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二維超聲心動圖(two 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2DE)是一種無創(chuàng)、簡便、直觀、費用低廉的影像學檢查方法,在各種心臟疾病的臨床診療工作中廣泛應用;A及臨床研究結果表明,通過檢測節(jié)段性室壁運動異常(regional wall motion abnormality,RWMA)推測冠狀動脈固定狹窄,尤其是高度狹窄具有較高的特異性。但對2DE在此方面作用的臨床研究較少。本研究通過對臨床擬診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的2DE與CAG結果對照,探討2DE對冠狀動脈狹窄的預測價值及其影響因素。 方法:選擇我院2010年3月至2010年8月同期行2DE、CAG檢查的臨床擬診冠心病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的住院患者173例,男性79例,女性94例,年齡31~80歲,平均年齡62±9歲;颊咴谕谛2DE及CAG檢查。除外高齡(80歲)、急性或陳舊性心肌梗死、嚴重的緩慢或快速心律失常、完全性左束支傳導阻滯、嚴重二尖瓣或主動脈瓣病變、嚴重心功能不全(Ⅲ~Ⅳ級)、各型心肌病、先心病、冠脈起源異常、三支彌漫病變、嚴重左主干病變、慢性閉塞病變或存在冠狀動脈心肌橋的患者。超聲檢查采用目測法,按美國超聲心動圖學會推薦的16節(jié)段法,觀察有無節(jié)段性室壁運動異常,包括運動減弱、運動消失、反常運動。凡發(fā)現其中一項即定為陽性。2DE檢查后2周內行CAG檢查。對于血管直徑≥2mm的冠狀動脈,參考美國心臟病學會的冠狀動脈分段方法,以節(jié)段為單位進行影像學評價。冠狀動脈狹窄分級:(1)正常:未見狹窄;(2)輕度狹窄:管腔直徑減少程度50%;(3)中度狹窄:管腔直徑減少程度≥50%但75%;(4)高度狹窄:管腔直徑減少程度≥75%。各支血管中任一段符合中、高度狹窄,則診斷為冠心病,反之為非冠心病。冠心病者按包含≥50%狹窄血管節(jié)段的病變血管支數的多少,分為單支、雙支、三支病變。多支病變指雙支或三支病變。以CAG結果為標準,按冠脈三支血管標準供血范圍判斷與超聲檢查結果之間是否符合,評價2DE診斷冠狀動脈脈狹窄的敏感性、特異性、陽性預測值及陰性預測值,并分析影響超聲室壁運動異常檢出率及準確性的因素。 結果: 1173例患者中有34例被檢出存在超聲室壁運動異常,均為運動減弱。 2173例患者CAG檢查發(fā)現,管腔直徑≥2mm的病變血管節(jié)段數共198個,由多到少依次為LAD(100個)、RCA(54個)、LCX(44個)!50%狹窄的血管節(jié)段占69.70%(138/198),≥75%狹窄的占46.46%(92/198)。病例按狹窄程度分為:正常組54例,輕度狹窄組31例,中度狹窄組22例,高度狹窄組66例。按病變血管支數分為:單支病變組51例,雙支病變組24例,三支病變組13例。 3超聲陽性結果病例按冠脈狹窄程度分為:正常組7例,輕度狹窄組4例,中度狹窄組1例,高度狹窄組22例。高度狹窄組中有2例超聲結果分別為前間隔運動減弱、前壁運動減弱,與CAG狹窄冠脈供血范圍不符,均按陰性結果對待。CAG判定的冠脈狹窄病例與非狹窄病例的2DE檢查結果之間,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敏感度21.01%(25/119),特異度87.04%(47/54),陽性預測值78.13%(25/32),陰性預測值33.33%(47/141)。CAG診斷的冠心病病例與非冠心病病例的超聲檢查結果之間,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敏感度23.86%(21/88),特異度87.06%(74/85),陽性預測值65.63%(21/32),陰性預測值52.48%(74/141),正確率54.91%(95/173)。CAG判定的高度狹窄病例與輕中度狹窄病例的超聲檢查結果之間,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0.006<0.05),敏感度30.30%(20/66),特異度90.57%(48/53)。超聲陽性結果病例按病變血管支數分為:單支病變組8例,雙支病變組8例,三支病變組5例。2DE與CAG判定的單支、雙支、三支病變的符合率分別為:15.69%(8/51)、33.33%(8/24)和38.46%(5/13)。多支病變病例與單支病變病例的超聲檢查結果之間,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0.035<0.05)。 結論: 12DE診斷冠心病特異度較高,但敏感度偏低,對狹窄程度輕和(或)供血范圍小的冠脈病變假陰性率高,在臨床工作中需綜合考慮。 2影響冠脈病變超聲檢出有多種因素,包括冠狀動脈狹窄程度、病變血管支數、病變部位等。
【學位單位】:河北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2
【中圖分類】:R445.1;R543
【文章目錄】: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與方法
結果
附表
討論
結論
參考文獻
綜述 超聲心動圖在冠心病臨床診療中的應用
參考文獻
致謝
個人簡歷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寧寧;姚煒;趙玉華;李梅;席艷;陸奉駒;張海春;;冠心病患者常規(guī)超聲心動圖特征表現及診斷價值[J];第二軍醫(yī)大學學報;2009年09期
2 陳德偉;超聲心動圖診斷冠心病的價值及進展[J];福建醫(yī)科大學學報;2002年S1期
3 楊青苗,劉望彭,康春松,李天亮,王健,楊興益;負荷超聲心動圖檢測冠心病室壁運動異常及室壁冠脈血供對應關系的研究[J];臨床超聲醫(yī)學雜志;2003年03期
4 王效增,李蘭蓀,韓雅玲;心電圖正常的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冠狀動脈造影特點[J];臨床心血管病雜志;2002年10期
5 吳丹;劉霞;;超聲心動圖檢測室壁節(jié)段性運動異常與室壁冠脈血供對應關系的研究[J];寧夏醫(yī)學雜志;2009年03期
6 孫紅光;李澄;於曉平;徐俊;秦愛平;;應用超聲心動圖左室壁運動異常節(jié)段推測冠心病相關狹窄血管——與冠脈造影對比研究[J];中國醫(yī)學計算機成像雜志;2006年02期
7 陳孝良,陳士良,韓大英;犬冠狀動脈狹窄程度與血液動力學改變的相關分析[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1991年06期
8 夏紅梅,高云華,楊成業(yè);彩色室壁運動技術評價冠心病節(jié)段性室壁運動的臨床研究[J];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2000年06期
9 孫立濤,田家瑋,冷曉萍,馬娜;QTVI位移圖在冠心病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2005年08期
10 田新橋;錢蘊秋;李軍;張海濱;李紅玲;郭文怡;梁軍;;組織速度、應變率與應變成像診斷冠心病的臨床對比研究[J];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2007年03期
本文編號:
282820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fangshe/2828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