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道后壁切口在腹腔鏡手術標本取出中應用研究
本文關鍵詞: 陰道 標本 腹腔鏡手術 出處:《中國實用婦科與產(chǎn)科雜志》2017年06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目的探討經(jīng)陰道后壁中段切口在腹腔鏡手術標本取出中的可行性。方法回顧性分析沈陽市婦嬰醫(yī)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1月婦科病房住院并行腹腔鏡手術患者68例,采用經(jīng)陰道后壁中段切口,將手術標本套袋后取出。結果全部68例行腹腔鏡手術患者,標本套袋后經(jīng)陰道后壁中段切口順利取出,無破裂,無標本殘留,無其他手術并發(fā)癥發(fā)生,術后陰道切口愈合良好。結論陰道后壁中段切口充分利用陰道這一自然通道,取出腹腔鏡手術標本,符合微創(chuàng)原則,便捷有效,易于掌握。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of transvaginal posterior medial incision in the removal of specimens from laparoscopic surgery.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made in the gynecological ward of Shenyang City Gynecological ward from November 2016 to January 2017. Methods Laparoscopic surgery was performed in Shenyang Gynecological ward from November 2016 to January 2017. 68 patients were operated on. Results all 68 patients underwent laparoscopic surgery. After bagging, all 68 patients underwent laparoscopic surgery. After bagging, the incision was successfully removed from the posterior wall of vagina, no rupture and no residual specimens were found. No other complications occurred and the vaginal incision healed well after operation. Conclusion the vaginal incision in the middle part of the posterior wall of vagina can make full use of the natural passage of vagina and take out the specimen of laparoscopic surgery which accords with the principle of minimally invasive and is convenient and effective. Easy to master.
【作者單位】: 沈陽市婦嬰醫(yī)院婦科;
【分類號】:R713.3
【正文快照】: 腹腔鏡手術目前已經(jīng)廣泛應用于婦科臨床,但腫瘤切除后標本的取出仍存在一定問題。如卵巢瘤取瘤過程中的破裂造成腫瘤的污染、播散;子宮肌瘤或子宮標本因術前很難明確腫瘤性質(zhì),使用肌瘤粉碎器存在的惡性腫瘤播散風險以及標本碎片殘留[1]。故尋找一種安全、有效、便捷的標本取出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彥;婦科老年患者腹腔鏡手術特點及臨床經(jīng)驗[J];實用老年醫(yī)學;2003年05期
2 趙宏輝,袁宏宇,柴玉雪;腹腔鏡手術治療卵巢子宮內(nèi)膜異位囊腫臨床探討[J];航空航天醫(yī)藥;2004年03期
3 劉月旺,褚淑華,余梅;腹腔鏡手術后并發(fā)急性腹水2例分析[J];云南醫(yī)藥;2005年05期
4 李明;高竟;張嬋;常軍;聶小成;;腹腔鏡手術治療輸卵管間質(zhì)部妊娠21例分析[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06年09期
5 許紅雁;朱少芳;;卵巢子宮內(nèi)膜異位囊腫的腹腔鏡手術治療[J];現(xiàn)代醫(yī)院;2006年09期
6 周愛玲;王海波;閆西紅;高麗彩;李秀娟;;腹腔鏡手術治療輸卵管間質(zhì)部妊娠18例[J];白求恩軍醫(yī)學院學報;2007年03期
7 ;歡迎選購腹腔鏡手術光盤[J];腹腔鏡外科雜志;2009年03期
8 申賀利;欒建飛;趙欣婷;;多媒體技術在腹腔鏡手術中的應用[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9年21期
9 楊波;羅文彬;肖亮;王林輝;許傳亮;孫穎浩;;如何科學地進行腹腔鏡手術的基礎訓練[J];中華腔鏡泌尿外科雜志(電子版);2009年03期
10 吳乾鳳;張瑩靜;劉正蓉;石杏先;李佳;范蓉;梁寧娜;;腹腔鏡手術治療輸卵管間質(zhì)部妊娠53例[J];中國醫(yī)藥導刊;2009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徐冰梅;;腹腔鏡手術嚴重并發(fā)癥4例分析[A];紀念卓越的人民醫(yī)學家林巧稚大夫誕辰100周年——全國婦產(chǎn)科高級學術論壇論文集[C];2001年
2 劉彥;;婦科腹腔鏡的應用進展[A];第八次全國婦產(chǎn)科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3 袁迎九;后建麗;曹小榮;;腹腔鏡手術治療輸卵管間質(zhì)部妊娠[A];江西省第五次中西醫(yī)結合婦產(chǎn)科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2005年
4 徐開紅;;腹腔鏡手術的發(fā)展與爭議[A];2008年浙江省婦產(chǎn)科學學術年會暨浙江省醫(yī)師協(xié)會婦產(chǎn)科醫(yī)師分會成立大會論文匯編[C];2008年
5 葉宇齊;萬貴平;王佩娟;倪勇艷;;高齡患者腹腔鏡手術分析[A];第八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婦產(chǎn)科學術大會論文及摘要集[C];2012年
6 封娟;秦大蓉;;輸卵管壺腹部妊娠(17周孕)破裂出血腹腔鏡手術治療1例[A];海峽兩岸·婦科不孕不育高峰論壇論文集[C];2008年
7 張鳳格;孫紅敏;魏莉從;米鑫;;腹腔鏡手術并發(fā)癥62例相關因素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次全國婦產(chǎn)科學術會議婦科內(nèi)鏡會場(婦科內(nèi)鏡學組)論文匯編[C];2012年
8 杜煒杰;;腹腔鏡手術在計劃生育領域的應用[A];2005年浙江省婦產(chǎn)科學暨計劃生育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5年
9 曹立幸;司徒儀;陳志強;;腹腔鏡手術在婦科疾病應用中的研究新進展[A];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圍手術期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第二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圍手術期醫(yī)學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10 黃紹強;林金芳;;術中監(jiān)測對腹腔鏡手術皮下氣腫早期診斷的價值[A];首屆滬浙婦產(chǎn)科學術論壇暨2006年浙江省婦產(chǎn)科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4條
1 劉 彥;老年婦女腹腔鏡手術面面觀[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4年
2 盧曉娣;安貞醫(yī)院:腹腔鏡手術占70%[N];科技日報;2000年
3 深圳市副主任醫(yī)師 李江;宮外孕腹腔鏡手術效果好[N];大眾衛(wèi)生報;2003年
4 馮琳;腹腔鏡手術診治婦科疾病[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侯慶香;腹腔鏡手術對腹膜形態(tài)學和細胞因子及粘附分子的影響[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奕;子宮內(nèi)膜癌66例兩種手術方式的臨床研究[D];山東大學;2015年
2 馮小翠;婦科腹腔鏡手術并發(fā)癥發(fā)生的相關因素及防治[D];蚌埠醫(yī)學院;2015年
3 王楠;機器人手術治療子宮內(nèi)膜癌臨床療效對比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醫(yī)學院;2016年
4 劉超;腹腔鏡手術聯(lián)合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治療深部浸潤型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效果分析[D];寧夏醫(yī)科大學;2016年
5 韓飛飛;腹腔鏡手術治療剖宮產(chǎn)瘢痕妊娠的臨床價值[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6年
6 李雅釵;腹腔鏡手術對良性婦科疾病患者免疫功能影響的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6年
7 陳旭;各種腹腔鏡手術方法對大鼠系統(tǒng)免疫功能及腹腔和血液pH值的影響[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2年
8 王文杰;婦科腹腔鏡手術129例臨床觀察[D];吉林大學;2005年
9 鐘樹林;婦科腹腔鏡手術臨床應用價值及相關并發(fā)癥分析[D];汕頭大學;2011年
10 高影茜;中藥聯(lián)合腹腔鏡手術對輸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及臨床療效的影響[D];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44517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1445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