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彌散加權成像對腰椎Modic改變的應用價值探討
【學位授予單位】:復旦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R445.2;R681.52
【圖文】:
圖3女62歲腰5椎體下緣、骶1椎體上緣見條帶狀K:T1、長T2信號,DWI像上里高信號,并伴腰5-慨1椎間盤信號減低、椎間盤突出。①②③分別代表b為150、350、500 s/mm2時的DWI影像。A代表b為150 s/mm-時的ADC圖,其eADC圖及b為350、500 s/mm-時的ADC圖像上病變顯示不清(沒有列入框內)。b為150 s/mm2時的ADC及eADC值分別為1.96X s/mm2、0.745; b 為 350 s/mm^ 時的 ADC 及 eADC 值分別為 1.58X 10_3 s/mm% 0.590。
圖4女57歲腰5椎體卜-緣、骶1椎體上緣見條狀短T1高信號短T2低信“^^,DWI像上為低信號,并見腰4-5、腰5-骶1椎間盤變性、突出。①②③分別代表b為150、350、500 s/mm2時的DWI影像。A圖代表b值為150s/_2時的ADC、eADC圖,病變在圖像上顯示不清。b值為150s/mm2時的 ADC 及 eADC 值分別為 1.58X 10_3 s/mm\ 0.790; b 為 350s/mm2 時的 ADC 及 eADC 值分別為 1.15X10-3s/mni2、0.671。
圖6女26歲腰4椎體卜緣、腰5椎體上緣見條片狀T1WI低信號,T2WI不均勾高信號,DWI不均么J高信號,并伴腰4一骶1椎間盤變性、輕度突出;ADC圖及eADC圖能顯示病變。b為150 s/mm^ 時的 ADC 及 eADC 值分別為 1.86X 10"^ s/mm\0.757; b 為 350 s/mm"時的 ADC 及 eADC值分別為 1.53X10.3 s/mm2、0.588。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馮碩;田偉;劉波;李勤;張貴林;胡臨;李志宇;袁強;;腰椎疾病病因、診療方法的研究[J];醫(yī)學與哲學(臨床決策論壇版);2006年11期
2 吳學志,鄭泉福;試述推拿治療腰椎疾病的手法及作用[J];按摩與導引;2002年06期
3 凌寒;;正視問題,推進我國腰椎外科學科發(fā)展——訪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yī)院骨科主任、首都醫(yī)科大學骨外科學系主任海涌教授[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2年19期
4 王紅琴;白小芹;;胸腰椎疾病患者床上使用便盆的方法介紹[J];山西醫(yī)藥雜志(下半月刊);2012年08期
5 蒯聲政;周文鈺;廖振華;劉偉強;;腰椎疾病的定性和定量評估方法[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14年07期
6 張光峰;;中老年人如何遠離腰椎疾病[J];醫(yī)藥保健雜志;2009年15期
7 林紅,董健;退變性腰椎疾病的診斷和治療[J];臨床骨科雜志;2005年04期
8 張力人;林永祥;潘奇;;老年腰椎疾病的手術治療[J];吉林醫(yī)學;2011年13期
9 劉繼成;王文軍;;組合微創(chuàng)技術在腰椎疾病中的應用[J];骨科;2013年03期
10 劉婷;;腰椎疾病的基礎療法[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4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田紀偉;;動態(tài)固定在下腰椎疾病中的應用選擇[A];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脊柱醫(yī)學專業(yè)委員會第六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3年
2 張爍;;1例腰椎疾病合并神經官能癥患者的心理護理[A];中華護理學會第9屆全國造口、傷口、失禁護理學術交流會議、中華護理學會全國外科護理學術交流會議、中華護理學會全國神經內、外科護理學術交流會議論文匯編[C];2012年
3 王繼偉;;腰椎疾病的生物力學與“椎曲論”[A];全國第六次中國整脊學學術交流大會論文集[C];2010年
4 王文軍;宋西正;王麓山;姚女兆;劉繼成;;組合微創(chuàng)技術在腰椎疾病中的應用[A];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脊柱醫(yī)學專業(yè)委員會第五屆學術年會暨第二屆專業(yè)委員會換屆選舉會議論文集[C];2012年
5 陳晶;;16排螺旋CT掃描MPR重建技術在腰椎疾病診斷中的作用[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三屆全國放射學大會論文匯編(下冊)[C];2006年
6 邵詠新;高小雁;;應用骨水泥加強技術治療骨質疏松合并腰椎疾病患者的護理[A];全國門急診護理學術交流會議、第14屆全國骨科護理學術交流會議論文匯編[C];2012年
7 徐少克;;經皮穿刺內鏡手術在腰椎疾病的應用[A];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神經外科醫(yī)師分會第二屆全國代表大會論文匯編[C];2007年
8 徐華梓;;腰椎疾病手術指證如何確定[A];2011年浙江省骨科學學術年會暨骨關節(jié)創(chuàng)傷診治新進展學習班資料集[C];2011年
9 劉改芳;吳婧;孟霞;;重視腰椎外傷和手術患者胃腸道癥狀[A];中國中西醫(yī)結合第十九次全國消化病學術會議暨國家級中西醫(yī)結合消化疾病新進展學習班論文匯編[C];2007年
10 夏群;苗軍;;微創(chuàng)腹膜外入路技術在腰椎前路手術中的應用[A];2009第十七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骨傷科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健康時報實習記者 王睿茜 駐武警總醫(yī)院特約記者 張薇;中國專家發(fā)現(xiàn)新型腰椎疾病[N];健康時報;2012年
2 第四軍醫(yī)大學一附院神經外科主任醫(yī)師 賀曉生;腰椎疾病的四大原因[N];保健時報;2010年
3 成都中醫(yī)藥大學 王久源 王錦;腰痛寧膠囊可有效治療腰椎疾病[N];健康報;2011年
4 張獻懷;腰椎外科診治方案亟須規(guī)范化[N];中國醫(yī)藥報;2009年
5 江邵琴;腰椎保健法:倒走[N];保健時報;2005年
6 駐滬記者 魏峗;正解腰椎[N];醫(yī)藥經濟報;2010年
7 劉長信;保養(yǎng)腰椎,不妨做做腰肌操[N];健康時報;2007年
8 高春華;我國科學家發(fā)現(xiàn)一種新的腰椎疾病[N];科技日報;2012年
9 高春華;我國發(fā)現(xiàn)一種新腰椎疾病[N];健康報;2012年
10 北京積水潭醫(yī)院康復科主任 郭險峰;挪威老人腰痛用“懸吊”[N];健康時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肖智韜;基于非線性有限元法的人體腰椎強度預測及其在腰椎相關疾病中的應用[D];吉林大學;2013年
2 阮狄克;退行性相關脊柱疾病的臨床與基礎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管文浩;腰椎有限元模型的建立與脊柱牽引過程中的仿真研究[D];鄭州大學;2012年
2 張志敏;腰椎不同長度固定對腰骶節(jié)段退變影響的生物力學研究[D];河北北方學院;2013年
3 董榮鵬;腰椎非融合內固定術后穩(wěn)定性及相鄰節(jié)段退變分析[D];吉林大學;2012年
4 吳溢峰;腰椎經椎弓根動態(tài)固定裝置的三維有限元分析[D];廣州醫(yī)學院;2011年
5 季冬東;腰椎后路不同術式對腰椎穩(wěn)定性的評價[D];南京醫(yī)科大學;2010年
6 李文選;腰椎Modic改變在腰腿痛病例中的分布及相關因素的初步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7 張久超;應用腰椎動態(tài)穩(wěn)定系統(tǒng)治療腰椎退行性疾病的臨床觀察研究[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13年
8 杜現(xiàn)法;微創(chuàng)TLIF對腰椎矢狀面平衡影響的研究[D];青島大學;2013年
9 孔繁林;新型腰椎動態(tài)椎弓根螺釘的研制及其初步的生物力學研究[D];蘇州大學;2013年
10 林秋燕;中藥熏洗對腰椎單側固定術后康復的影響[D];福建中醫(yī)藥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80578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fangshe/2805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