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友好醫(yī)院2009-2012年肺結核病人診斷與轉診追蹤情況分析
本文選題:結核 切入點:肺 出處:《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4年04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目的通過分析綜合性醫(yī)療機構在結核病防治工作及與結防機構之間合作的情況,探討網(wǎng)絡直報的實施質量,以便提高結核病人轉診到位的比例。方法回顧性分析2009-2012年中日友好醫(yī)院肺結核病人/疑似肺結核病人診斷和轉診追蹤的相關資料,考察結核病發(fā)現(xiàn)水平、防治工作等情況。結果 2009-2012年中日友好醫(yī)院網(wǎng)絡報告肺結核病人/疑似肺結核病人共496例,主動到位率19.0%;追蹤到位率為44.2%;總到位率53.6%;2011年追蹤率為76.4%,較2009年(χ2=6.78,P=0.016)、2010年(χ2=8.52,P=0.038)及2012年(χ2=6.98,P=0.029)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2011年追蹤到位率為66.7%、較2009年(χ2=8.32,P=0.043)及2010年(χ2=7.96,P=0.02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2012年追蹤到位率為55.3%,較2009年(χ2=9.48,P=0.038)及2010年(χ2=8.98,P=0.03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到位肺結核病人中,確診為活動性肺結核病人為154例,占到位病人的57.9%;未到位為230例,未到位率為46.4%,未到位就診的主要原因有患者到非結防機構進行治療、外出等。結論現(xiàn)階段中日友好醫(yī)院診斷肺結核的水平較高,但報告肺結核及疑似肺結核病人的主動到位率相對較低,需繼續(xù)加強綜合性醫(yī)療機構與結防機構的深度合作,提高肺結核病人的發(fā)現(xiàn)及治療管理水平。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quality of direct network reporting by analyzing the situation of tuberculosi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comprehensive medical institutions and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m. Methods the diagnosis and tracing of tuberculosis patients and suspected tuberculosis patients in Sino-Japanese friendly hospitals from 2009 to 2012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and the detection level of tuberculosis was investigated. Results A total of 496 cases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 suspected tuberculosis were reported by the network of China-Japan Friendship Hospitals in 2009-2012. Active arrival rate 19.0; traceability rate 44.2; total arrival rate 53.6; follow-up rate 76.448 on 2011, compared with 2009 (蠂 2 6.78 Pu 0.016), 2010 (蠂 2 8.52P0. 038) and 2010 (蠂 26.98P 0.029); 2010, 66.775%, compared with #date30 (蠂 2 8.32P 0.00) and #date6 # (蠂 2 7.96P0. 025), ther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2012. The traceability rate was 55.3,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2009 (蠂 ~ 2 9.48) and 2010 (蠂 ~ 2 ~ (2) 8.98) (P ~ (0.032)). Of the TB patients in place, 154 cases were diagnosed as activ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patients, accounting for 57.9% of the patients in place; 230 cases were not in place, and the non-arrival rate was 46.4%. The main reasons for failure to see a doctor were that the patients went to non-knockout institutions for treatment. Conclusion the level of diagnosis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in Sino-Japanese friendly hospitals is relatively high at present, but the active arrival rate of reported tuberculosis and suspected pulmonary tuberculosis patients is relatively low. It is necessary to continue to strengthen the deep cooperation between comprehensive medical institutions and preventive organizations.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level of finding and treatment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patients.
【作者單位】: 中日友好醫(yī)院醫(yī)改和醫(yī)療發(fā)展部;中南大學湘雅醫(yī)學院生理學系;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結核病預防控制中心;
【分類號】:R52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依帕爾·艾海提;阿依努爾·莫合買提;;新疆非結核病防治機構網(wǎng)絡直報結核病患者疫情核查與追蹤情況分析[J];疾病預防控制通報;2011年06期
2 羅丹;劉飛鷹;;廣西網(wǎng)絡直報疑似肺結核病人轉診追蹤情況分析[J];應用預防醫(yī)學;2010年01期
3 蔡鳳珠;白云;李盛;施貴昌;張懿行;;上海市浦東新區(qū)2000-2009年肺結核病流行病學特征分析[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0年08期
4 竺麗梅;許衛(wèi)國;彭紅;陸偉;;蘇南地區(qū)肺結核病例人口特征及流動人口病例對當?shù)胤谓Y核疫情的影響[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1年11期
5 蔡靜;汪求真;韓秀霞;趙杰;王玉文;魏來;于濤;趙振蕾;陳沛學;董懷峰;李承坤;孫永葉;馬愛國;;肺結核患者就診臨床表現(xiàn)及變化特點調查分析[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2年05期
6 胡美華;黃欽;;江西省網(wǎng)絡直報肺結核病人轉診與追蹤情況分析[J];江西醫(yī)藥;2010年11期
7 周揚;朱立國;朱葉飛;許衛(wèi)國;彭紅;俞曉紅;汪華;陸偉;虞浩;;省間跨區(qū)域肺結核患者管理程序實施及患者治療轉歸情況分析[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2年10期
8 史四九;方雪暉;程德友;;安徽省涂陽肺結核病人密切接觸者結核病篩查相關影響因素研究[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3年01期
9 劉平;王秀瓊;羅衛(wèi)東;向乾龍;張英;何云玲;謝益瓊;;結防機構與綜合醫(yī)院合作開展肺結核病人轉診及追蹤工作模式初探[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08年08期
10 杜昕;劉二勇;成詩明;;2010年全國登記流動人口新涂陽肺結核患者特征分析[J];中國防癆雜志;2011年08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陸兆華;;2009~2010年南寧市區(qū)流動人口結核病登記情況分析[J];應用預防醫(yī)學;2012年03期
2 張玉;侯雙翼;楊成鳳;周純輝;吳湘;王文清;王曉南;;流動人口結核病健康促進活動的效果評價[J];公共衛(wèi)生與預防醫(yī)學;2012年06期
3 梁建華;張波;張勇;周陽彬;;恩施市2005-2012年結核新登記病例流行病學分析[J];公共衛(wèi)生與預防醫(yī)學;2013年04期
4 楊明飛;王紅;張婷;孫宏偉;;貴州某高校大學生對結核病知識知曉率調查分析[J];貴州醫(yī)藥;2013年08期
5 孫鳳杰;;結核病患者不良心理狀態(tài)調查研究[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3年19期
6 周萍;劉曉俊;程云舫;方正超;袁鳳花;;宜昌市2005-2012年疑似肺結核患者轉診追蹤情況[J];公共衛(wèi)生與預防醫(yī)學;2013年06期
7 彭飛;;黨校學員對結核病患者歧視的干預調查結果分析[J];中國社會醫(yī)學雜志;2013年06期
8 周利;周美蘭;王長武;朱建;張劍;曾文霞;劉華;陳芳;;武漢市漢陽區(qū)流動人口結核病防治知識知曉情況調查分析[J];中國社會醫(yī)學雜志;2014年01期
9 羅虎;祝冰晶;周向東;宮亮;胡建林;楊和平;;重慶某綜合醫(yī)院新發(fā)結核病及結核防治知曉度調查[J];重慶醫(yī)學;2014年08期
10 裴姣;殷菲;李曉松;馮子健;楊維中;;Turnbull方法在四川省結核病空間聚集性分析中的應用初探[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1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閆岱勤;樊辰霞;馮岱;張鑫;亞輝;;內蒙古自治區(qū)全球基金結核病項目流動人口結核病防治實施情況分析[A];科技創(chuàng)新與經(jīng)濟結構調整——第七屆內蒙古自治區(qū)自然科學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C];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朱閔敏;肺結核風險傳播干預與效果評估[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楊潔敏;醫(yī)院與社區(qū)雙向轉診監(jiān)控體系的信息化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2 魏迎東;沈陽市某胸科醫(yī)院結核病人管理模式轉變效果分析[D];吉林大學;2009年
3 賈環(huán);上海市示范區(qū)肺結核病綜合防治管理模式及運行過程評價[D];復旦大學;2012年
4 張玉;湖北省流動人口結核病防治健康促進效果評價研究[D];武漢科技大學;2012年
5 高小嬌;云南省HIV/AIDS患者結核病篩查及治療效果影響因素研究[D];昆明醫(yī)科大學;2013年
6 鄭嵐;湖南省結核病醫(yī)院耐多藥肺結核患者治療依從性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中南大學;2013年
7 朱士玉;不同地區(qū)結核病發(fā)病率的比較及就診延誤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建軍;;非結防機構網(wǎng)絡直報肺結核病人核查追蹤情況分析[J];安徽預防醫(yī)學雜志;2010年01期
2 楊應周;;流動人口結核病控制的難點和對策[J];廣東醫(yī)學;2010年15期
3 陳其琛;雷宇;吳桂鋒;;廣州市2003—2007年流動人口肺結核病患病特征[J];廣東醫(yī)學;2010年24期
4 劉健生;歐漢宏;黃小濤;;潮陽市1990~2002年肺結核病流行病學分析[J];華南預防醫(yī)學;2006年06期
5 李穎,汪洋;流動人口結核病的影響因素研究現(xiàn)狀[J];國外醫(yī)學(社會醫(yī)學分冊);2005年02期
6 劉飛鷹;羅丹;黃敏瑩;李鵑;梁馨元;;2004~2005年廣西非結防機構網(wǎng)絡直報肺結核病人轉診和追蹤分析[J];應用預防醫(yī)學;2006年04期
7 馮秀明;李建文;楊年松;程雙平;;農民工肺結核臨床X線表現(xiàn)及性別、年齡特征[J];黑龍江醫(yī)學;2010年02期
8 戚曉鵬;馬家奇;郭巖;葛輝;;2006年全國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網(wǎng)絡直報情況分析[J];疾病監(jiān)測;2007年04期
9 王麗萍;郭巖;郭青;張春曦;戚曉鵬;馬家奇;楊功煥;;2006年全國法定傳染病網(wǎng)絡報告信息質量評價[J];疾病監(jiān)測;2007年06期
10 趙平;李洪敏;楊智斌;王鹛;張愛潔;張弘;張士懷;;1996~2006年北京市朝陽區(qū)流動人口肺結核病流行特征分析[J];疾病控制雜志;2008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盧祥嬋,潘彩芳,陳家偉;ATM在肺結核診斷中的應用[J];右江民族醫(yī)學院學報;2001年02期
2 趙云虹,閆世明,龐玉林,孫力,馮麗娜;三種結核抗體對肺結核的診斷價值[J];吉林醫(yī)學;2004年02期
3 馬秀玲;血清抗結核抗體對肺結核診斷的作用評價[J];右江民族醫(yī)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4 諸鐘興!215200;急性粟粒型肺結核28例臨床分析[J];臨床內科雜志;2000年03期
5 孫偉民,任永變;肺結核54例誤診原因分析[J];陜西醫(yī)學雜志;2001年03期
6 楊瑞光,姜春浩,方浩,隋春波,費立新;術前中葉肺結核誤診6例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1年05期
7 張彩峰;肺結核的臨床特點及誤診原因(附15例臨床分析)[J];山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02年S1期
8 李生娥,馮希樂,馮孟林;肺結核球誤診54例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2年02期
9 林啟海;肺結核治療失敗112例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2年10期
10 杜延玲 ,白智遠 ,王永勤;老年肺結核126例診治分析[J];陜西醫(yī)學雜志;2003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葉慧;呂曉菊;劉焱斌;;肝結核19例臨床分析[A];第六屆全國抗菌藥物臨床藥理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2 孫緒榮;;包蟲病影像學進展[A];2005年全國醫(yī)學影像技術學術會議西部論壇論文匯編[C];2005年
3 游曉輝;陽長華;楊躍華;朱獻韶;;老年人肺結核的X線平片與CT診斷(附28例分析)[A];第二十一屆航天醫(yī)學年會暨第四屆航天護理年會論文匯編(下冊)[C];2005年
4 石英;何太雯;楊婭玲;顧士民;沈銀忠;盧洪洲;;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合并巨細胞病毒性視網(wǎng)膜炎的診治——附15例報道[A];第六屆全國中醫(yī)中西醫(yī)結合眼科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2007年
5 宋佳;孫志強;金德勤;;腎結核的CT診斷及病理對照研究[A];第十次全國中西醫(yī)結合影像學術研討會暨全國中西醫(yī)結合影像學研究與診斷學習班資料匯編[C];2009年
6 彭紅芬;劉海峰;劉興華;張東友;;MRI檢查對脊柱結核的診斷價值[A];第十次全國中西醫(yī)結合影像學術研討會暨全國中西醫(yī)結合影像學研究與診斷學習班資料匯編[C];2009年
7 劉巧;呂曉菊;劉焱斌;付學勤;;新型隱球菌腦膜炎53例臨床分析[A];第二屆全國深部真菌感染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8 李筱芳;劉維達;沈永年;陳輝;呂桂霞;;多重RT-PCR診斷甲真菌病的實驗研究[A];2007中華醫(yī)學會第二次醫(yī)學真菌學術會議暨醫(yī)學真菌實驗室研究技術新進展學習班論文匯編[C];2007年
9 戴琳孫;林旎;江凌;陳勇;程祖建;歐啟水;;建立FQ-PCR體系定量檢測新型隱球菌CAP10 mRNA及其應用[A];全國臨床免疫檢驗研討會暨第六屆全國臨床免疫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10 李張維;李曉英;陳謙明;曾昕;;3例艾滋病患者的診斷體會[A];第七屆全國口腔黏膜病暨第五屆口腔中西醫(yī)結合大會論文匯編[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通訊員 鄭蘭英;國家結核病專題調研組來疏勒縣調研[N];喀什日報(漢);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趙偉;病毒性肝炎基因芯片診斷技術研究和臨床應用[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4年
2 孫朝暉;基因芯片在病毒性肝炎分子診斷及基因表達譜研究中的應用[D];第一軍醫(yī)大學;2006年
3 萬磊;我國間日瘧原蟲SSUrDNA特定片段體外擴增、序列變異分析及檢測的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199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金兒;組織胞漿菌病3例并文獻復習[D];浙江大學;2007年
2 沈潔;院內深部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學、診斷和預防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6年
3 王文敏;社區(qū)獲得性肺真菌病的診治探討[D];浙江大學;2009年
4 康素明;敗血癥常見致病菌的臨床快速診斷芯片的初步構建[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5年
5 張艷娜;無肺外基礎病的肺曲菌病15例臨床分析并文獻復習[D];廣西醫(yī)科大學;2009年
6 夏曉輝;侵襲性肺曲霉病六例報告及文獻復習[D];鄭州大學;2007年
7 張夢宇;侵襲性曲霉菌感染實時熒光定量PCR檢測新技術的建立及臨床應用[D];第一軍醫(yī)大學;2007年
8 楊美玲;4例發(fā)生在亞熱帶—廣西的類鼻疽病臨床分析[D];廣西醫(yī)科大學;2009年
9 賀麗霞;遼寧省建平縣農村居民丙型肝炎感染及診療現(xiàn)狀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9年
10 滕錄霞;艾滋病合并肺結核影像學征象與CD_4T淋巴細胞計數(shù)的相關性研究[D];鄭州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56578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huxijib/1565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