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不同病因所致宮腔粘連的臨床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12-10 14:03
目的研究兩種不同病因所致宮腔粘連(IUA),探討療效及預后。方法將本院生殖內分泌科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因稽留流產清宮后宮腔粘連(IUA)患者85例納入A組,并將同期因人工流產后IUA患者85例納入B組。均行宮腔鏡下宮腔粘連分離術(TCRA),術后輕度粘連采用雌孕激素治療,中重度粘連采用雌孕激素+COOK球囊治療。對比不同病因中不同程度IUA的治療效果及不同病因IUA治療后預后及妊娠結局。結果行TCRA后,兩組宮腔粘連程度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兩組輕度IUA、中重度IUA治療后效果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A組與B組復發(fā)率均較低,妊娠率均達到50%以上,組間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結論不同病因引起的宮腔粘連,術后根據粘連程度采用藥物治療或藥物聯合COOK球囊治療,效果均較好,可減低宮腔粘連、改善宮頸與月經情況,術后復發(fā)率低,從而提高妊娠率。
【文章頁數】:3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 入選標準
1.3 方法
1.4 評價指標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術后宮腔粘連情況
2.2 輕、中重IUA者對癥治療效果
2.3 復發(fā)率與妊娠率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宮腔粘連分離術后輔助治療研究進展[J]. 包媛媛,洛若愚. 中國計劃生育和婦產科. 2019(08)
[2]宮腔鏡下宮腔粘連分離術后綜合治療的臨床應用效果觀察[J]. 潘秀婷,李容芳,李煜文. 中國性科學. 2019(04)
[3]宮腔鏡下不同手術方式治療宮腔粘連的應用效果[J]. 王瑾,何莎,陳瓊,車亞玲. 中國性科學. 2019(04)
[4]不同時期剖宮產瘢痕子宮人工流產患者的情況分析[J]. 蔡惠芬,劉佳,劉小艷,王江,孟珊,王惠,常青. 中國計劃生育和婦產科. 2019(02)
[5]宮腔粘連術后經皮雌二醇凝膠聯合口服阿司匹林腸溶片的療效評估[J]. 林嬡妮,王佩紅. 浙江臨床醫(yī)學. 2019 (02)
[6]中重度宮腔粘連術后三種綜合治療方案的效果分析[J]. 向燕,丁巖. 新疆醫(yī)學. 2018(10)
[7]宮腔鏡下宮腔粘連分離術后患者妊娠情況調查分析[J]. 劉嘉,司景革,齊歆,蘇琦,閆碩. 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 2018(02)
[8]宮腔重度粘連分離術后COOK球囊放置術的臨床觀察[J]. 孫偉娟. 浙江臨床醫(yī)學. 2016 (02)
本文編號:3716880
【文章頁數】:3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 入選標準
1.3 方法
1.4 評價指標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術后宮腔粘連情況
2.2 輕、中重IUA者對癥治療效果
2.3 復發(fā)率與妊娠率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宮腔粘連分離術后輔助治療研究進展[J]. 包媛媛,洛若愚. 中國計劃生育和婦產科. 2019(08)
[2]宮腔鏡下宮腔粘連分離術后綜合治療的臨床應用效果觀察[J]. 潘秀婷,李容芳,李煜文. 中國性科學. 2019(04)
[3]宮腔鏡下不同手術方式治療宮腔粘連的應用效果[J]. 王瑾,何莎,陳瓊,車亞玲. 中國性科學. 2019(04)
[4]不同時期剖宮產瘢痕子宮人工流產患者的情況分析[J]. 蔡惠芬,劉佳,劉小艷,王江,孟珊,王惠,常青. 中國計劃生育和婦產科. 2019(02)
[5]宮腔粘連術后經皮雌二醇凝膠聯合口服阿司匹林腸溶片的療效評估[J]. 林嬡妮,王佩紅. 浙江臨床醫(yī)學. 2019 (02)
[6]中重度宮腔粘連術后三種綜合治療方案的效果分析[J]. 向燕,丁巖. 新疆醫(yī)學. 2018(10)
[7]宮腔鏡下宮腔粘連分離術后患者妊娠情況調查分析[J]. 劉嘉,司景革,齊歆,蘇琦,閆碩. 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 2018(02)
[8]宮腔重度粘連分離術后COOK球囊放置術的臨床觀察[J]. 孫偉娟. 浙江臨床醫(yī)學. 2016 (02)
本文編號:371688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371688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