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子宮內膜和卵巢原發(fā)性雙癌一例及文獻復習

發(fā)布時間:2018-04-13 14:06

  本文選題:子宮內膜 + 卵巢轉移; 參考:《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15年05期


【摘要】:正一、病例摘要患者50歲,孕2產1,糖尿病史1年,末次月經2014年6月13日,因"發(fā)現(xiàn)子宮內膜癌2個月,PA化療2個療程"于2014年7月7日入北京市順義區(qū)婦幼保健院;颊咂剿卦陆浺(guī)律,5/30 d,經量中等,痛經(+)。因"月經量增多1年余,陰道大量出血1次"于2014年4月22日入外院,查HGB 65 g/L,彩超示:宮內膜不均質增
[Abstract]:First, the patient was 50 years old, with 1 pregnancy and 1 year history of diabetes. On June 13, 2014, she was admitted to the MCH Hospital of Shunyi District of Beijing on July 7, 2014 because of "finding endometrial carcinoma for 2 months and two courses of PA chemotherapy".Patients with normal menstrual cycle of 5 / 30 days, menstrual volume of moderate, dysmenorrhea."increased menstrual volume for more than a year, vaginal bleeding once" was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on April 22, 2014, check HGB 65 g / L,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showed: the endometrium increased uneven quality.
【作者單位】: 北京市順義區(qū)婦幼保健院;
【分類號】:R737.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何帆;甘曉玲;胡麗娜;;子宮內膜和卵巢原發(fā)性雙癌10例臨床分析[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2年09期

2 龔云輝;晏云璐;張家文;;子宮內膜和卵巢原發(fā)性雙癌1例[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4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楊東;曹保利;薛鳳霞;;女性生殖道雙原發(fā)癌1例報道并文獻復習[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4年02期

2 徐曉娟;陳雁;唐威;;CT診斷卵巢子宮內膜樣癌[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2013年09期

3 鄒海瓊;柴艷婷;;卵巢子宮內膜樣癌及其合并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臨床及病理分析[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4年05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李林;1、卵巢低級別、高級別漿液性腺癌分子標志物的研究2、40歲以下子宮內膜癌保留卵巢臨床分析[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張璐;子宮內膜和卵巢原發(fā)性雙癌12例臨床分析[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3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董建春,馬艷秋;子宮內膜去除術研究進展[J];山東醫(yī)藥;2001年08期

2 岳曉燕,周應芳,劉運明;子宮內膜去除術的應用現(xiàn)狀與發(fā)展[J];中華婦產科雜志;2001年09期

3 王建明;子宮內膜高度增生誤診一例報告[J];臨床超聲醫(yī)學雜志;2001年S1期

4 王海燕,陳貴安;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及其受體在月經周期子宮內膜中的表達[J];中華婦產科雜志;2002年12期

5 謝梅青;子宮內膜間隙連接通訊研究進展[J];廣東醫(yī)學;2002年05期

6 韓薇薇 ,戴志卓;內在性子宮內膜異位癥婦女外周血和子宮內膜淋巴細胞亞群成分的特點[J];國外醫(yī)學.婦產科學分冊;2002年01期

7 顧麗君;微波子宮內膜去除術的研究與進展[J];上海第二醫(yī)科大學學報;2003年01期

8 葉明珠,林影;子宮內膜胰島素樣生長因子系統(tǒng)的基因表達[J];國外醫(yī)學.婦產科學分冊;2003年05期

9 李文惠,儀孝信,高峰,張鑫;腹壁子宮內膜瘤的診斷與治療[J];中國綜合臨床;2004年07期

10 林善平,方芳,張平安;病理確診子宮內膜廣泛性多樣化生一例[J];臨床誤診誤治;2005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麗娜;;子宮內膜血流與子宮內膜容受性[A];婦科內分泌與輔助生殖論壇論文集[C];2011年

2 陳貴安;王海燕;;子宮內膜出血機理及修復[A];高泌乳素血癥和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3 辛廖冰;范盈盈;;絕經后子宮內膜增厚的臨床與病理分析[A];2012年浙江省婦產科學及圍產醫(yī)學學術年會暨《婦產科常見疾病規(guī)范化治療新進展》及《圍產醫(yī)學熱點追蹤》學習班論文集[C];2012年

4 林俊;阮菲;;子宮內膜去除術[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次全國婦產科學術會議婦科內鏡會場(婦科內鏡學組)論文匯編[C];2012年

5 田文儒;何劍斌;叢霞;曹榮峰;姜忠玲;宋學雄;;產后奶牛子宮內膜的掃描電鏡觀察[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6 周亮;王榮;李蓉;;妊娠和妊娠失敗患者在超排周期第10天子宮內膜差異基因表達譜[A];第一屆中華醫(yī)學會生殖醫(yī)學分會、中國動物學會生殖生物學分會聯(lián)合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7 馬彩輝;李予;王文軍;麥美琪;楊冬梓;陳向紅;張清學;古少君;;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失敗者子宮內膜整合素β3與細胞問隙連接蛋白43表達的研究[A];第二屆全國不育癥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7年

8 張靜;劉莉;;絕經期子宮內膜增厚天然孕酮治療67例臨床觀察[A];中華醫(yī)學會第三次全國絕經學術會議暨絕經相關問題學習班論文匯編[C];2011年

9 尹素芳;陳曉娜;陳曉光;;取子宮內膜組織190例病理性診斷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九次全國婦科腫瘤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10 楊開選;徐煉;萬宇;宋波;何英;葉綠;吳秀麗;楊帆;孫亮;;418例子宮內膜良性疾病會診結果的病理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病理學分會2007年學術年會暨第九屆全國病理大會論文匯編[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馮瑤邋記者 楊麗佳;子宮內膜“搬家”到肺獲復原[N];健康報;2007年

2 海軍總醫(yī)院婦產科 王藹明 王明凱;子宮內膜也會沙化[N];健康報;2013年

3 徐飛;子宮內膜不安分 “游走”全身惹禍端[N];農村醫(yī)藥報(漢);2008年

4 上海市浦東新區(qū)公利醫(yī)院 中醫(yī)科 吳昆倉 主任醫(yī)師;子宮內膜增厚的形成與控制[N];上海中醫(yī)藥報;2008年

5 庚萬煬;當心:子宮內膜亂跑[N];醫(yī)藥養(yǎng)生保健報;2007年

6 韋立功   覃江萍;微波子宮內膜消除術治療月經過多[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3年

7 本報記者 王建影;子宮內膜為何在子宮外瘋長[N];保健時報;2004年

8 趙藍韻;“長腿”的子宮內膜[N];醫(yī)藥養(yǎng)生保健報;2006年

9 河北省河間市人民醫(yī)院 程懷孟;經期氣胸:子宮內膜跑到胸腔[N];大眾衛(wèi)生報;2012年

10 滕成梅;子宮內膜“亂走”怎么辦[N];中國醫(yī)藥報;200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陽艷軍;子宮內膜異位癥人體組織學模型構建及內異癥和非內異癥患者子宮內膜粘附特點分析[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6年

2 路軍麗;連續(xù)聯(lián)合雌、孕激素補充治療中子宮內膜的改變及監(jiān)測的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3年

3 趙靜;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移植治療薄型子宮內膜的實驗研究[D];中南大學;2013年

4 潘曉玉;Claudin-3和claudin-4在子宮內膜惡性轉化中的意義[D];山東大學;2007年

5 叢青;子宮內膜異位癥和絨癌的相關研究[D];復旦大學;2012年

6 盧永超;SK3在早期胚胎發(fā)育、子宮內膜生長及子宮內膜癌發(fā)病中的作用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7 王佳;細胞間隙連接通訊與子宮內膜異位種植[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7年

8 單鐵英;人子宮內膜的體外構建及Ang-(1-7)和AngⅡ對子宮內膜細胞和子宮內膜組織的影響[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4年

9 張雯碧;小鼠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向子宮內膜上皮細胞方向分化的體外研究[D];復旦大學;2010年

10 孫燕;無排卵型功能性子宮出血患者子宮內膜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及基質金屬蛋白酶表達的分子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丁曉靜;子宮內膜干細胞的研究進展[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3年

2 秦定霞;雙酚A對子宮內膜細胞增殖的影響及其機制探討[D];南京醫(yī)科大學;2010年

3 付志紅;降鈣素在子宮內膜的表達調控及其參與著床作用機制的研究[D];第一軍醫(yī)大學;2001年

4 張盛苗;孕激素刺激試驗和陰道超聲對絕經后婦女子宮內膜疾病的篩查[D];青島大學;2002年

5 陳誠;異黃酮改構化合物對子宮內膜組織的生物學效應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7年

6 戎鳳敏;活血化瘀法干預逆轉子宮內膜癌前病變形態(tài)學研究[D];陜西中醫(yī)學院;2014年

7 張巖;Galectin-3在子宮內膜病變中表達的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7年

8 高明霞;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改善子宮內膜狀況的臨床及機理研究[D];蘭州大學;2013年

9 彭丹;宮腔鏡子宮內膜微創(chuàng)術對子宮內膜容受性相關因子表達的影響[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4年

10 周爽;經陰道三維超聲對絕經后正常子宮內膜及內膜良惡性病變的診斷價值[D];復旦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74482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174482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ccd2c***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