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時三維超聲心動圖聯(lián)合斑點追蹤技術評價不同部位起搏對右室功能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4-03-02 18:55
目的應用實時三維超聲心動圖聯(lián)合斑點追蹤技術研究不同部位起搏對右室功能的影響。方法選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行雙腔起搏器植入術患者90例,并根據(jù)起搏部位不同分為右室心尖組(RVAP組)、右室間隔組(RVSP組)、希氏束組(HBP組)。術前及術后6個月分別測量二維超聲參數(shù),同時采集實時三維超聲心動圖像并分析右室舒張末期容積、右室收縮末期容積、右室射血分數(shù),應用斑點追蹤技術獲得右室間隔縱向應變及右室游離壁縱向應變。比較三組間及組內上述指標術前及術后變化。結果術后6個月組間三尖瓣環(huán)e’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4),RVAP組明顯小于其他兩組,且RVAP組術后6個月e’及a’均較術前明顯減低(P<0.05)。術前及術后三組間右室舒張末期容積、右室收縮末期容積、右室射血分數(shù)無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術后6個月組間應變指標有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P=0.01,P=0.02),RVAP組明顯低于RVSP組及HBP組。結論實時三維超聲心動圖聯(lián)合斑點追蹤技術是評估不同部位起搏方式術后早期右室功能的可靠方法。RVSP及HBP術后右室功能優(yōu)于RVAP,為安全、有效的起搏方式。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本文編號:3917246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圖1實時三維及斑點追蹤技術分析右室形態(tài)及功能
應用EchoPAC工作站,在4DRVVolume(TT)模式下進行脫機分析,軟件自動切分心臟三維全容積圖像生成6個視圖(圖1A),點擊BeutelRevision,程序自動勾畫出心內膜輪廓,適當結合手動調整追蹤曲線,使乳頭肌、肌小梁及調節(jié)束包含在右心室腔內;點擊Track....
本文編號:391724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fangshe/391724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