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21調控大鼠BMSCs向肌成纖維細胞分化的機制研究
本文關鍵詞:miR-21調控大鼠BMSCs向肌成纖維細胞分化的機制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頜骨纖維化 骨髓間充質細胞 肌成纖維細胞 轉化生長因子-β1 miRNA-21
【摘要】:研究報導放療誘導的纖維萎縮機制在放射性頜骨壞死中起重要作用,但具體的調控機制尚不明確。通過多種纖維化疾病研究的文獻發(fā)現mi R-21與TGF-β1在纖維化過程中參與調控作用,因此本實驗通過研究大鼠骨髓間充質細胞向肌成纖維細胞分化的過程,探討mi R-21是否調控了TGF-β1對大鼠骨髓間充質細胞向肌成纖維細胞的誘導分化過程。此研究有望深入闡述放射性頜骨壞死中頜骨纖維萎縮機制的具體調控機制,為進一步治療和預防提供新靶點。目的:檢測TGF-β1誘導大鼠BMSCs成纖維細胞和肌成纖維細胞分化過程中mi R-21的基因表達,同時探討mi R-21在體外大鼠BMSCs成纖維細胞分化過程中的調控作用。為治療頜骨纖維化提供了一個新的靶點。方法:1.原代獲得大鼠骨髓間充質細胞,并進行分離純化培養(yǎng)。并用一定濃度的TGF-β1對大鼠骨髓間充質細胞向肌成纖維細胞進行誘導分化。2.Real-time PCR檢測大鼠骨髓間充質細胞向肌成纖維細胞誘導過程中mi R-21基因表達水平差異。3.利用mi R-21基因模擬物mimics和inhibitor對大鼠骨髓間充質細胞進行轉染,使其過表達或者下調,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檢測肌成纖維細胞的相關基因和蛋白α-SMA的表達,觀察mi R-21對大鼠骨髓間充質細胞的生物學影響。3.mi R-21基因的mimics模擬物轉染大鼠骨髓間充質細胞后,加入一定濃度的TGF-β1,Western blot和免疫細胞化學法檢測肌成纖維細胞的相關蛋白α-SMA的表達,從而明確mi R-21對大鼠骨髓間充質細胞向肌成纖維細胞的調控作用是否與TGF-β1通路相關。結果:本實驗發(fā)現一定濃度的TGF-β1可以誘導大鼠骨髓間充質細胞向肌成纖維細胞分化,在此過程中mi R-21基因的表達上調,并且具有時間依賴性和劑量依賴性。一定濃度的TGF-β1處理后mi R-21表達升高且在處理后的48h表達量達到最高峰值。當TGF-β1的濃度為5ng/ml時,mi R-21的表達最高。人工合成的mi R-21 mimics轉染至大鼠BMSCs后能夠有效提高mi R-21表達量從而促進了細胞α-SMA基因和蛋白的表達,而人工合成的mi R-21 inhibitor轉染后能夠有效下調mi R-21表達量從而降低了細胞α-SMA基因和蛋白的表達;mi R-21 mimics增加了TGF-β1刺激大鼠BMSCs向肌成纖維細胞分化的作用,表明mi R-21為促纖維化的基因。結論:本研究發(fā)現,mi R-21能夠正調控TGF-β1誘導的大鼠骨髓間充質細胞向肌成纖維細胞分化并高表達α-SMA。本研究為纖維萎縮機制的基因水平研究提供了初步理論依據,為抗頜骨纖維化的基因治療提出了新的理論。
【關鍵詞】:頜骨纖維化 骨髓間充質細胞 肌成纖維細胞 轉化生長因子-β1 miRNA-21
【學位授予單位】:上海交通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730.55;R739.91
【目錄】:
- 摘要5-8
- ABSTRACT8-13
- 縮略語表13-15
- 緒論15-21
- 國內外研究現狀15-19
- 本課題研究基礎19-21
- 第一部分 大鼠骨髓間充質細胞的分離培養(yǎng)及多向分化能力鑒定21-37
- 1 材料與方法21-25
- 2 實驗步驟25-30
- 3 結果30-33
- 4 討論33-35
- 5 結論35-37
- 第二部分 外源性TGF-β1 誘導大鼠骨髓間充質細胞MIR-21表達的體外研究37-46
- 1 材料與方法37-38
- 2 實驗步驟38-40
- 3 實驗結果40-42
- 4 討論42-45
- 5 結論45-46
- 第三部分 MIR-21調控大鼠骨髓間充質細胞向肌成纖維細胞分化的體外研究46-59
- 1 材料與方法46-47
- 2 實驗步驟47-49
- 3 實驗結果49-55
- 4 討論55-58
- 5 結論58-59
- 結束語59-62
- 全文總結59-60
- 工作創(chuàng)新點60-61
- 進一步工作計劃61-62
- 參考文獻62-67
- 第一作者文章67-68
- 個人簡歷68-70
- 致謝70-71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春玲;邢新;;肌成纖維細胞與瘢痕[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7年06期
2 谷麗,朱元玨;特發(fā)性肺間質纖維化與肺肌成纖維細胞[J];國外醫(yī)學.呼吸系統分冊;2005年05期
3 張樹欣;肌成纖維細胞與腫瘤[J];第一軍醫(yī)大學學報;1990年S1期
4 汪琴;肌成纖維細胞和傷口收縮的關系(二)[J];國外醫(yī)學(物理醫(yī)學與康復學分冊);1999年04期
5 代天國;何悅;;肌成纖維細胞與頜骨放射性骨壞死[J];中國口腔頜面外科雜志;2014年04期
6 張鵬程;黃榮桂;;腎小管間質纖維化進程中肌成纖維細胞的來源[J];醫(yī)學研究雜志;2013年03期
7 裴娟;覃遠漢;;肌成纖維細胞與腎小球硬化[J];醫(yī)學綜述;2006年22期
8 漆雪梅,劉流;肌成纖維細胞與創(chuàng)傷的關系[J];中華醫(yī)學美容雜志;2001年02期
9 王周南,,孫東旭,趙秉化,李光;大鼠傷口愈合過程中營養(yǎng)不良對肌成纖維細胞及破纖維細胞的影響[J];中國實驗動物學雜志;1994年02期
10 李維才;;肌成纖維細胞及其腫瘤[J];遵義醫(yī)學院學報;1991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高亞兵;彭瑞云;谷慶陽;秦全紅;楊紅;王德文;;肌成纖維細胞在放射復合傷口愈合中變化規(guī)律的研究[A];面向二十一世紀的生物醫(yī)學體視學和軍事病理學論文摘要匯編[C];2000年
2 毛志剛;方勇;;空間形態(tài)結構對肌成纖維細胞的影響[A];中華醫(yī)學會燒傷外科學分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9年
3 章伏生;;肌成纖維細胞在皮膚瘢痕形成過程中的作用[A];浙江省第十六屆燒傷外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4 毛志剛;陸樹良;王西樵;劉英開;;空間形態(tài)結構對肌成纖維細胞的影響[A];第四屆全國燒傷救治專題研討會燒傷感染救治新進展論文匯編[C];2006年
5 劉真;賈赤宇;;MicroRNA-146a在肌成纖維細胞轉化過程中的調控作用[A];2011中國(威海)干細胞與組織工程治療前沿論壇論文集[C];2011年
6 劉真;賈赤宇;;MicroRNA-146a在肌成纖維細胞轉化過程中的調控作用[A];中華醫(yī)學會整形外科學分會第十一次全國會議、中國人民解放軍整形外科學專業(yè)委員會學術交流會、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醫(yī)學美容專業(yè)委員會全國會議論文集[C];2011年
7 郭淑杰;沈偉利;魏堅;高平進;朱鼎良;;轉化生長因子-β1誘導肌成纖維細胞分化過程中基因表達變化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第八次全國心血管病學術會議匯編[C];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楊思思;真核起始因子6(eIF6)在皮膚肌成纖維細胞分化中的作用及機制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5年
2 方碩;干細胞來源的外泌體對成纖維細胞向肌成纖維細胞分化的調控作用及其機制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16年
3 谷麗;TGF-β_1/Smads信號轉導途徑在肺肌成纖維細胞分化中的作用及IFN-γ、地塞米松的影響[D];中國協和醫(yī)科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9條
1 郭宇軒;肌成纖維細胞在放射性頜骨骨壞死發(fā)生機制中作用的初步實驗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6年
2 付水霆;miR-21調控大鼠BMSCs向肌成纖維細胞分化的機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5年
3 劉曼麗;多西環(huán)素對體外培養(yǎng)的牛角膜肌成纖維細胞的生物學影響[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2年
4 謝莉;SAHA對TGF-β誘導人胚肺成纖維細胞向肌成纖維細胞轉化的影響[D];南華大學;2011年
5 夏武;RNA干擾沉默STAT3基因對TGF-β_1誘導的成纖維細胞向肌成纖維細胞轉化的影響及其機制研究[D];新鄉(xiāng)醫(yī)學院;2012年
6 孫斌;百草枯致肺損傷中肌成纖維細胞的骨髓源性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7 牟聯軍;肌成纖維細胞在食管癌組織中的分布及可能的病理學意義[D];汕頭大學;2007年
8 鄭仲余;人臍帶結締組織的肌成纖維細胞[D];暨南大學;2004年
9 董晨光;阿托伐他汀對轉化生長因子-β_1誘導的大鼠肺肌成纖維細胞分化的影響[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65433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fangshe/654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