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兒期三尖瓣生理性反流與心臟微小異常的超聲研究
本文選題:超聲檢查 + 產前。 參考:《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2013年18期
【摘要】:目的通過對胎兒期心臟微小異常以及三尖瓣生理性反流的超聲觀察,分析二者發(fā)生的相互關系以及胎兒期三尖瓣生理性反流的多普勒參數特點。方法胎兒超聲心動圖檢測非選擇性人群300例,經產前檢查及產后隨訪除外胎兒及嬰兒心臟疾病,胎兒期動脈導管提前收縮,胎兒心律失常以及孕婦妊娠糖尿病、妊高癥等疾病。統計胎兒三尖瓣生理性反流和心臟微小異常的發(fā)生情況。彩色和脈沖多普勒檢測胎兒期三尖瓣反流的面積、持續(xù)時間以及峰值流速。結果 300例胎兒中,胎兒期三尖瓣生理性反流136例,心臟微小異常者27例(包括心包腔少量積液6例,升主動脈寬于肺動脈主干6例,永存左上腔靜脈4例,二尖瓣少量反流3例,肺動脈瓣少量反流7例,右心房內Chiari's網1例),心臟微小異常的病例中合并三尖瓣生理性反流者17例,統計分析發(fā)現微小異常組和非微小異常組之間,胎兒期三尖瓣生理性反流的發(fā)生率無明顯差異(χ2=3.721,P=0.054),并且反流的面積、持續(xù)時間以及峰值流速亦無明顯差異(P值分別為0.639、0.930和0.185)。結論胎兒期心臟微小異常存在與否,對胎兒期三尖瓣生理性反流的發(fā)生率無明顯影響。胎兒期三尖瓣生理性反流的特點為反流面積較小,峰值流速較低且持續(xù)時間短暫,對胎兒心臟血流動力學無明顯影響。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etal heart microabnormalities and tricuspid valve physiologic reflux in fetal period . In the fetal period ,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area , duration and peak velocity of tricuspid regurgitation .
【作者單位】: 安徽醫(yī)科大學解放軍306臨床學院特診科;解放軍第306醫(yī)院特診科;內蒙古通遼市開魯縣中醫(yī)院超聲科;
【分類號】:R714.5;R445.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吳乃森,接連利,楊延民,劉清華,萬磊,徐延峰;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檢測胎兒心臟三尖瓣返流[J];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2000年05期
2 姬冬輝;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胎兒三尖瓣返流的臨床意義[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1年09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冬妹;單鳳仙;黃向陽;袁奇;王玉婷;胡揚;;超聲心動圖順序節(jié)段分析思路在胎兒心臟結構異常中的診斷價值[J];安徽醫(yī)學;2011年08期
2 楊冰,周啟昌,彭清海,章鳴;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評估正常胎心血流動力學[J];湖南醫(yī)科大學學報;2002年04期
3 吳雨萍;武超;;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胎兒三尖瓣反流的價值[J];南昌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0年08期
4 耿丹明;王鴻;吳琳瑯;王玉新;;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12~14孕周胎兒三尖瓣反流的應用價值[J];臨床超聲醫(yī)學雜志;2013年11期
5 潘全華;劉學剛;;先天性三尖瓣下移畸形的外科手術治療進展[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3年01期
6 鄒勤;鄒雅;李小麗;李智力;何育勝;利祥群;張小飛;;超聲心動圖檢測胎兒三尖瓣反流的價值[J];武警醫(yī)學;2006年11期
7 仉曉紅;宮玉玲;王海燕;孫洪軍;劉傳璽;;心內結構無異常胎兒的心臟瓣膜返流超聲檢查分析[J];中國醫(yī)療設備;2012年02期
8 李月琴;超聲檢測胎兒心臟異常的研究[J];醫(yī)學綜述;2004年05期
9 臧莉華;;產前篩查胎兒先心病的初步體會[J];中國婦幼保健;2009年09期
10 謝小嵐;董衛(wèi)江;張京成;;超聲檢測胎兒三尖瓣反流及評估臨床轉歸的再認識[J];浙江實用醫(yī)學;2011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羅丹;鄧旦;陳重;趙恒;張曉慧;徐丹;李茜;;胎兒三尖瓣返流的動態(tài)觀察與轉歸[A];2013中國西部聲學學術交流會論文集(下)[C];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楊健安;胎兒三尖瓣反流臨床轉歸分析和對臍動脈腦中動脈血流頻譜的影響[D];蘇州大學;2012年
2 曹丹鳴;超聲評價胎兒三尖瓣返流的臨床研究[D];中南大學;2012年
3 潘全華;先天性三尖瓣下移畸形的外科手術治療的進展[D];蚌埠醫(yī)學院;2013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駱志玲;馬永紅;顧云;沈艷;王鈺;;超聲心動圖在胎兒先天性心臟病診斷中的應用[J];陜西醫(yī)學雜志;2009年03期
2 張志雋,王金英;胎兒超聲心動圖860例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3年07期
3 裴秋艷;姜玉新;齊振紅;趙耘;劉望彭;;正常孕10~19周胎兒靜脈導管彩色血流頻譜的初步探討[J];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2005年12期
4 趙丹;蔡愛露;;超聲評價胎兒胼胝體的研究進展[J];中國臨床醫(yī)學影像雜志;2007年11期
5 羅飛;王琰;和朝平;宮寧;;產前超聲診斷臍靜脈瘤1例[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2008年04期
6 趙麗娜!518116;B超評估瘢痕子宮陰道分娩的可行性臨床分析[J];實用醫(yī)學雜志;2001年02期
7 晁桂華,田曉先,李秀群,毛金螽,謝希錦;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的超聲篩選分析[J];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2002年01期
8 朱梅,劉傳璽,李垂平,王月美;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胎兒動脈導管早閉[J];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2004年04期
9 紀偉英;鄭名芳;陳常佩;丁文萍;田紅;;胎兒胸腺發(fā)育的超聲測量[J];中國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10年01期
10 侯敏;閆合理;鄭偉;;超聲診斷胎兒法洛四聯癥合并羊膜囊膨出1例[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2010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鮑玉婷;;超聲心動圖診斷先天性肺靜脈狹窄的價值[A];第九屆全國超聲心動圖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2 黃小琴;萬曉荊;丁桂春;簡文豪;劉梅;張輕;;正常人體心室舒張功能生理性演變特點的超聲研究[A];全國醫(yī)學影像技術學術會議(CMIT-2004)論文匯編[C];2004年
3 孫琳;李治安;楊婭;劉文旭;;冠狀動脈-肺動脈瘺的超聲心動圖特征及臨床分析[A];第九屆全國超聲心動圖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4 李軍;張軍;蘇軍芳;朱霆;張海濱;;主動脈竇瘤破裂封堵的超聲心動圖應用[A];第九屆全國超聲心動圖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5 劉瑩瑩;謝明星;盧曉芳;王新房;呂清;王靜;楊亞利;賀林;鄧荷萍;付曼麗;張玲利;;心臟外傷超聲心動圖特征與診斷價值[A];第九屆全國超聲心動圖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6 趙景宏;唐紅;;超聲心動圖在右心室功能評價中的應用進展[A];2008’促進中西部發(fā)展聲學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8年
7 李景莎;鐘敬泉;孟祥林;曾綺嫻;劉東林;劉紅臻;張運;;國人生理性肺動脈瓣返的發(fā)生率及其意義探討[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次全國超聲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8 鄭根水;;施地瑞瑪生理性海水鼻腔噴霧器在小兒鼻腔護理中的臨床應用[A];2006年浙江省耳鼻咽喉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9 白文娟;唐紅;解俊敏;;肺靜脈畸形引流的超聲診斷[A];2007’促進西部發(fā)展聲學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7年
10 朱朝暉;程午櫻;程欣;黨永紅;;PET檢查如何避開子宮和卵巢的生理性18F-FDG高攝取[A];首屆全國分子核醫(yī)學暨分子影像學學術交流會資料匯編[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曾博;眼皮腫脹不可大意[N];上海中醫(yī)藥報;2008年
2 副主任醫(yī)師 季玉梅;手抖并非都是病[N];醫(yī)藥養(yǎng)生保健報;2007年
3 副主任醫(yī)師 孟懷東;水腫需鑒別[N];醫(yī)藥養(yǎng)生保健報;2007年
4 寧在蘭;眼皮腫脹不能掉以輕心[N];衛(wèi)生與生活報;2007年
5 劉磊;化驗報告的意義[N];農村醫(yī)藥報(漢);2006年
6 實習生 范毓蓉 本報記者 游雪晴;春天犯困,是季節(jié)使然嗎?[N];科技日報;2007年
7 趙長青;聞“聲”辨病[N];健康報;2007年
8 茆海潮;從顫抖看病癥[N];民族醫(yī)藥報;2008年
9 許明瑞;紅細胞的增多與減少[N];農村醫(yī)藥報(漢);2007年
10 ;老年患者抗菌藥物的應用[N];農村醫(yī)藥報(漢);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喻曉娜;自制經靜脈聲學造影劑超聲顯像的實驗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6年
2 陳斌;經胸冠脈血流顯像檢測左前降支狹窄及評價左前降支支架植入前后血流動力學變化的臨床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3 劉昕;超聲二維斑點跟蹤技術評價左室收縮功能的臨床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0年
4 鄭智超;全氟丙烷人血白蛋白微球注射劑左心聲學造影的實驗及臨床應用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5 張清陽;定量組織速度成像結合實時心肌超聲造影技術評價心內膜下心肌缺血局部心肌功能實驗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6 倪銳志;用應變和組織多普勒成像評價心功能[D];昆明醫(yī)學院;2009年
7 鞏曉紅;超聲二維斑點追蹤成像技術評價左心室收縮功能的臨床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9年
8 鄧荷萍;經胸超聲心動圖實時心肌造影成像定量評價動脈粥樣硬化兔模型心肌血流灌注的實驗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9 王敏;雙源CT在小兒先天性心臟病中的應用[D];山東大學;2009年
10 張小用;胸內正壓對正常人左室功能的直接影響及其力學原理[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肖榮香;實時三維超聲心動圖在房間隔缺損中的臨床應用價值[D];山西醫(yī)科大學;2009年
2 羅銀麗;超聲心動圖對肺動脈高壓患者右心室功能的評價[D];廣西醫(yī)科大學;2008年
3 余江水;超聲心動圖對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心臟結構及功能的觀察[D];福建醫(yī)科大學;2009年
4 譚瑤;超聲心動圖對高血壓不同左室構型左右心室功能的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08年
5 杜惠;實時三維超聲心動圖在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中的臨床應用[D];山西醫(yī)科大學;2009年
6 閔生輝;多普勒組織顯像技術評價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室收縮運動的協調性[D];南昌大學;2008年
7 崔紅;應變率顯像技術評價二尖瓣狹窄患者左心室長軸功能的變化及其臨床意義[D];青島大學;2008年
8 彭曉慧;定量組織速度成像與頻譜多普勒對胎兒心臟傳導時間間歇的對照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9 周貴明;超聲二維應變技術評價肺動脈高壓患者右室收縮功能[D];天津醫(yī)科大學;2009年
10 馬淑嫻;二維斑點追蹤成像技術評價糖尿病患者左心室功能早期改變[D];青島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75861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1758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