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CH1通過下調Notch1通路抑制上皮間質轉化參與子宮內膜癌孕激素抵抗
發(fā)布時間:2021-09-30 10:58
研究背景及目的子宮內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是女性生殖器官三大惡性腫瘤之一,其發(fā)病率接近新發(fā)婦科腫瘤的57%。近年來,子宮內膜癌尤其是子宮內膜樣腺癌(Endometrial adenocarcinoma,EAC)呈現(xiàn)發(fā)病率上升及發(fā)病年齡年輕化的特點。對于其中早期低危、有保留生育功能要求的年輕子宮內膜癌患者,大劑量高效孕激素治療是最佳選擇。然而,多中心前瞻性臨床試驗顯示:大于30%的患者在孕激素治療過程中發(fā)生原發(fā)或繼發(fā)耐藥。探究子宮內膜癌孕激素抵抗的分子機制及研發(fā)孕激素的輔助藥物以增強患者對孕激素的敏感性、擴大適應人群以提高孕激素的療效,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細胞命運決定因子(Cell fate determination factor Dachshund,DACH1)是近年發(fā)現(xiàn)的乳癌抑制基因,DACH1的下調表達導致了細胞異常增殖和惡性轉化。本研究揭示了DACH1對子宮內膜癌孕激素耐藥的調節(jié)機制。研究方法1.應用表達譜芯片和生物信息學技術篩選耐藥細胞株及母系細胞株之間的差異基因,構建蛋白互作模型,尋找關鍵基因。2.利用TCGA、GEO子宮內膜癌組織數(shù)據(jù)庫挖...
【文章來源】:山東大學山東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6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3.?5(1)利用GSE17025芯片對PGR共表達基因進行驗證,發(fā)現(xiàn)7個基因(AN01,?S0X17,??CGNL1,DACH1,?RUNDC3B,?SH3YL1和CRISPLD1)在子宮內膜癌和正常內模組織間表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圖1.?3.?5?(1)使用TC?
與母系細胞Ishikawa相比,IshikawaPR細胞上皮性標志物E-cadherin和JP-??catenin表達下調,而間質性標志物Vimentin,?N-cadherin表達上調。以上結果??均表明,孕激素耐藥細胞發(fā)生上皮間質轉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高分化子宮內膜樣癌及子宮內膜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孕激素治療的臨床分析[J]. 俞梅,沈鏗,楊佳欣,黃惠芳,吳鳴,潘凌亞,郎景和,連利娟. 中華婦產科雜志. 2006(04)
本文編號:3415723
【文章來源】:山東大學山東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6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3.?5(1)利用GSE17025芯片對PGR共表達基因進行驗證,發(fā)現(xiàn)7個基因(AN01,?S0X17,??CGNL1,DACH1,?RUNDC3B,?SH3YL1和CRISPLD1)在子宮內膜癌和正常內模組織間表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圖1.?3.?5?(1)使用TC?
與母系細胞Ishikawa相比,IshikawaPR細胞上皮性標志物E-cadherin和JP-??catenin表達下調,而間質性標志物Vimentin,?N-cadherin表達上調。以上結果??均表明,孕激素耐藥細胞發(fā)生上皮間質轉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高分化子宮內膜樣癌及子宮內膜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孕激素治療的臨床分析[J]. 俞梅,沈鏗,楊佳欣,黃惠芳,吳鳴,潘凌亞,郎景和,連利娟. 中華婦產科雜志. 2006(04)
本文編號:341572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341572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