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甲基轉移酶抑制劑對子宮內膜異位癥異位灶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17-06-27 19:20
本文關鍵詞:DNA甲基轉移酶抑制劑對子宮內膜異位癥異位灶的影響,,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探討DNA甲基轉移酶抑制劑5-氮-2'-脫氧胞苷對子宮內膜異位癥大鼠模型異位灶的影響。方法:根據大鼠自體移植方法構建大鼠子宮內膜異位癥模型。4周后二次開腹判斷造模是否成功,用游標卡尺測量記錄異位灶體積后將大鼠隨機分為實驗組(n=12)、磷酸鹽緩沖液(PBS)組(n=12)和對照組(n=11),同時選取未造模的正常大鼠作為空白組(n=10)。實驗組大鼠腹腔注射5-氮-2'-脫氧胞苷(2.5 mg/kg·d),PBS組注射等量PBS溶液對照組和空白組未用藥。4周后取大鼠腹腔沖洗液及異位灶標本后處死大鼠,再次用游標卡尺測量備組異位灶體積大小。異位灶組織常規(guī)HE切片后顯微鏡下觀察組織形態(tài)結構。應用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方法和Western Blot法檢測備組異位灶內DNA甲基轉移酶1(DNMT1)的表達情況。收集腹腔沖洗液用Elisa法檢測腫瘤壞死因子(TNF-α)含量。結果:①50只大鼠根據大鼠子宮內膜自體移植方法成功35例,造模成功率為70%(35/50)。②實驗組大鼠經藥物處理后異位灶體積明顯縮小(處理前后病灶體積分別為51.08±12.73 mm~3和5.56±3.68 mm~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③免疫組化檢測實驗組、PBS組、對照組異位灶組織中DNMT1表達的組織學評分分別為2.30±0.97分、3.80±1.77分、4.07±1.92分;Western Blot法檢測實驗組、PBS組、對照組異位灶組織中DNMT1蛋白的相對表達量分別為0.17±0.39、0.29±0.17、0.3 1±0.41。實驗組異位灶組織中DNMT1表達低于PBS組及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④實驗組大鼠腹腔沖洗液中TNF-α含量較PBS組及對照組降低,實驗組、PBS組、對照組均較空白組均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DNA甲基轉移酶抑制劑能明顯減少異位灶中DNMT1的表達及腹腔沖洗液中TNF-α含量,縮小異位灶體積,促進異位灶萎縮,為子宮內膜異位癥的靶向治療提供了依據。
【作者單位】: 武漢大學人民醫(yī)院;武漢市第一醫(yī)院;
【關鍵詞】: 子宮內膜異位癥 DNA甲基化 大鼠模型 DNA甲基轉移酶抑制劑
【分類號】:R711.71
【正文快照】: 目前對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病因、發(fā)病機制及病理生理過程仍不清楚。隨著表觀遺傳學(epigenetics)這一概念的提出及發(fā)展,人們認識到子宮內膜異位癥也許是一種表觀遺傳疾病[1]。表觀遺傳學是指基因表達通過有絲分裂或減數分裂發(fā)生了可遺傳的改變,而DNA序列不發(fā)生改變[2,3],機制主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常振華;;加速房性自身心律伴異位灶折返[J];心電學雜志;1987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馬三崗;;異位灶折返[A];第二屆全國心功能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199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史穎莉;趨化因子介導內外環(huán)境因素誘發(fā)子宮內膜異位癥的作用機制[D];復旦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張麗君;子宮內膜異位癥小鼠模型建立及2,3,7,8-四氯二苯并二惡英對內膜組織中細胞色素芳香化酶P450表達的影響[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1年
本文關鍵詞:DNA甲基轉移酶抑制劑對子宮內膜異位癥異位灶的影響,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9097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49097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