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規(guī)MR陰性癲癇3.0T高場MR的形態(tài)學測量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1-12 09:58
目的利用磁共振基于體素的形態(tài)學測量(Voxel-based morphometry, VBM)技術研究常規(guī)磁共振檢查陰性癲癇患者腦灰質結構的改變,同時利用感興趣區(qū)分析法(Region of interest,ROI)分析癲癇常見發(fā)病部位的體積改變,探討異常腦區(qū)域與病程相關性,為癲癇診斷及治療提供影像學依據(jù)。 方法本研究病例組均來自于遵義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門診部,經神經內科及兒科高年資醫(yī)師按照2001年國際抗癲癇聯(lián)盟的診斷標準及其它相關輔助檢查診斷為癲癇患者,共有46例患者進行常規(guī)MRI掃描和3D-T1WI序列掃描,除去有器質性病變及頭動過大患者,共有32例納入病例組,病程0-144月,招募年齡、性別、利手及教育程度與其匹配的32例健康志愿者作為正常對照組。根據(jù)腦電圖異常放電區(qū)域定側,將病例組分為左側組(6例)、右側組(4例)、雙側組(11例);根據(jù)發(fā)作類型,分為全面發(fā)作組(23例)及部分發(fā)作組(9例)ROI分析應用ROI Editor軟件,選取雙側海馬頭、海馬體、杏仁核、丘腦、尾狀核頭部及豆狀核作為感興趣區(qū)測量其體積,采用SPSS19.0單樣本-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VBM分析采用SPM8軟件對原始圖像進行坐標原點調整,分割灰白質及腦脊液圖,對灰質圖創(chuàng)建模版,模版圖經空間標準化及平滑,得到最終圖片,分別將病例組及各亞組與對照組相比,同時將雙側組與左側組、全面發(fā)作組與部分發(fā)作組進行組間分析,統(tǒng)計分析采用兩樣本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相關性分析ROI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進行分析,VBM采用SPM8軟件中Multiple regression進行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病例組與對照組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值分別為0.8、0.431、0.8),兩組均為右利手。ROI分析:與對照組比較,病例組雙側海馬頭、右側杏仁核體積縮小。VBM分析:與對照組比較,病例組左側顳中回、左側楔前葉、左側舌回(BA18)體積縮;左側組左側額下回(BA45)、左側楔前葉體積縮。浑p側組左側枕下回(BA19)、左側顳中回(BA38)、右側顳中回、右側頂下小葉(BA40)體積縮;全面發(fā)作組右側頂下小葉(BA40)、右側小腦扁桃體、右側小腦后葉、右側中央前回(BA4)、右側顳中回、右側顳上回(BA22)、左側舌回、左小腦后葉、左側丘腦、左側腦干體積縮。徊糠中园l(fā)作組左側顳上回(BA38)體積縮小。各亞組間分析:雙側組左側枕中回、左側顳下回(BA20)、左側顳上回、右側胼胝體體積較左側組縮。蝗姘l(fā)作組右頂葉中央后回(BA2)、左側顳上回(BA38)、左側額下回(BA47)、左頂葉中央后回(BA4)、左側枕下回體積縮小。相關性分析:ROI分析發(fā)現(xiàn)病例組、雙側組右側豆狀核體積與病程呈正相關,VBM分析發(fā)現(xiàn)右側顳中回、右側額葉前扣帶回(BA32)、右內側前額葉、右側顳上回-(BA38)、左側顳下回(BA20)、右側頂下小葉(BA40)體積與病程負相關。 結論常規(guī)MR陰性癲癇患者運用3.0T高場MR高分辨3D-T1WI序列能發(fā)現(xiàn)多個腦區(qū)體積縮小,驗證了癲癇網(wǎng)絡的存在;VBM較ROI分析能發(fā)現(xiàn)更多異常腦區(qū),且部分腦區(qū)體積改變與病程負相關,為常規(guī)MR陰性癲癇的臨床診斷及治療提供了影像學依據(jù)。
【學位單位】:遵義醫(yī)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2
【中圖分類】:R445.2;R742.1
【文章目錄】:
英文縮略詞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與方法
結果
討論
結論
參考文獻
綜述
參考文獻
致謝
作者簡介
附件
【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2880605
【學位單位】:遵義醫(yī)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2
【中圖分類】:R445.2;R742.1
【文章目錄】:
英文縮略詞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與方法
結果
討論
結論
參考文獻
綜述
參考文獻
致謝
作者簡介
附件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林元相,康德智,陳振斌,張義成,林章雅,張新偉,徐如祥;癲癇灶的超微結構觀察及與癲癇發(fā)生機制的關系探討[J];中華神經醫(yī)學雜志;2004年04期
2 張泉;張云亭;馮凱琳;張敬;李威;張權;;顳葉癲癇患者的顳葉以外白質MR擴散張量成像研究[J];臨床放射學雜志;2009年01期
3 高旭,張華,井曉榮,田爽,高國棟;難治性癲癇患者致癇灶細胞凋亡現(xiàn)象的研究[J];立體定向和功能性神經外科雜志;2005年05期
4 崔立謙;鄧偉;蔣莉君;黃朝華;陳壯飛;李名立;龔啟勇;李濤;;偏執(zhí)型精神分裂癥和雙相情感障礙躁狂患者腦灰質體積的比較分析[J];四川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0年01期
5 李田 ,廖衛(wèi)平;成人特發(fā)性全面性癲癇的診治[J];中國處方藥;2005年02期
6 于愛紅;李坤成;李琳;善保慈;王玉平;;顳葉內側癲癇全腦灰質基于體素的MRI形態(tài)分析[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2008年07期
7 白卓杰;張志強;盧光明;;磁共振彌散張量成像在內側顳葉癲癇中的應用進展[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2010年01期
本文編號:288060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fangshe/288060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