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噬相關基因ULK1在外陰鱗癌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
發(fā)布時間:2017-10-09 20:12
本文關鍵詞:自噬相關基因ULK1在外陰鱗癌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
【摘要】:目的研究自噬相關基因ULK1在外陰鱗癌中的表達及其與外陰鱗癌臨床病理特征和預后的關系。方法收集48例外陰鱗癌組織和20例正常外陰組織,采用免疫組織化學法檢測標本中ULK1的表達,分析其表達與外陰鱗癌患者臨床病理特征之間的關系,并對外陰鱗癌患者進行隨訪以探討ULK1表達與患者預后的相關性。結果 ULK1在正常外陰組織中表達率為80.0%,明顯高于外陰鱗癌組織中的表達率(54.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46)。ULK1表達情況與外陰鱗癌患者FIGO分期(P=0.017)、腫瘤浸潤深度(P=0.028)及淋巴結轉移狀況(P=0.017)顯著相關。ULK1表達陽性患者的生存率明顯優(yōu)于表達陰性的患者(P=0.010)。Cox回歸模型多因素分析結果顯示,ULK1表達是與患者生存時間相關的獨立預后因素(P=0.041)。結論 ULK1在外陰鱗癌中表達下降,且與患者FIGO分期、腫瘤浸潤深度及淋巴結轉移狀況相關,可作為判斷外陰鱗癌預后新的生物學標志物。
【作者單位】: 重慶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腫瘤科;重慶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病理科;重慶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內分泌乳腺外科;
【關鍵詞】: 外陰腫瘤 基因 ULK 自噬 免疫組織化學
【基金】:重慶市教委科學技術研究項目(KJ1400206)~~
【分類號】:R737.35
【正文快照】: 多發(fā),病理類型主要為鱗狀細胞癌(vulvar squamousc e l l c a r c i n o m a)[1-2],病毒感染、性傳播疾病、吸煙、酗酒、肥胖、社會地位低等為其發(fā)病的危險因素,但具體發(fā)病機制仍不十分清楚。自噬(autophagy)是細胞在饑餓、能量缺乏等代謝壓力下的一種“自我消化”過程,為真核,
本文編號:100216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100216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