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人附睪上皮分泌蛋白4、CA125和卵巢惡性腫瘤風險模型在卵巢癌疾病中的診斷價值
本文關鍵詞:血清人附睪上皮分泌蛋白4、CA125和卵巢惡性腫瘤風險模型在卵巢癌疾病中的診斷價值
【摘要】:目的探討血清人附睪上皮分泌蛋白4(HE4)、CA125和卵巢惡性腫瘤風險模型(ROMA)對女性卵巢癌疾病的診斷應用價值。方法選擇經石蠟切片病理報告確診的患者:卵巢癌患者64例(A組)、卵巢良性疾病120例(B組)、健康女性對照者38例(C組)。比較各組HE4、CA125水平,結合絕經狀態(tài),根據(jù)ROMA結果預測卵巢惡性腫瘤的發(fā)病情況。血清HE4、CA125水平檢測使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和微粒子化學發(fā)光法。結果卵巢癌組血清HE4、CA125水平和ROMA值高于健康對照組(P0.05),盆腔良性疾病組血清CA125水平和ROMA值高于健康對照組(P0.05),盆腔良性疾病組HE4水平與健康對照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HE4、CA125和ROMA值的特異性分別為98.33%、80.80%、82.50%;敏感性分別為75.00%、65.62%、81.25%,HE4特異性最好,ROMA值敏感性最好。HE4的陽性率還與患者年齡顯著相關,ROMA指數(shù)的陽性率則與患者年齡、絕經狀態(tài)顯著相關(P0.05)。結論血清HE4、CA125的聯(lián)合檢測及ROMA指數(shù)的計算有助于評估腹盆腔腫塊患者患卵巢癌的風險情況。
【作者單位】: 江蘇南京市婦幼保健醫(yī)院檢驗科;江蘇南京市婦幼保健醫(yī)院婦產科;
【關鍵詞】: 卵巢腫瘤 附睪分泌蛋白質類 CA-抗原
【分類號】:R737.31
【正文快照】: 卵巢癌是病死率最高的女性生殖系統(tǒng)惡性腫瘤。CA125是廣泛應用于卵巢癌診斷及治療效果監(jiān)測的腫瘤指標,但血清CA125僅在50%的I期的期卵巢癌患者中升高,其特異性差[1]。目前已有用血清人附睪上皮分泌蛋白4(HE4)鑒別診斷子宮內膜癌的報道[2],同時也被認為是診斷卵巢癌的一種新型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毛愉燕,葉大風;卵巢惡性腫瘤伴發(fā)貧血相關因素分析[J];浙江預防醫(yī)學;2001年12期
2 本刊編輯部;全國復發(fā)性卵巢惡性腫瘤診斷與治療學術研討會暨學習班征文通知[J];中華婦產科雜志;2002年02期
3 本刊編輯部;全國復發(fā)性卵巢惡性腫瘤診斷與治療學術研討會暨學習班征文通知[J];中華婦產科雜志;2002年04期
4 韓素慧 ,王桂芳 ,陳光輝 ,雷華江 ,陳廉;卵巢惡性腫瘤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的變化[J];中國綜合臨床;2002年09期
5 程瑞萍,王懷祿,曹敏麗,鄭英,孫厚坦,劉俊娥,常虹,呂建紅;二維及彩色多普勒超聲在卵巢惡性腫瘤診斷中的價值[J];中國超聲診斷雜志;2002年03期
6 李力,王麗梅;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與卵巢惡性腫瘤關系的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腫瘤學分冊);2002年06期
7 曹霞,金國應,杜佳秋,王薇,鄭春梅;超聲對卵巢惡性腫瘤早期診斷的探討[J];黑龍江醫(yī)藥科學;2002年05期
8 張爽,陳非;卵巢惡性腫瘤誤診原因分析——附75例報告[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02年04期
9 王冬梅;影像學檢查在卵巢惡性腫瘤分期中的應用[J];醫(yī)學綜述;2004年02期
10 蘇亞娟,高玲娟,王淑敏;測定卵巢惡性腫瘤患者血清基質金屬蛋白酶-2的臨床價值[J];黑龍江醫(yī)藥科學;2004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程瑞萍;王懷祿;曹敏麗;鄭英;孫厚坦;劉俊娥;常虹;呂建紅;;二維及彩色多普勒超聲在卵巢惡性腫瘤診斷中的應用價值[A];中華醫(yī)學會第六次全國超聲醫(yī)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1年
2 張爽;;卵巢惡性腫瘤75例臨床分析[A];中國抗癌協(xié)會婦科腫瘤專業(yè)委員會第六次全國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1年
3 溫放;劉凜;趙宇東;;規(guī)范治療對晚期卵巢惡性腫瘤近期緩解率的影響[A];中國抗癌協(xié)會婦科腫瘤專業(yè)委員會第六次全國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1年
4 周杰;李力;張瑋;黎丹戎;唐步堅;;測定卵巢惡性腫瘤患者血清基質金屬蛋白酶-9的臨床價值[A];中華醫(yī)學會第一屆全球華人婦產科學術大會暨第三次全國婦產科中青年醫(yī)師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7年
5 劉妮平;趙仁峰;;卵巢惡性腫瘤116例臨床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三次全國絕經學術會議暨絕經相關問題學習班論文匯編[C];2011年
6 丁生珍;;卵巢惡性腫瘤的超聲診斷及術后回顧性分析[A];中國超聲醫(yī)學工程學會第九屆全國腹部超聲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2年
7 周曉琴;陸培新;;應用腫瘤標記物聯(lián)合檢測卵巢惡性腫瘤的研究[A];紀念卓越的人民醫(yī)學家林巧稚大夫誕辰100周年——全國婦產科高級學術論壇論文集[C];2001年
8 李聯(lián)昆;;卵巢惡性腫瘤腸轉移的手術處理[A];中國抗癌協(xié)會婦科腫瘤專業(yè)委員會第六次全國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1年
9 張樹麗;鄭陽;欒虹;劉惠敏;;卵巢惡性腫瘤術后的化學治療——31例病歷分析[A];中國抗癌協(xié)會婦科腫瘤專業(yè)委員會第六次全國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1年
10 宮梅;;青少年患卵巢惡性腫瘤誤診三例[A];中國抗癌協(xié)會婦科腫瘤專業(yè)委員會第六次全國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朱介之;候選抑癌基因啟動子甲基化用于卵巢惡性腫瘤早期診斷的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2 王素梅;組織蛋白酶及其組織抑制劑與卵巢癌浸潤轉移關系的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08年
3 洪凡真;卵巢惡性腫瘤多基因甲基化的研究[D];山東大學;2005年
4 劉曉霞;BCCIP基因在人原發(fā)性卵巢惡性腫瘤、腎細胞癌和結腸—直腸癌組織中的表達差異[D];吉林大學;2013年
5 王建英;HLA-G、HLA-E在卵巢惡性腫瘤免疫逃逸中的作用及藥物干預的實驗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60087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600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