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早期子宮頸癌患者淋巴結轉移的高危因素分析

發(fā)布時間:2017-09-11 03:34

  本文關鍵詞:早期子宮頸癌患者淋巴結轉移的高危因素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子宮頸癌 盆腔淋巴結轉移 高危因素


【摘要】:目標:探尋早期子宮頸癌患者淋巴結轉移的高危因素。方法:收集2008年2月至2014年10月之間在重醫(yī)附二院子宮頸癌IB-IIA期子宮頸癌早期患者臨床特點以及免疫組化指標,回顧性分析盆腔發(fā)生淋巴結轉移與臨床病理相關指標之間的關系。結果:35位宮頸癌患者被發(fā)現(xiàn)盆腔淋巴結轉移,Ib期和IIa期的淋巴結轉移率分別為11.0%(16/146)和34.5%(19/55)。肌層浸潤深度為淺肌層-中肌層的患者,淋巴結轉移率為4.7%(5/107);浸潤深度為深肌層的患者淋巴結轉移率為31.9%(30/94)。通過單因素分析的結果表明:宮旁浸潤、FIGO臨床分期、脈管浸潤以及肌層浸潤深度與子宮頸癌患者發(fā)生盆腔內淋巴結轉移密切相關(P0.05)。進一步的多因素分析表明:FIGO臨床分期(OR=2.887;95%CI 1.245-6.698,P=0.014)、肌層浸潤深度(OR=5.961;95%CI 2.105-16.874,P=0.001)、脈管浸潤(OR=2.476;95%CI 1.076-5.696,P=0.033)是子宮頸癌患者發(fā)生盆腔淋巴結轉移的獨立高危因素。此外,免疫組化指標CerbB-2、P53與子宮頸癌患者淋巴結轉密切相關,CerbB-2陽性病人比陰性病人的淋巴結轉移率高出215%(OR=3.158,95%CI 1.414-7.053,p=0.004);P53陽性病人比陰性病人淋巴結轉移率高出319%(OR=4.916,95%CI1.409-17.155,p=0.007)。結論:FIGO臨床分期、深肌層浸潤、脈管浸潤都是評估早期子宮頸癌患者是否發(fā)生盆腔內淋巴結轉移的獨立危險因素。免疫組化指標中CerbB-2和P53的表達與早期子宮頸癌患者發(fā)生淋巴結轉移密切相關。
【關鍵詞】:子宮頸癌 盆腔淋巴結轉移 高危因素
【學位授予單位】:重慶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737.33
【目錄】:
  • 英漢縮略語名詞對照4-5
  • 中文摘要5-7
  • 英文摘要7-9
  • 前言9-10
  • 1 材料與方法10
  • 2 結果10-13
  • 3 討論13-18
  • 全文小結18-19
  • 參考文獻19-25
  • 文獻綜述25-35
  • 參考文獻31-35
  • 致謝35-36
  • 攻讀碩士研究生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36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李琳;邢輝;覃小敏;周敏;;VEGF-C表達與子宮頸癌前哨淋巴結轉移的關系[J];實用癌癥雜志;2016年01期

2 陳林;;MRI與CT灌注成像在宮頸癌宮旁浸潤和淋巴結轉移診斷中的應用[J];上海醫(yī)藥;2015年15期

3 萬安;周穎;曲皖君;王曉麗;趙洪萍;徐兵;孫多祥;趙衛(wèi)東;;子宮頸癌中vimentin和ki-67蛋白表達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4年09期

4 何鮮輝;張霖;蔡尚霞;;子宮頸癌的高分辨率MR征象與病理分期的相關性[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年10期

5 劉倩;楊佳欣;曹冬焱;沈鏗;吳鳴;潘凌亞;向陽;郎景和;;早期宮頸癌低危指標的探討[J];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學報;2012年06期

6 黃玲莎;李美琴;黃文成;;血清鱗狀上皮細胞癌抗原在宮頸癌中的表達及應用[J];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11年16期

7 馮淑瑜,張彥娜,劉建剛;宮頸癌淋巴結轉移的高危因素及預后分析[J];癌癥;2005年10期

,

本文編號:82840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82840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82bb9***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