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LP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達及其臨床預后分析的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R737.31
【圖文】:
圖 1:卵巢癌樣本和上皮性卵巢癌細胞系中 TSLP mRNA 水平:(檢測卵巢癌患者病理組織標本卵巢癌組織與鄰近正常組織 TSLP平。(B)實時 RT-PCR 檢測永生化卵巢上皮細胞系 IOSE386 和巢癌細胞系 SKOV3 和 HO8910 TSLP mRNA 表達水平。(C)酶檢測永生化卵巢上皮細胞系 IOSE386 和兩種人上皮性卵巢癌細HO8910 細胞培養(yǎng)上清中 TSLP 的分泌水平。(*P<0.05,**P<0.2.TSLP 在組織芯片中的表達情況2.1 組織芯片整體評估本研究一共制作了六塊組織芯片,平均每塊組織芯片有 40-初步觀察每個組織芯片確定所取組織位置是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卵巢/輸卵管組織和卵巢癌組織特性,結果顯示組織代表性良好織芯片行免疫組化染色,于鏡下觀察,低倍鏡可見組織為類圓形
圖 2.組織芯片外觀示例,掉片明顯的組織未計入統(tǒng)計。2.2 TSLP 在不同細胞組織的表達情況2.2.1 TSLP 在上皮性卵巢癌腫瘤細胞胞漿中的表達本研究收集上皮性卵巢癌標本的組織學類型包括:漿液性、粘液性、子膜性、透明細胞性、移形上皮性、混合性和未分化型等類型,其中絕大部分液性卵巢癌。對這些類型的細胞進行仔細的鏡下觀察,多數(shù)癌細胞有TSLP表主要定位于胞漿。如圖 3 所示, 腫瘤細胞層次增多,異型性明顯,有較多乳突起且乳頭分支多而復雜,成樹枝狀分布,呈現(xiàn)卵巢漿液性囊腺癌的特點。疫組化染色,鏡下可見,TSLP 的表達多呈黃褐色沉淀彌散或團塊狀,分布瘤細胞胞漿中,胞核紫蘭色染色,通常核大深染。TSLP 陽性的細胞均為腫胞,間質的幾乎沒有著色,說明非特異性染色得到較好控制。結果提示,可能由腫瘤細胞直接合成的,并通過分泌發(fā)揮作用。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一品;赫東蕓;黃瓊衛(wèi);盛敏佳;;卵巢癌風險預測模型在上皮性卵巢癌早期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吉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9年04期
2 田佳勛;徐蘭;高巖;張宇華;;卵巢癌風險指數(shù)值在絕經(jīng)前上皮性卵巢癌盆腔轉移中診斷價值研究[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chǎn)科雜志;2018年12期
3 劉利峰;姜計芹;;早期上皮性卵巢癌保留生育功能手術的安全性和臨床療效的研究[J];浙江創(chuàng)傷外科;2018年06期
4 姜亮亮;王晶;;上皮性卵巢癌遠處轉移的診治進展[J];實用腫瘤學雜志;2018年05期
5 張國楠;朱熠;黃建鳴;;紫杉醇在上皮性卵巢癌化療中的雙刃劍效應與對策思考[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chǎn)科雜志;2017年01期
6 夏楊;吳海根;吳瀾;都三平;蘭秋紅;;復發(fā)性上皮性卵巢癌治療時機及治療方案的選擇對預后的影響[J];實用癌癥雜志;2016年12期
7 奚美麗;鹿欣;;上皮性卵巢癌保留生育功能的手術治療[J];實用婦產(chǎn)科雜志;2016年11期
8 戴宇;劉凱;姚秀華;;鈣網(wǎng)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J];黑龍江醫(yī)學;2017年01期
9 魏旭;張國楠;;早期上皮性卵巢癌術后輔助化療及療程對其預后的影響[J];腫瘤預防與治療;2017年02期
10 張炎如;楊大明;;復發(fā)性上皮性卵巢癌的治療進展[J];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2017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海濱;譚布珍;;上皮性卵巢癌維持治療的研究進展[A];2016全國中西醫(yī)結合婦產(chǎn)科研究進展學術研討會暨2016年第一屆江浙滬中西醫(yī)結合婦產(chǎn)科高峰論壇論文及摘要集[C];2016年
2 葉婧;狄文;吳霞;;吲哚胺2,3雙加氧酶在上皮性卵巢癌組織中的表達及其與預后相關性的研究[A];第四屆長三角婦產(chǎn)科學術論壇暨浙江省2009年婦產(chǎn)科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9年
3 程蓓;郭軼男;呂衛(wèi)國;萬小云;陳亞俠;謝幸;;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13例分析[A];第四屆長三角婦產(chǎn)科學術論壇暨浙江省2009年婦產(chǎn)科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9年
4 祝洪瀾;尹璐瑤;梁旭東;崔恒;;非上皮性卵巢癌70例臨床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次全國婦產(chǎn)科學術會議婦科腫瘤會場(婦科腫瘤學組、婦科病理學組)論文匯編[C];2012年
5 葉海燕;陳建國;徐嘉文;陳志紅;;has-miRNA let-7a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次全國婦產(chǎn)科學術會議婦科腫瘤會場(婦科腫瘤學組、婦科病理學組)論文匯編[C];2012年
6 謝敏;李藝;崔恒;;復發(fā)性上皮性卵巢癌的手術治療[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次全國婦產(chǎn)科學術會議婦科腫瘤會場(婦科腫瘤學組、婦科病理學組)論文匯編[C];2012年
7 宋媛;張震宇;;152例上皮性卵巢癌手術及術后化療預后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次全國婦產(chǎn)科學術會議婦科內(nèi)鏡會場(婦科內(nèi)鏡學組)論文匯編[C];2012年
8 宋媛;張震宇;;上皮性卵巢癌手術治療常見并發(fā)癥[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次全國婦產(chǎn)科學術會議婦科內(nèi)鏡會場(婦科內(nèi)鏡學組)論文匯編[C];2012年
9 張丹英;黃麗紅;;多西他賽聯(lián)合奈達鉑治療復發(fā)性上皮性卵巢癌的療效分析[A];全國中西醫(yī)結合卵巢功能調控專題學術會議論文及摘要集[C];2014年
10 應曄;;CA125水平對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理想腫瘤細胞減瘤術預測價值的探討[A];中國抗癌協(xié)會婦科腫瘤專業(yè)委員會第六次全國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本報記者 劉卉;微創(chuàng)技術引ESGE入境[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滕芳;卵巢癌相關circRNA的篩選及circHIPK3功能和機制的初步研究[D];南京醫(yī)科大學;2019年
2 趙靈;化療對上皮性卵巢癌免疫逃逸相關分子CD47和PD-L1表達的影響[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8年
3 喬谷媛;NF1抑制上皮性卵巢癌惡性進展及其機制的探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7年
4 劉晶晶;miR-424-5p負向調控CCNE-1抑制上皮性卵巢癌發(fā)生發(fā)展及其作用機制的研究[D];山東大學;2018年
5 王穩(wěn);尼日菌素對人上皮性卵巢癌細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機制研究[D];山東大學;2017年
6 龍行濤;長鏈非編碼RNA-LSINCT5調控上皮性卵巢癌惡性進展及機制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8年
7 李楠;miR-16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達及抑制卵巢癌細胞侵襲和轉移的作用與機制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8年
8 王蕾;HtrA2/Omi在上皮性卵巢癌組織中的表達及作用機制的實驗研究[D];青島大學;2016年
9 吳裕中;循環(huán)DNA在原發(fā)性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診斷價值研究[D];浙江大學;2004年
10 徐常恩;趨化因子受體在漿液性上皮性卵巢癌腹腔內(nèi)轉移中的作用[D];復旦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沙沙;老年上皮性卵巢癌臨床特點及療效分析[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9年
2 劉麗萍;上皮性卵巢癌外泌體蛋白標志物檢測的研究[D];西南醫(yī)科大學;2019年
3 王巧;328例上皮性卵巢癌臨床病理特征及預后分析[D];成都醫(yī)學院;2019年
4 王s鉦
本文編號:272127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2721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