)結合呼吸疾病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2年
5 高紅梅;;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搶救肺性腦病療效觀察[A];江西省第二次中西醫(yī)結合呼吸疾病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2年
6 韋炳華;吳海燕;高翔;陳杰;陳孝;;臨床藥師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抗菌藥物應用中的作用[A];2014年廣東省藥師周大會論文集[C];2014年
7 袁鳳;莊素芳;;應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護理對策分析[A];全國高血壓防治知識推廣培訓班暨健康血壓中國行海南?跁撐木C合刊[C];2014年
8 方詞右;傅慧婷;余小萍;王余民;孫文善;;穴位埋線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wěn)定期臨床療效觀察[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第七次民間醫(yī)藥學術交流會暨安徽省民間醫(yī)藥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大會論文匯編[C];2014年
9 王彥華;余小萍;;從脾論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臨床研究[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第十二次中醫(yī)藥防治老年病學術研討會暨老年病防治科研進展學習班會議論文集[C];2014年
10 龍勝規(guī);黃國蘭;龍勝澤;;序貫通氣治療COPD并呼吸衰竭的研究[A];中國轉化醫(yī)學和整合醫(yī)學學術交流會(上海站)論文匯編[C];201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王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大鼠“肺病及腸”的實驗觀察[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2 李先華;二尖瓣主動脈瓣雙瓣置換20年回顧性分析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11年
3 單淑香;不同作用機制藥物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睡眠低氧及噻托溴銨抗炎機制的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1年
4 官振標;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副流感嗜血桿菌感染的臨床和致病性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10年
5 連重光;補氣健脾法治療COPD急性加重期的理論與臨床療效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2年
6 考希良;論肺痰[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13年
7 龔理;發(fā)展“快”、“慢”COPD患者中醫(yī)體質、Th17/Treg平衡及ADAM33基因多態(tài)性差異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3年
8 陳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熱壅肺證與ACE基因多態(tài)性的相關性研究[D];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14年
9 張怡;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胃腸道功能障礙的臨床研究[D];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錢文君;COPD病人T淋巴細胞和細胞因子的檢測及意義[D];蘇州大學;2010年
2 朱曉龍;中藥“穴位貼敷”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腎氣虛型患者臨床療效觀察[D];貴陽中醫(yī)學院;2010年
3 王新;加味清氣化痰湯治療AECOPD痰熱阻肺型的臨床觀察及對氣道粘液高分泌性的影響[D];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4 張群;AECOPD患者痰培養(yǎng)細菌譜分布及耐藥現(xiàn)狀調查分析[D];吉林大學;2011年
5 陳娟;基于認知干預的控煙策略在COPD患者及普通吸煙者戒煙中的應用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6 劉曉慧;四種治療COPD急性加重期細菌感染方案的療效及成本效果分析[D];中南大學;2010年
7 董三軍;新疆維吾爾族白細胞介素13基因多態(tài)性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易感性關聯(lián)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1年
8 王娜娜;162例COPD患者用藥狀況分析[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1年
9 徐麗娜;COPD呼吸衰竭患者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效果相關因素的臨床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1年
10 陳藝慧;COPD患者血漿IL-17、sICAM-1水平變化及相關性研究[D];石河子大學;2009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許道營;張秀洲;宗立庚;劉愛國;姜鳳芹;張玲玲;;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血清炎癥因子和心肌肌鈣蛋白檢測的臨床意義[J];濱州醫(yī)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2 馬巍;楊季紅;馬靜;趙丹寧;;血必凈對大鼠肝缺血-再灌注后全身炎性反應綜合征的干預作用[J];河北醫(yī)藥;2010年24期
3 文紅霞;曹曉曉;邱梅;李敏;李思;;呼吸衰竭患兒心肌損害相關指標分析[J];吉林醫(yī)學;2011年04期
4 葉嘉;文文;林慶安;柳德靈;賴國祥;;谷氨酰胺和生長激素強化營養(yǎng)治療對AECOPD患者營養(yǎng)和免疫狀態(tài)的影響[J];臨床肺科雜志;2012年07期
5 于榮秀;張紅璇;廖火生;;低清蛋白血癥與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臨床轉歸的關系[J];中國全科醫(yī)學;2009年10期
6 陳建南;何平;孫定衛(wèi);;血必凈注射液對重癥肺炎患者的影響研究[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0年27期
7 張瑞城;周桔豐;鄭雪麗;;血必凈對梗阻腎間質炎性損害的干預實驗[J];中國熱帶醫(yī)學;2009年09期
8 孫元瑩;郭茂松;李志軍;王今達;;血必凈注射液對慢性肺心病患者急性加重期血氣分析和心功能影響的臨床研究[J];新中醫(yī);2006年08期
9 馬興璇;劉春明;雷保中;朱勝波;覃廈青;羅曉璐;胡健;;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支氣管肺泡灌洗液細菌培養(yǎng)及藥敏結果分析[J];檢驗醫(yī)學;2008年05期
10 牛玉芹;馬玉英;;血必凈注射液對AOPP患者血清TNF-a、IL-10的干預研究[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0年1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如華,蔣超旦,馬秀琴;大劑量沐舒坦治療呼吸衰竭5例報告[J];蘇州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2年01期
2 何權瀛;呼吸衰竭臨床研究中亟待解決的若干問題[J];實用醫(yī)學雜志;2002年04期
3 溫超峰,何偉,李燕,邢群智;面罩壓力支持通氣治療呼吸衰竭的體會[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2年03期
4 何權瀛;談談呼吸衰竭臨床研究中需要解決的某些問題[J];當代醫(yī)學;2002年03期
5 李薇;李峗;;中西醫(yī)結合治護呼吸衰竭60例療效觀察[J];國醫(yī)論壇;2002年05期
6 劉洪玉,石世同,李亞玲;小嬰兒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致呼吸衰竭1例報告[J];臨床兒科雜志;2002年08期
7 季蓉,曹照龍,何權瀛;甲狀腺機能減退癥致呼吸衰竭的診斷和治療[J];臨床內科雜志;2003年01期
8 邱宜軍,陸億華,徐旭東;經(jīng)面罩(鼻)雙水平氣道正壓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昏迷[J];中國基層醫(yī)藥;2004年08期
9 劉學東,紀霞,黃俊謙;有創(chuàng)通氣治療呼吸衰竭血氧改善不佳的原因分析[J];中國臨床醫(yī)生;2004年09期
10 李新田,彭玲,韋建,游舟,趙晶;惡性腫瘤患者呼吸衰竭原因及預后分析[J];中國煤炭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04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郭兮恒;郭堯華;;呼吸衰竭引起多臟器功能衰竭探討(附72例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內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1995年
2 屠春林;胡建榮;盛飛;唐志軍;余艷芳;劉鶯;朱瑞航;;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呼吸病學術會議暨學習班論文匯編[C];2006年
3 曹相原;;呼吸衰竭患者的營養(yǎng):考慮呼吸商[A];重癥呼吸——肺與多器官衰竭——中華醫(yī)學會第一次重癥呼吸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2年
4 張凱;;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臨床分析[A];2013年河南省重癥醫(yī)學科護理管理新理念及新業(yè)務、新技術研討班論文集[C];2013年
5 王雪;張睢揚;張納新;;繼發(fā)于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的呼吸衰竭的診斷和治療[A];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年會——2013第十四次全國呼吸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3年
6 張永利;萬獻堯;;術后患者呼吸衰竭的危險因素分析[A];中國重癥醫(yī)學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第二屆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重癥醫(yī)學醫(yī)師分會暨第九屆中國病理生理學會危重病醫(yī)學專業(yè)委員會2010年危重病醫(yī)學全國會議會刊[C];2010年
7 葉志中;朱敏;左俊嶺;;中西醫(yī)結合治療重癥肺炎并呼吸衰竭18例[A];2005年全國危重病急救醫(yī)學學術會議學術論文集[C];2005年
8 湯彥;蔣文中;陳美玉;陳芳;溫德良;;簡易呼吸衰竭評估系統(tǒng)地初步探討[A];2006年全國危重病急救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9 植榮昌;梁結柱;劉知陶;徐軼俊;周錦添;;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成敗相關因素的探討[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呼吸病學術會議暨學習班論文匯編[C];2006年
10 李海寧;王丹鳳;劉玉松;王洋;;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肺結核合并呼吸衰竭的療效[A];創(chuàng)新沈陽文集(B)[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朱惠莉;老年人呼吸衰竭的診治特點[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4年
2 朱立明;危重呼吸衰竭救治有了新方法[N];家庭醫(yī)生報;2007年
3 朱立明;我國危重呼吸衰竭救治研究取得進展[N];中國醫(yī)藥報;2007年
4 首醫(yī)大附屬北京朝陽醫(yī)院 詹慶元;搶救呼吸衰竭治療與研究顯著提高[N];北京日報;2010年
5 于英杰;慢性肺心病之呼吸衰竭護理[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9年
6 本報記者 慕欣 魏平 藍愉華(實習);呼吸衰竭:解痙 祛痰 氧療[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11年
7 ;呼吸衰竭的病因及發(fā)病機制[N];農(nóng)村醫(yī)藥報(漢);2008年
8 ;呼吸衰竭的治療[N];農(nóng)村醫(yī)藥報(漢);2007年
9 夏向南;嚴寒季節(jié)老人需防慢性呼吸道衰竭[N];家庭醫(yī)生報;2008年
10 ;呼吸衰竭的診斷要點及分型[N];農(nóng)村醫(yī)藥報(漢);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侯小華;NIPPV治療AECOPD呼吸衰竭并意識障礙的臨床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勇;簡易呼吸衰竭評估系統(tǒng)的建立與評價2[D];暨南大學;2008年
2 鐘曉們;關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臨界呼吸衰竭與呼吸衰竭關系的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06年
3 馮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臨界呼吸衰竭”狀態(tài)的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03年
4 徐麗娜;COPD呼吸衰竭患者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效果相關因素的臨床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1年
5 趙丹;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療效分析[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0年
6 陽永珍;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AECOPD呼吸衰竭并肺性腦病的臨床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9年
7 許東琳;谷氨酰胺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臨床療效[D];暨南大學;2007年
8 李俊升;肺癌根治術后呼吸衰竭的因素及防治[D];大連醫(yī)科大學;2004年
9 郭麗格;吉蘭—巴雷綜合征患者呼吸衰竭的危險因素分析[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2年
10 黃旭東;膽堿酯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中變化的意義[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81259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huxijib/1812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