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宮產子宮切口憩室伴宮腔粘連1例
[Abstract]:A 31-year-old patient was admitted to hospital on August 16, 2015 due to cessation of menstruation in April. Previous menstruation rules, menstrual period of 4 days, cycle of 25 days, in 2009, due to missed abortion in the hospital drug abortion plus uterine clearance, postoperative menstrual volume reduced to half of the original volume, The menstrual cycle was extended to 2 months. In March 2011, hysterosalpingography (HSG) was performed to examine the hysterosalpingography, indicating severe intrauterine adhesion. In May 2011, hysteroscopic hysteroscopy was performed in our hospital, and intrauterine device was placed in (IUD), hysteroscopy. Both sides of the wall showed scar like changes, bilateral uterine angle and transmission.
【作者單位】: 安徽醫(y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
【分類號】:R719.8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龍娜;李瑾;麥慧芬;孫靜;;炔雌醇環(huán)丙孕酮治療剖宮產術后子宮切口憩室37例療效觀察[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5年09期
2 田曉梅;陳守真;張國福;朱瑾;謝潔林;王雪珍;;MRI對剖宮產切口憩室的診斷價值[J];腫瘤影像學;2014年02期
3 丁景新;陳建亮;張宏偉;馮煒煒;易曉芳;張旭垠;朱芝玲;張紹芬;華克勤;;宮腹腔鏡聯(lián)合修補剖宮產術后子宮切口憩室[J];復旦學報(醫(yī)學版);2012年05期
4 郭銀樹;段華;張穎;彭燕蓁;李長東;王燕;;宮腔鏡聯(lián)合B超及腹腔鏡在剖宮產切口憩室診治中的應用[J];中國微創(chuàng)外科雜志;2011年11期
5 符小艷;洪燕;覃伶伶;;經(jīng)陰道超聲對剖宮產后子宮切口憩室的診斷價值[J];海南醫(yī)學;2010年1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娟;;宮腔鏡聯(lián)合B超在二次剖宮產術后子宮切口憩室診斷中的臨床價值分析[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7年10期
2 于梅花;;剖宮產子宮切口憩室治療的現(xiàn)狀及進展研究[J];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7年02期
3 蔡翔;李翠蘭;陳敦金;戴惠如;廖一名;唐詩彥;;陰式三維彩超應用于診治子宮瘢痕憩室的臨床分析[J];中國臨床醫(yī)生雜志;2017年02期
4 許有江;李從青;方政;衛(wèi)兵;王文艷;;剖宮產子宮切口憩室伴宮腔粘連1例[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7年01期
5 劉淼;;宮腔鏡聯(lián)合B超及腹腔鏡在剖宮產切口憩室診治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7年01期
6 駱琦;余志英;董潔;;腹腔鏡聯(lián)合宮腔鏡修補術與陰式修補術治療子宮剖宮產切口憩室對比研究[J];中國醫(yī)學工程;2016年12期
7 蘭莉;湯飛云;岳婷;鄭華敏;鄭磊;周夢林;;三維超聲容積測量對剖宮產切口憩室與異常子宮出血的相關性評價[J];溫州醫(yī)科大學學報;2016年11期
8 程賢鸚;李文娟;張祖娟;李奎;孫進;夏雨萍;;磁共振成像在剖宮產術后子宮切口憩室中的評價應用及臨床處理分析[J];中國內鏡雜志;2016年11期
9 熊輝;楊靖;;剖宮產史子宮中期妊娠引產臨床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年21期
10 郭芳;;炔雌醇環(huán)丙孕酮治療剖宮產術后子宮切口憩室的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6年30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卞海萍;;經(jīng)陰道超聲早期診斷子宮下段切口憩室[J];實用醫(yī)學影像雜志;2013年06期
2 宋丹陽;;超聲對子宮下段切口妊娠的早期診斷價值[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年34期
3 蘇翠紅;李笑天;;剖宮產子宮切口憩室的診療進展[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3年04期
4 丁景新;陳建亮;張宏偉;馮煒煒;易曉芳;張旭垠;朱芝玲;張紹芬;華克勤;;宮腹腔鏡聯(lián)合修補剖宮產術后子宮切口憩室[J];復旦學報(醫(yī)學版);2012年05期
5 許海燕;;陰道超聲在剖宮產術后子宮切口憩室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2年16期
6 葉文賢;;剖宮產后子宮切口憩室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1年26期
7 孫媛媛;趙冬梅;;剖宮產瘢痕妊娠的診斷及治療[J];中國微創(chuàng)外科雜志;2011年08期
8 王克芳;王菊榮;李斌;;腹腔鏡手術治療剖宮產術后子宮瘢痕部位妊娠[J];中國微創(chuàng)外科雜志;2011年06期
9 聶玲;伍瓊芳;陳晶晶;王娜;萬蓉;;7例剖宮產后子宮憩室IVF-ET治療臨床分析[J];現(xiàn)代婦產科進展;2010年12期
10 朱琳;;剖宮產后子宮切口憩室7例分析[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08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雅琴;楊菁;石華;謝青貞;吳庚香;;經(jīng)陰道三維超聲成像在宮腔粘連中的診斷價值[J];臨床超聲醫(yī)學雜志;2011年03期
2 張曉峰;苗杰;;子宮輸卵管造影術在宮腔粘連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2年22期
3 秦虹;張軍喜;王蕾;徐娜;李娟;;宮腔內超聲診斷輕、中度宮腔粘連的價值探討[J];中國計劃生育和婦產科;2013年05期
4 Schenker JG;肖鑄瑗;;宮腔粘連征(Ascherman's syndrome)的最新評價[J];國外醫(yī)學.婦產科學分冊;1983年05期
5 榮抗美;宮腔粘連的診斷與處理[J];濱州醫(yī)學院學報;1993年04期
6 王明陽;;宮腔粘連的診治現(xiàn)狀[J];中外醫(yī)療;2014年09期
7 劉漣;宮腔粘連的宮腔鏡診斷和治療[J];武漢市職工醫(yī)學院學報;2000年03期
8 何曉宇,黃惠娟,宋健;宮腔鏡診治宮腔粘連合并不孕的評價[J];中國微創(chuàng)外科雜志;2002年S1期
9 汪愛兵,丁小蘭,馬萬增;宮腔鏡在宮腔粘連診斷和治療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醫(yī)刊;2004年07期
10 郭寶艷;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宮腔粘連58例[J];中國民間療法;2004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玉環(huán);夏恩蘭;趙玉婷;宋冬梅;周鳳瓊;;大劑量雌激素改善中重度宮腔粘連預后的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次全國婦產科學術會議婦科內鏡會場(婦科內鏡學組)論文匯編[C];2012年
2 上官雪軍;楊梅麗;張琴芳;;三種方式防止宮腔粘連分離手術后再粘連效果的臨床觀察[A];第八次全國婦產科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3 成九梅;夏恩蘭;段華;;轉化生長因子β1在宮腔粘連發(fā)病機制中的作用[A];第八次全國婦產科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4 王慧民;;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宮腔粘連的系統(tǒng)評價[A];第八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婦產科學術大會論文及摘要集[C];2012年
5 張海霞;朱學平;陳芙庭;馬鑫;;經(jīng)陰道超聲三維成像在宮腔粘連診斷中的應用價值[A];2012年浙江省超聲醫(yī)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6 徐開紅;;宮腔粘連的診治現(xiàn)狀[A];2012年浙江省婦產科學及圍產醫(yī)學學術年會暨《婦產科常見疾病規(guī)范化治療新進展》及《圍產醫(yī)學熱點追蹤》學習班論文集[C];2012年
7 花向東;顧小燕;許鋒;張紅洋;王素敏;;200例宮腔粘連診治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次全國婦產科學術會議婦科內鏡會場(婦科內鏡學組)論文匯編[C];2012年
8 周鳳瓊;劉玉環(huán);夏恩蘭;宋冬梅;;結核性宮腔粘連的臨床診治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次全國婦產科學術會議婦科內鏡會場(婦科內鏡學組)論文匯編[C];2012年
9 董明理;;宮腔粘連的危險因素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次全國婦產科學術會議婦科內鏡會場(婦科內鏡學組)論文匯編[C];2012年
10 王寶金;申愛榮;楊淑玲;王魯文;白樺;;宮腔粘連316例臨床療效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次全國婦產科學術會議婦科內鏡會場(婦科內鏡學組)論文匯編[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程懷孟;人流后當心宮腔粘連[N];大眾衛(wèi)生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劉麗文;中藥滋腎養(yǎng)膜方對宮腔粘連內膜修復和妊娠結局的臨床研究[D];湖南中醫(yī)藥大學;2015年
2 楊茜;經(jīng)宮腔鏡宮腔粘連分離術后戊酸雌二醇應用療效分析[D];中南大學;2013年
3 林小娜;改善宮腔粘連預后的臨床和動物實驗研究[D];浙江大學;201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高瑞卿;宮腔粘連的臨床分析及妊娠結局的影響因素分析[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5年
2 張建潔;宮腔粘連分離術對妊娠結局的影響(附76例報道)[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5年
3 祁鑫;陰道用芬嗎通對宮腔粘連的療效觀察[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5年
4 王改;建立機械損傷大鼠宮腔粘連模型及雌激素預防粘連的初步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5年
5 楊蕓;宮腔粘連分離術后再粘連的預防的臨床研究[D];蘇州大學;2015年
6 馬文琴;醫(yī)用膜聯(lián)合球囊預防宮腔粘連術后再粘連的療效觀察和機理研究[D];蘇州大學;2015年
7 周艷;補腎祛瘀法治療中重度宮腔粘連宮腔鏡分離術后的臨床療效觀察[D];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4年
8 徐潔;雌激素受體及基質金屬蛋白酶-9在宮腔粘連中的表達意義[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5年
9 任娟;ER、PR和GHR在宮腔粘連患者子宮內膜組織中的表達及意義[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5年
10 秦琰;子宮球囊支架預防宮腔粘連術后復發(fā)的臨床研究[D];內蒙古民族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229203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2292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