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囊性病變的MRI診斷與鑒別診斷
發(fā)布時間:2020-07-24 11:58
【摘要】: 目的分析卵巢囊性病變的MRI影像學特點,探討低場強MRI掃描對卵巢囊性病變的診斷價值。 材料和方法選擇2005年4月-2007年3月經臨床檢查擬診卵巢囊性病變的患者34例,年齡18-76歲,平均37.5歲,所有病例術前行MR常規(guī)檢查,常規(guī)掃描包括T1WI、T2WI、SPIR脂肪抑制序列,6例行T1WI增強掃描,之前均行超聲波檢查。22例臨床癥狀中,主要表現下腹不適,墜脹,腹部包塊,不規(guī)則陰道出血,月經失調,痛經進行性加重以及不孕等癥狀;12例無臨床表現,僅由常規(guī)檢查偶然發(fā)現。所有病例均行手術、腹腔鏡得到相應病理結果,予以證實。 結果34例卵巢囊性病變共44個病灶。①卵巢單純囊腫6例,表現為長T1長T2信號,直徑1.2-4.8cm,呈單發(fā)類圓形,邊界清,包膜完整,囊內信號均勻,薄壁光滑,增強后不強化;②巧克力囊腫5例7個病灶,單發(fā)3例,多發(fā)2例,橢圓形病變,厚壁3例,薄壁2例,短T1長T2有3例,短T1短T2有1例,T1T2混雜信號1例,3例病灶底部可見云絮狀暗信號影沉積;③卵巢冠囊腫2例,圓形1例,橢圓形1例,呈長T1長T2信號,直徑8-12cm;④卵巢腹膜包裹性囊腫2例,均有盆腔手術史,呈不規(guī)則的囊性包塊,沿腸管走行,壁光整,未見乳頭,增強后囊壁輕度強化;⑤卵巢囊性畸胎瘤10例14個病灶,直徑5-20cm,10例均可見短T1長T2脂肪信號影,其中2例只見0.5cm的小球狀脂肪信號,明顯的囊內脂.液分層6例,并出現液平,附壁鈣化2例,囊內漂浮物2例:⑥卵巢囊腺瘤6例,漿液性囊腺瘤4例6個病灶,2例單發(fā),2例多發(fā),5個病灶呈T1低信號,T2高信號,薄壁,直徑為6-12cm,單房3例,1例1側為多房,分房性質不一致,囊壁光滑3例,有乳頭狀突起1例;黏液性囊腺瘤2例,均為單側,直徑18-27cm,多房,各小房信號強度略不同,分隔纖細,呈蜂窩狀,增強可見分隔明顯強化;⑦卵巢囊腺癌3例,病灶輪廓欠清,不均勻長T1長T2信號,信號混雜,瘤壁厚薄不均,大小不等的乳頭狀結構,壁結節(jié)融合成塊,瘤周分界不清。 結論MRI檢查對卵巢囊性病變具有重要的診斷價值。由于MRI良好的軟組織對比分辨率,任意方位成像,使MRI能較好的顯示卵巢囊性病變,對卵巢囊性病變的檢出率為100%,診斷準確率為90.9%(40/44)。對巧克力囊腫和卵巢囊性畸胎瘤通過脂肪抑制序列可做出明確診斷,較B超優(yōu)勢明顯;可鑒別漿液性囊腺瘤和黏液性囊腺瘤,MR具有一定特異性,與B超相比,可以作為進一步鑒別的有效手段。
【學位授予單位】:山西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7
【分類號】:R445.2;R711.75
本文編號:2768810
【學位授予單位】:山西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7
【分類號】:R445.2;R711.7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戴敏方,趙英,張潔,袁云;卵巢病變的MRI診斷(附100例分析)[J];放射學實踐;2005年08期
2 陳沂,吳緒峰,陳惠禎;復發(fā)性卵巢癌的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腫瘤學分冊);2004年12期
3 劉彪;良惡性卵巢腫瘤MRI表現及動態(tài)增強掃描的價值[J];廣西醫(yī)學;2003年04期
4 劉宗明,于楠;介入超聲和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對卵巢腫瘤診斷與鑒別診斷價值的探討[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影像學雜志;2004年04期
5 楊剛;誤為畸胎瘤的卵巢出血性囊腫一例[J];臨床放射學雜志;2002年06期
6 茅國群,趙建國;卵巢上皮性腫瘤的CT診斷[J];浙江臨床醫(yī)學;2005年01期
7 葉新民,吳永華,王曉紅,周明華;經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對婦科盆腔腫塊的診斷價值[J];中國臨床醫(yī)學影像雜志;2000年02期
8 李敏,胡振民;卵巢腫瘤的MRI診斷(附38例MRI、超聲和病理對照)[J];中國臨床醫(yī)學影像雜志;2003年03期
9 楊建華,石一復;卵巢癌的病因流行病學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婦幼保健分冊;2004年06期
10 陳敏,周作福,王文超,蔡葵,周誠,韋嘉瑚;卵巢腫瘤的MRI評價(附59例報告)[J];實用放射學雜志;2000年08期
本文編號:276881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fangshe/276881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