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炫速雙源CT雙能量成像技術在腎臟占位性病變中的臨床應用價值。 材料和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行炫速雙源CT常規(guī)平掃及雙能量增強的腎臟占位患者共46例,其中32例有完整手術病理資料,14例經綜合影像學診斷及隨訪確診。所有病例均行常規(guī)平掃及皮髓質交界期雙能量模式增強掃描及實質期普通增強掃描。 對所有病例的平掃圖像分別用FBP(filtered back projection)和Safire(Strength1-5級)重建,對六組重建圖像的平均CT值、噪聲、信號噪聲比(SNR)、對比噪聲比(CNR)、主觀評分及病變檢出情況進行對比分析。 將雙能掃描得到Sn]40kV、100kV,加權融合120kV圖像,利用"Liver VNC"軟件處理得到虛擬平掃圖像及碘圖。對腎臟占位虛擬平掃(virtual non-contrast, VNC)圖像和常規(guī)平掃圖像(true non-enhanced, TNC)在平均CT值、信號噪聲比(signal-to-noise ratio, SNR)、對比噪聲比(conventional non-contrast、圖像質量以及對病灶內鈣化的顯示進行比較研究;對常規(guī)掃描與雙能量掃描的輻射劑量(用CTDIvol、DLP和ED表示)進行比較研究;分析腎臟占位病灶皮髓質交界期增強圖像,測量、計算并評估Sn140kV,100kV,加權融合120kV圖像中腎臟病灶的平均CT值,信號噪聲比、對比噪聲比;對腎囊腫、腎臟乏脂肪型錯構瘤及腎癌碘圖的平均CT值進行計算,觀察三組圖像的平均CT值在腎臟占位鑒別診斷中的作用;對不同性質病灶增強雙能掃描所得碘圖的平均CT值進行比較,觀察不同性質病灶的強化特點。 將雙能掃描所得三組圖像利用"Mono Energetic"軟件處理得到40-140keV單能譜圖像,對正常腎臟實質組織及不同性質腎臟占位的平均CT值經行對比,并且繪制能譜曲線圖,計算腎臟實質組織及三種不同性質腎臟占位所得能譜曲線的斜率,研究分析三種不同性質占位的不同keV下CT值特點,對所得能譜曲線圖進行比較,分析研究三種占位的特點。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包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比較FBP(filtered back projection)和Safire (Strength1-5級)重建的六組圖像的平均CT值、SNR、CNR及常規(guī)平掃與VNC兩組圖像的平均CT值、SNR、CNR、輻射劑量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多組比較時若出現P0.05,需進一步行SNK-q檢驗兩兩比較。不同性質病灶碘圖的平均CT值比較采用t檢驗。對掃描視野內虛擬平掃鈣化的顯示采用Fisher's檢驗。皮髓質交界期不同性質間腎臟病灶碘圖的平掃CT值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多組比較時若出現P0.05,需進一步行LSD-t檢驗兩兩比較。 結果 1、病理結果 本研究46例腎臟占位患者中32例有完整手術病理資料,其中腎癌18例,乏脂肪型錯構瘤8例,腎囊腫6例。余14例腎囊腫病人經綜合影像學診斷及隨訪證實。 2、平掃Safire (Strength1-5級)與FBP重建后平均CT值、噪聲、信噪比、對比噪聲比、圖像質量對比: 平掃Safire (Strength1-5級)重建后與FBP比較,經單因素分析顯示腎臟實質組織在六組圖像間的平均CT值之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六組圖像間的噪聲逐漸減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最低是SAFIRE-5組,噪聲降低了48.26%。 平掃腎實質經單因素分析顯示六組圖像間的正常腎臟實質組織SNR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SNR最大是SAFIRE-5組,SNR提高了88.08%;CNR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CNR最大是SAFIRE-5組,CNR提高了69.23%。 平掃腎實質病灶六組圖像主觀評分Safire-1和Safire-5圖像評分低于FBP,Safire2-4高于FBP, Safire3評分最高,經LSD-t檢驗,除SAFIRE-3組之外,其它幾組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但六組重建圖像的病變檢出率一致。 3、腎囊腫、錯構瘤、腎癌常規(guī)平掃與虛擬平掃間平均CT值、信噪比、對比噪聲比、圖像質量、鈣化顯示對比: 腎癌、腎錯構瘤、腎囊腫常規(guī)平掃所測的平均CT值分別為40.63±2.47、38.34±2.89、12.07±1.92,VNC平均CT值分別為,40.74±2.28、38.94±3.07、12.78±1.35兩組之間有差異(P0.05)。 腎癌、腎錯構瘤、腎囊腫常規(guī)平掃圖像的信噪比分別為5.31±0.40、5.52±0.63、1.98±0.39,VNC圖像的信噪比為7.02±0.51、6.96±0.70、2.55±0.34,兩組之間有差異(P0.05)。 腎癌、腎錯構瘤、腎囊腫常規(guī)平掃圖像的對比噪聲比分別為17.00±1.82、16.30±1.42、10.60±1.45,VNC圖像的對比噪聲比為17.33±1.85、10.91±1.44,兩組之間有差異(P0.05)。 腎癌、腎錯構瘤、腎囊腫常規(guī)平掃圖像的質量評分分別為4.03±0.54、4.13±0.644.24±0.56,VNC圖像質量評分低于常規(guī)平掃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VNC及常規(guī)平掃對掃描視野內鈣化均可顯示,VNC圖像對細微鈣化會有遺漏,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4、常規(guī)掃描模式與雙能量掃描模式的有效輻射劑量對比: 本研究中常規(guī)掃描輻射劑量以常規(guī)平掃劑量的3倍計算;雙能量掃描模式輻射劑量即為1次常規(guī)平掃劑量與一次雙能量增強掃描的輻射劑量總和。雙能量掃描模式較常規(guī)掃描模式降低的有效輻射劑量為6.56mSv,約32.5% 5、腎癌、錯構瘤、腎囊腫在皮髓質交界期不同kV下圖像的CT值、信噪比、對比噪聲比的對比: 腎癌、錯構瘤、腎囊腫在皮髓質交界期140kV圖像中的平均CT值分別為89.23±2.38、59.86±2.70、8.11±0.54,在皮髓質交界期1OOkV圖像中的平均CT值分別為133.26±2.69、88.61±3.31、12.24±1.29,在皮髓質交界期加權融合120kV圖像中的平均CT值分別為109.47±2.99、74.31±3.37、10.42±0.96,三組之間有差異(P0.05),進一步兩兩比較,100kV與140kV、100kV與加權融合120kV的平均CT值有差異,其中100kV的平均CT值最高;140kV與加權融合120kV的平均CT值無差異。 腎癌、錯構瘤、腎囊腫在皮髓質交界期140kV圖像中SNR分別為20.23±5.03、12.05±1.32、1.92±0.24,在皮髓質交界期100kV圖像中SNR分別為29.21±6.20、18.93±4.31、2.21±0.30,在皮髓質交界期加權融合120kV圖像中SNR分別為30.86±8.09、17.53±1.53、2.19±0.31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三組之間有差異(P0.05);進一步兩兩比較,100kV與140kV、加權融合120kV與140kV的SNR值有差異,100kV與加權融合120kV的SNR值無差異。 腎癌、錯構瘤、腎囊腫在皮髓質交界期140kV圖像中CNR值分別為29.86±3.76、20.42±1.70、9.95±1.31,在皮髓質交界期100kV圖像中CNR分別為36.24±3.86、25.03±2.92、10.81±1.42,在皮髓質交界期加權融合120kV圖像中CNR分別為31.54±2.73、22.31±1.96、9.71±1.11,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三組之間有差異(P0.05):進一步兩兩比較,100kV與140kV、100kV與加權融合120kV的CNR值有差異,其中100kV的CNR值最高,140kV與加權融合120kV的CNR值無差異。 6、碘圖CT值在腎臟占位間的對比: 皮髓質交界期碘圖中腎癌、錯構瘤、腎囊腫平均CT值分別為39.81±2.38、26.40±1.88、10.26±1.91,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三組之間有差異(P0.05);進一步兩兩比較,腎癌與錯構瘤、腎癌與腎囊腫及錯構瘤與腎囊腫的平均CT值均有差異,其中腎癌的平均CT值最高。 皮髓質交界期三種病變碘分布圖CT值/腹主動脈CT值的比值評估病灶強化程度比較,腎癌、錯構瘤、腎囊腫比值分別為0.18±0.02、0.12±0.02、0.05±0.01,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三組之間有差異;進一步兩兩比較,腎癌與錯構瘤、腎癌與腎囊腫及錯構瘤與腎囊腫的強化程度均有差異,其中腎癌的強化程度最高,為0.18±0.02。 7、不同keV下能譜曲線CT值在腎臟占位間的對比: 皮髓質交界期以正常腎臟實質組織作為對照,腎癌能譜曲線在40keV-100keV范圍內迅速下降,CT值變化較大,走行趨勢較不平行,在100-140keV范圍內下降緩慢,能譜曲線差異不明顯,走形趨勢平行,CT值變化約在10HU以內;而乏脂肪型錯構瘤能譜曲線在40-90keV下降較為迅速,之后走形趨勢漸平行:腎囊腫在40-140keV范圍內CT值變化不大,趨于平行。 皮髓質交界期三種不同性質腎臟占位均具有各自能譜曲線特征,其中腎癌、錯構瘤及腎囊腫能譜曲線斜率分別為3.21±0.35、2.94±0.06及0.26±0.07,三者之間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進一步兩兩比較,腎囊腫、腎癌及腎囊腫與錯構瘤均據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腎癌及錯構瘤二者之間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結論 1、在腎臟占位的CT檢查中,一次雙能量增強掃描可獲得增強圖像和VNC圖像,VNC圖像與常規(guī)平掃圖像的平均CT值無差異,SNR和CNR雖有差異但圖像質量基本一致,雙能量虛擬平掃具有取代常規(guī)平掃的可能。 2、腎臟平掃結合Safire重建技術能有效降低圖像噪聲及提高圖像質量,具有潛在降低掃描輻射劑量的作用。 3、在腎臟占位的CT檢查中,雙能量掃描的有效輻射劑量比常規(guī)掃描的有效輻射劑量降低了約32.5%。 4、本研究中皮髓質交界期100kV圖像的平均CT值均高于Sn140kV及加權融合120kV圖像,適合觀察血管及病變的強化區(qū)域。 5、CT能譜成像的碘圖和碘物質定量分析、單能譜圖像的能譜衰減曲線對不同性質腎臟占位的鑒別診斷有一定的意義。
【學位授予單位】:昆明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R730.44;R737.1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闕介民;王燕芳;孫翠麗;魏存峰;史戎堅;魏龍;;基于不完備投影數據重建的四種迭代算法比較研究[J];CT理論與應用研究;2012年02期
2 王華斌;李蘇建;盧光明;張龍江;周長圣;王中秋;;初步評估雙源CT雙能量技術在孤立性肺結節(jié)研究中的價值[J];放射學實踐;2010年05期
3 汪素涵;孔曙兵;陳浩;余開湖;;泌尿系結石螺旋CT低輻射量掃描的臨床應用[J];放射學實踐;2012年05期
4 張龍江;盧光明;;雙能量CT的技術原理及在腹部的應用[J];國際醫(yī)學放射學雜志;2010年02期
5 D.F. Pinho;N.M. Kulkarni;A. Krishnaraj;S.P. Kalva;D.V. Sahani;趙芳;;與單能CT血管成像比較,單源雙能CT腹部血管成像的初步經驗:影像質量、增強效果、診斷及輻射劑量[J];國際醫(yī)學放射學雜志;2013年02期
6 張宗軍;盧光明;;雙源CT及其臨床應用[J];醫(yī)學研究生學報;2007年04期
7 彭晉;張龍江;吳新生;周長圣;馬延;顧海峰;季學滿;盧光明;;雙源CT雙能量上腹部虛擬平掃臨床應用價值的初步探討[J];臨床放射學雜志;2009年12期
8 趙韓飛;;腎癌并腎靜脈癌栓的影像學診斷體會(附五例報告)[J];臨床誤診誤治;2009年04期
9 張yN年;周俊林;何寧;毛俊杰;白亮彩;趙建洪;李曉鳴;;螺旋CT動態(tài)增強掃描在腎癌亞型診斷中的應用[J];中國臨床醫(yī)學影像雜志;2009年07期
10 章士正;張崤巍;;炫速雙源CT的臨床應用[J];現代實用醫(yī)學;2011年08期
本文編號:
273870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fangshe/2738701.html