酮替芬對變應性鼻炎-哮喘綜合征呼出氣一氧化氮的影響
本文關鍵詞: 酮替芬 變應性鼻炎-哮喘綜合征 呼出氣一氧化氮 白細胞介素- 出處:《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7年2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目的:研究酮替芬對變應性鼻炎-哮喘綜合征患者呼出氣一氧化氮(FeNO)的影響。方法:選取2016-01-2017-03期間治療的84例支氣管哮喘伴有變應性鼻炎患者,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分為觀察組(42例)和對照組(42例)。對照組采用止咳、化痰、吸入激素平喘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lián)用酮替芬(1mg/次,2次/d)口服處理,治療1個月后對比分析2組患者FeNO、IL-17的變化情況。結(jié)果:治療前,2組患者一般情況、FeNO測定結(jié)果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治療有效率增高更明顯(P0.05);2組FeNO、IL-17均降低(P0.05,P0.01),且觀察組較對照組下降更明顯,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結(jié)論:酮替芬可明顯降低變應性鼻炎-哮喘綜合征患者的FeNO,降低氣道炎癥反應,其部分機制可能與降低炎癥因子IL-17有關。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ketotifen on allergic rhinitis and asthma syndrome of exhaled nitric oxide (FeNO) effect. Methods: 84 cases of bronchial asthma with allergic rhinitis patients selected during 2016-01-2017-03,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42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42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The cough, phlegm and asthma, inhaled corticosteroid therapy, the observation group in the control group combined with ketotifen (1mg/, 2 /d) oral treatment, compared 2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FeNO after 1 months of treatment, the changes of IL-17. Results: before treatment, 2 groups of patients in general,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he test results of the FeNO difference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treatment efficiency of observation group increased more significantly (P0.05); the 2 groups of FeNO, IL-17 were decreased (P0.05, P0.01),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decreased more significantly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1). Conclusion: ketotifen significantly reduce allergic rhinitis FeNO in patients with asthma syndrome reduces airway inflammation, and some of the mechanisms may be associated with the reduction of inflammatory factor IL-17.
【作者單位】: 華北理工大學附屬醫(yī)院呼吸科;
【基金】:2015年度河北省醫(yī)學科學研究重點課題計劃(No:20150535)
【分類號】:R562.25;R765.2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麗球;;酮替芬治療難治性咳嗽30例[J];中國藥業(yè);2011年11期
2 徐家良;;酮替芬及其臨床應用[J];中級醫(yī)刊;1991年01期
3 黃國伍;;酮替芬配合中藥治療難治性咳嗽臨床分析[J];臨床醫(yī)學工程;2010年02期
4 ;新藥酮替芬簡介[J];國外醫(yī)學.呼吸系統(tǒng)分冊;1985年02期
5 楊玉;酮替芬的臨床應用[J];實用內(nèi)科雜志;1986年11期
6 辛小華,卞如濂;酮替芬作用及療效評估[J];國外醫(yī)學.呼吸系統(tǒng)分冊;1989年04期
7 陶莉莉,陳吉泉,修清玉;葆樂輝和酮替芬防治支氣管哮喘緩解期的隨訪觀察[J];醫(yī)師進修雜志;2003年03期
8 袁雄湘;顧瑞金;;變應性鼻炎基礎研究的近況[J];國外醫(yī)學.耳鼻咽喉科學分冊;1988年02期
9 賴克方,凌培基,宋平方;哮喘豚鼠淋巴細胞β-受體下調(diào)及酮替芬預防作用的實驗研究[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1992年06期
10 趙兵,黃雪強,章如新,凌昌全;變應性鼻炎四項免疫學參數(shù)檢測[J];中華耳鼻咽喉科雜志;1997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麗;胡紅;;變應性鼻炎與支氣管哮喘相關性研究進展[A];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年會——2013第十四次全國呼吸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3年
2 張弘;;花粉過敏季節(jié)期變應性鼻炎與哮喘氣道炎癥的異同[A];中華醫(yī)學會第二次全國變態(tài)反應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3 王欣;;變應性鼻炎與哮喘及其他過敏性疾病的相關性的流行病學調(diào)查分析報告[A];中華醫(yī)學會第二次全國變態(tài)反應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4 韋翊;;變應性鼻炎與哮喘[A];全國中醫(yī)兒科呼吸系統(tǒng)疾病繼續(xù)教育學習班、浙江省中西醫(yī)結(jié)合學會兒科專業(yè)委員會第九次學術年會資料匯編[C];2005年
5 鹿道溫;張幼筠;牛紅衛(wèi);劉愛榮;王鋒;;變應性鼻炎和哮喘是一種疾病的臨床調(diào)查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二次全國變態(tài)反應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6 殷春霞;;變應性鼻炎與支氣管哮喘[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耳鼻喉專業(yè)委員會山東中西醫(yī)結(jié)合學會耳鼻喉專業(yè)委員會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7年
7 馬莉;陳大靈;章如新;汪曉雷;施云劍;季超;黃志俊;錢茂華;黃永娟;管沛;;南通地區(qū)變應性鼻炎與支氣管哮喘患病相關性的遺傳流行病學研究[A];2010全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中青年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8 潘黎明;;杭州地區(qū)變應性鼻炎和哮喘患者的血清變應原監(jiān)測及分析[A];華東六省一市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術會議暨2008年浙江省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8年
9 張麗;胡紅;陳雷;陳一冰;曹璐;;鼻吸入激素對變應性鼻炎伴氣道高反應患者的肺功能影響及其對哮喘的預防作用[A];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年會——2013第十四次全國呼吸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3年
10 尹佳;岳鳳敏;王良錄;何海娟;徐濤;張宏譽;李宏;文利平;孫勁旅;顧建青;韓少梅;葉世泰;;夏秋季花粉癥患者合并變應性鼻炎和變應性哮喘情況及其相互關系的研究[A];第二屆全國變應性鼻炎診療技術學習班講義匯編[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6條
1 康琦;變應性鼻炎 工業(yè)化助長發(fā)病率治療費用不斷攀升[N];中國醫(yī)藥報;2005年
2 蘇楠 林江濤;支氣管哮喘合并變應性鼻炎應同防同治[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4年
3 衛(wèi)敏麗;小心:一年四季的“感冒”[N];中國教育報;2003年
4 一文;急性鼻炎變應性鼻炎之區(qū)別[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2年
5 本報記者 崔大濤;標本兼顧 提升療效[N];中國醫(yī)藥報;2005年
6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瑞金醫(yī)院呼吸科教授 萬歡英 本報記者 魏平 整理;哮喘合并變應性鼻炎:原則一致 建議不同[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劉麗萍;不同變應原哮喘患者臨床特征分析[D];山東大學;2016年
2 胡,
本文編號:151095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huxijib/1510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